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小板枣的“产业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金秋好时节,枣乡枣香飘。在日前举行的山西稷山第九届板枣文化节上,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作物类枣林公园——国家板枣公园开杆打枣。在这项连续举办九年的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板枣客商及游人,欢聚在如诗如画的美丽枣乡,领略“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的秀美风光,品味千年板枣的香脆甘甜,共享农耕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后稷儿女的热情好客。
以枣为媒,稷山县开启了致富的大门。“稷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一产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推进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发展的路径,对板枣产业加强指导与支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产业规划,健全发展机制,强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稷山板枣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传承农耕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稷山县委书记廉广锋向记者道出了稷山的板枣“产业经”。
稷山是后稷故里、板枣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里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历经千年培育出享誉全国的稷山板枣。2017年,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再次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的36个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稷山板枣名列其中,位居第五位,山西仅此一家。
作为稷山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枣区农民收入百分之八十来源于枣。 在接受采访时,廉广锋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起稷山板枣产业的发展成果,近年来,稷山县立足后稷农耕文化源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一产提品质创品牌、二产促升级增效益、三产挖潜力壮规模”,着力打好板枣文化牌。
在此过程中,稷山具体实施了十项举措,分别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板枣保护和发展工作领导组,制定颁布了全国第一部板枣栽培技术管理规程,出台了《稷山板枣传统生产管理办法》,对枣树进行了统计、挂牌、保护,明确打造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的思路,连续举办九届板枣文化节,与斯里兰卡代表团共建了中斯友好板枣园,国家林业部组织德国、日本、南非等十国使节到板枣公园考察三北防护林区域样板,编排大型蒲剧电影《枣儿谣》到北京、太原等全国各地进行演出,投资50万元创建一批高标准板枣示范园,板枣文化和板枣市场双轨并行,在北京、广州等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开展稷山板枣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在央视七台等多个栏目进行报道。
山西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是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专类公园,园内存活着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1万7千多棵,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稀缺和罕见的农业自然文化遗产。公园集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健身、娱乐餐饮、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农民增收为一体,兼容一二三产业。园区占地5万亩,覆盖18个村、6万农民。在此基础上,稷山以15.3万亩板枣为依托,着力打造六区八园八节点,形成了稷山板枣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新格局。预计在2024年,山西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将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亲历了板枣文化节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副董事长杨洪凯,向记者描绘了一幅风光隽美的枣林风景,“丰收时节的万亩枣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板枣文化节成为稷山以战略高度打响稷山板枣品牌,打开销售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巡视员宋河山介绍,如今,稷山县板枣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板枣畅销全国24个省市,并成功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枣树的优质品牌,稷山板枣位于全国十大名枣之首,该系统被列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其实,稷山县板枣产业近几年一路发展走来,并非一帆风顺。过去,稷山板枣种植技术商品性不强,当地百姓投资积极性不高。之后,由于劳动力老龄化、技术投资不够、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板枣种植对工业化肥的使用依赖度增加,使得土壤板结、盐渍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形成了裂果问题,枣农收益越来越低,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把土壤问题解决好,提升枣树植株营养。”提出解决方案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的专家陈晓斌老师。为提高板枣产量和质量,围绕板枣裂果问题,他和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杜升老师及团队从2018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良工作,把生物调控技术引入稷山板枣生产种植中。 这项技术被称作“有生命的肥料”,是将地下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有益菌群转接到土壤里,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对病害虫害起到趋避作用,可以优化根系生存环境,增强根系对营养的吸收。更重要的是给予植株均衡的微量元素,虽然植株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多,但中、微量元素缺一不可。同时,生物菌种蚕食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以此来达到植株抗体增强,根状果好的突出表现。
为改良板枣种植技术,山西德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盐碱地改良、生物菌肥和技术的服务。这是一家专注于土壤改良、农产品增产提质的公司,成立四年多来,已获得国家专利生物菌肥技术,迅速建立了完善的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网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
该公司董事长张鑫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了板枣技术改良成果,“一年下来,抗裂病虫害效果较为明显,处理之后的裂果率从30%下降到10%,与未处理地块的裂果率相比,显著降低裂果率达到50%多。相对于老百姓的常规管理,板枣增产效果突出,产量翻一番。更可喜的是,出产枣品均为一级枣,目前山西省农科院正在检测果实品质具体指标。”
目前,山西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已经进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库,但是该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土地利用率较低、病虫害因素、科技投入因素、板枣加工水平较低、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
稷山县县长吴宣表示,在品牌提升方面,稷山县从提品质、创品牌两端发力,建立板枣销售中心,成立稷山板枣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延伸板枣产业链条,为板枣的生产、管理、加工、销售提供服务。在打造“中华国枣”品牌建设上,以“稷山板枣中国行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推介稷山板枣,深挖稷山板枣三千年文化历史,增强枣农文化自信,提振枣农种好枣、管好园的决心和信心,生产出更优质的板枣,为打造中华国枣提供坚实保证。
为延长板枣产业链,稷山引进一批深加工企业,涉及枣酒、枣片和板枣销售,市场反映良好。同时,销售电商平台与北大荒中粮我买网、北京稀罕网、国家供销总社的供销e家等达成合作。
在发展板枣产业的人才建设方面,稷山县今年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到管理中,着力培养打造一支具有传承保护能力、创新发展理念、责任担当意识、求真务实精神的新时代板枣产业团队。在板枣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由45家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联合社的理事主要从年轻人中选拔。同时,还在姚村、陶梁、加庄等板枣主产区,从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中选拔年轻人,组成专业修剪管理队伍,壮大板枣栽植管理科技人员力量,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枣农扩大面积,做好管护,进一步提升品质。这一批选出来的年轻人就是稷山千年板枣的传承人和保护者,在板枣生产、销售上展示枣乡儿女应有的担当精神。
下一步,稷山还将采取九项措施,对遗产区的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与发展,分别设置古板枣树树体身份证、搭建古板枣文化保护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国家板枣公园、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出台林下复合种养补贴政策、研究和整理稷山板枣传统农业文化、建设板枣历史博物馆、举办板枣传统文化培训班、发展休闲农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大板枣生产系统的宣传力度和品牌建设力度,更好保护和发展板枣生产系统,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稷山板枣生产系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