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当代临汾走出的名人都是咱临汾的骄傲有一位是李大钊女婿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临汾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三大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19年底,临汾市常住人口450.84万人。2020年,临汾市GDP实现增加值1505.2 亿元。当然临汾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三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官至正部级、一位是工程院院士、一位是文化大家。
杨一木(1911年6月8日~2011年12月13日),曾用名杨仁甫、杨寿亭,山西省临汾县金殿镇界峪村人(今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界峪村)人。1982年10月,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国家机械成套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正部级)。
1927年,加入中国,担任中共临汾县委交通员。1931年,任中共临(汾)襄(陵)县委书记,后任临襄县委改组成立的中共临襄特别支部书记。1936年2月,先后任中共临汾党组织成立的临汾龙子祠游击队政委、红军解放襄陵后成立的襄陵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临汾龙子祠游击队随大军进入陕北后整编的陕北红军独立第五团政委。1936年8月,进入中共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1937年1月,先任陕甘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共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回民部部长(中共中央为开展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宁夏地区回族的工作,改原在定边的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而设,高岗委书记)。
1939年7月,杨一木任八路军十八集团军伊克昭盟留守处上校联络参谋,同时兼任中共伊克昭盟工委书记。随后,组建了中共包头县委、达拉特旗区委和准格尔旗工作团,并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团结内蒙古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1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4年2月,改任陕甘宁贸易总公司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渡黄河,赴山西开展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晋西工委书记,中共晋绥第九、第十地委书记,中共晋南工委秘书长等职。
1949年5月,甘肃解放在即,中共中央决定从中共晋南工委抽调1500~2000名干部组成干部大队,随解放大军西进。张德生任队长,杨一木和辛兰亭任副队长,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入甘肃。7月26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委,杨一木任省委委员。8月26日,兰州解放,杨一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市军管会委员兼企业处处长。
1951年初,任甘肃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工业厅厅长。1954年9月,任甘肃省常委、兰州市委。此时,正值社会主义革命进入重要阶段,也是兰州恢复发展生产,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杨一木带领市委“一班人”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新兰州的建设之中。他主持制定了兰州第一个城市规划,并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城市规划会议。195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兰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杨一木明确提出了保证国家工业建设计划的实现,把兰州建设成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和总体任务。之后,带领兰州人民顺利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958年8月,杨一木担任刘家峡工程局党委书记,领导了我国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还兼任盐锅峡水电站工程总指挥,对甘肃早期的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196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杨一木对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错误提出了严厉批评,其发言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赞同。1962年10月,调任甘肃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64年9月,在甘肃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并任省政府党组第一副书记。
1965年10月,调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候补书记。1966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期间,遭到严重摧残。1977年,落实政策,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4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在宁夏工作期间,为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
1979年5月,任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第三书记、港澳经济小组组长。1982年10月,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国家机械成套总局局长、党组书记。1988年3月,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995年7月离休。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战士,原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杨一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2月13日9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关桥,男,汉族,1935年7月2日出生,山西临汾襄汾人,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党员,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52年—1953年,关桥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俄语;1959年,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63年,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长期从事航空制造工程中特种焊接科学研究工作。
关桥是“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发明人,解决了影响壳体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焊接变形难题,指导了高能束流(电子束、激光束、等离子体)加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与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技术、搅拌摩擦焊接等项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工程应用开发;在焊接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关桥颠覆了“焊接变形不可避免”这一传统认识,解决了航空航天板、壳、壁板类典型构件焊接压屈失稳变形这一世界性难题,创建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和方法”。
在航空焊接工程领域,关桥在科研生产一线主持和指导了多项特种焊接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解决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航空涡喷系列发动机等诸多型号研制中的焊接变形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中国国内空白;关桥根据国际上技术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先后倡导建立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促进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和航空连接技术基础研究的深入、带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应用,在国防武器和航空装备的设计与研制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桥兼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1月— 1988年1月)、第十届北京市人大代表(1993年1月—1998年1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1月—2003年1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月—2008年1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务。
贾芝(1913年12月—2016年1月14日),男,汉族,原名贾植芝,山西省襄汾县人,1938年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擅长民族文学、民间文学。
1913年12月贾芝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印象最深的是在父亲劳作的麦地里捉蝴蝶。
1938年,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从事法文翻译、诗歌创作;
1950年,创办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历任党组书记、秘书长、副主席、名誉主席;
贾芝参加革命后,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听了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讲话,认识到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对西方资产阶级文艺的盲目崇拜,明确了革命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出版了专著《民间文学论集》和《新园集》,热情赞扬劳动人民的文学创作,阐述了它的地位和作用。
在粉碎反革命集团后,他贯彻民研会筹备恢复小组和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方针,强调及时抢救和正确对待民间文学遗产,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等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贾芝还与孙剑冰合作编选了《颂歌》﹑《中国民间故事选》(一﹑二集)﹐主持编选了《中国歌谣选》(上﹑下集)。这些选本在民间文学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他曾一度担任《民间文学》的副主编﹑《民间文学论坛》的主编,主持编辑工作。他还先后主持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丛书》多种。
贾芝还著有诗集《水磨集》以及一些译作。此外,编注了《李大钊诗文选集》,撰写了关于李大钊同志的一些文章。
专著:《贾芝集》《水磨集》《民间文学论集》《新园集》《播谷集》《贾芝诗选》。
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选》三集、《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学卷》《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延河儿女》二集、 《炎黄汇典·民间传说卷》《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中国歌谣集成》(三十省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