临汾退休老干部张巨温的教育情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段时间以来,一位退休老干部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校园和师生中间。他用催人奋进的演讲和一个个动人的励志故事,点燃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上好学,圆好梦,报国家”成了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和前进动力,大家纷纷向他要签名,与他合影,他成了校园里的“名人”。
这位退休老干部,名叫张巨温,临汾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正县级督学。他毕业于临汾师范学校,后进修于山西师范大学,曾任小学、初中、高中、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省级优秀教师,还曾获得市特级劳模、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张巨温热爱教育事业,2003年离开行政领导岗位后,拒绝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全力承担起由市教育局主办的《临汾教育》杂志釆编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主编杂志百余期。在这块为教育鼓与呼的阵地上,他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积极刊发各县(市、区)抓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教育局长、校长、教师的先进事迹,倡导教师写论文、教育叙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他通过开办“他山之石”栏目引进外地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拓宽了临汾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和思路。每年高考结束,他都会为师生奉上一份《高考满分作文专刊》,为来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夺取作文高分提供秘籍宝典,受到欢迎。
张巨温患糖尿病多年,艰苦细致的《临汾教育》釆编工作打乱了他按时作息的习惯,血糖的不稳定使他的视力严重受损。一度,他的左眼瘀血失明,右眼也视力迷糊,后经手术治疗才有所好转。家人再三劝他辞退休养,他却说,快乐是治病的良药。走进校园,见到师生等于给他治病。家人拗不过他,只得放手让他再次投身于校园、投身于采编工作之中。
近几年来,张巨温把主要精力用于下一代的教育上。他首先和自己的孙子交朋友,在聊天中了解孙子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再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每天写一段话,给孙子以鼓励和引导。孙子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给孙子写的线余万字,家人看后啧啧惊叹,开玩笑说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孙子进大学后,他把写给孙子的“心里话”进行了整理,编成《写给青少年朋友的心里话》一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最近,外孙女菁菁要考研,张巨温又开始每天给孩子写一段话,时而鼓励、时而鞭策,时而语重心长,不仅鼓励孩子发奋学习,还给孩子提供学习方法指导。菁菁动情地说,“姥爷,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考出优异成绩向您汇报。”
在张巨温眼里,自己家的孙子、外孙女要关心、关爱,防止他们的思想出现偏差。别人家的下一代,他同样看作是自己的孙辈们,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他时常整理出书中的励志故事以及考入名校学子的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到一些学校演讲,给师生以启迪和帮助。一位高三学子在听了他的演讲后写了一篇作文,里头的一句话令他感动:白头发的张爷爷,讲的老驴填土的故事,让我豁然开朗,身处绝境而智慧抗争,这将会是我的生命姿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逾古稀的张巨温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论语》、读《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成为他的日常,乐此不疲,甘之如饴。2016年起,他又拜市诗词名家为师,苦心学习诗词格律,后又参加网上培训,先后获得相关机构授予的联、绝、律、赋、曲五种文体结业证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家人经常会看到他坐卧若有所思、对着文稿打磨推敲的样子,笑他是“痴人”“呆子”。他却说,“老夫聊发少年志,鬓微霜,又何妨”。就这样,他坚持每天写诗写词,如今达到2000余首。他经常把自己学得的诗词知识在学校和诗词爱好者中传播,使得一些青少年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和这些“忘年交”成立了“学诗词”小组,经常在一起谈诗论词,在诗词的桑田里培土、施肥、浇水、赏花,活出了别样情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巨温表示,会继续在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奉献余热,直至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