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让山西民歌“五更调”焕发新生

2023-04-10 21:34分类: 山西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产生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里的民歌作为山西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式,民歌之多世所公认,“民歌的海洋”名副其实。“五更调”是山西民歌中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形式,它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的脚步;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人民群众的质朴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更调”是中国民歌中常用的以“五更”起意的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均有记载。何为五更?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有云:“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山西“五更调”民歌便是依照古人对“五更”这一传统对夜晚的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民歌。

  多姿多彩的山西民歌中存在着大量的“五更调”,它们或源自文人拟作,或载于历史文献、或传唱于地方民间等。山西“五更调”民歌通常从一更唱至五更为五叠,唱词必守“五叠”这一固定的章数特点不作增减,构成“定格联章”的结构。山西“五更调”民歌遍及全省,称谓灵活,有以五更命名的《五更调》《五更里》《熬五更》《盼五更》《梦五更》《五更劝夫》《不断桥五更》等;也有未以五更命名的《梳妆台》《进兰房》《照花台》《落梅花》《绛州》《小二姐梦梦》《三国调》等。

  山西“五更调”民歌语言朴实、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其歌词结构较为复杂多样,严格的五言、七言是很少见到的,更多的是五言、七言与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或纯粹的长短句的灵活使用。五言、七言为主的五更调一般为五叠,每叠四句。如左权民歌《闹五更》“一更里不自在,小脚疼的圪哉哉,谁要往俺娘家去,给俺捎双红鞋来。”长短句灵活使用的五更调民歌,一般为五叠,每叠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情况都有出现。因突破了五言、七言规整的创作手法,语言节奏变得更加丰富,歌唱的流动性也增强了许多。山西“五更调”民歌还善于运用“嗨”“呀”“啊”“呆”“哎”“哟”“嗯”“那个”“依儿”等无实际意义的衬词,常置于句中、句末等处,来帮助调整乐句结构、抒发情感,增强地方色彩。有时用固定曲调演唱时,还常常加入其特有的衬词,如使用“太平年”的曲牌演唱时,会运用“太平年”“年太平”的衬词。请看高平民歌《太平年》“一更里打一点,想起奴家丈夫泪涟涟,埋怨爹娘无主意呀,把孩儿配与买卖人”等。

  山西“五更调”民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民俗民风,具有丰富的表现性。内容来看,有情人歌、思夫歌、闺怨歌、诉苦歌、劝诫歌、虫鸟歌、从军歌、故事歌、历史歌等不同的类别。山西各地的“五更调”民歌品种丰富、千姿百态,如从体裁上加以区分,大致可分为小调、秧歌和套曲。其中小调居多,在“沁源秧歌”“河曲二人台”“左权大腔”及晋西北的“弹唱”等秧歌和套曲中,也常常会有唱“五更”的作品出现。

  山西“五更调”民歌的曲调,是在中国传统五声民族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差异性较大。多为单乐段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的意味较为明显。有的承继了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剪靛花”“叠断桥”“银纽丝”“粉红莲”“梳妆台”“太平年”“照花台”等曲牌之曲调来演唱,有的则采用我省较为流行的传统的“珍珠倒卷帘”“柳叶柳”“进兰芳”“打连成”“观灯”等曲调。曲调的不同,也造就了它绚丽多彩的一面。当山西“五更调”民歌用某一曲牌或曲调演唱时,曲调就同时具有了相对稳定的风格特征。如用曲牌“剪靛花”演唱时,多为宫调式,有些地区也有徵调式,尾腔旋律常常下行。第一句多出现“词曲不同步”的现象,即两句曲唱一句词;用曲牌“叠断桥”演唱时,以徵调式为主,也有宫调式。布局往往由“叠”部、“断”部及过渡的“桥”部间或组成;用曲牌“太平年”演唱时,多为徵调式,第一、二句落商音re,最后一句落徵音sol。

  山西“五更调”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歌,叙事和抒情兼而有之。它称谓繁多、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曲调各异,不仅流传时间长、流布地域广,而且产生出许多至真至纯的变体民歌。作为山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它可以了解到山西的民族历史、地方文化、人民生活、风俗习惯、民众审美、语言特征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五更调”随着时代的纵向传承和地域的横向传播,已被全国各地的民歌、戏曲、曲艺、器乐等多种传统艺术门类所吸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民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山西“五更调”民歌渐渐衰弱,甚至消退。留存至今的除传统的文化根基外,只剩下了许多的曲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五更调”民歌作为山西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其承载的优秀文化基因,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新的精神需求,不断创新山西“五更调”民歌的艺术内涵与时代价值,让古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吐露新芽,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中国节清明】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下一篇:展品上新展陈“上心”!4月1日山西博物院“晋魂”相约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