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汇聚地域文化磅礴力量

2023-04-29 08:14分类: 山西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最深沉、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近年来,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围绕龙门文化主题和内涵,深入开展优秀地域文化研究、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赓续红色基因,讲好河津故事,延绵古耿文脉,有力推动了当地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

  河津地处黄汾两河交汇地带,是西北与华北连接的枢纽。这里因水而名,因河而兴,独特的地理位置演绎了千年风云变幻,每一把泥土都能攥出历史的硝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成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一大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播下了红色基因,留下了红色经典。为搜集、整理、编写河津红色经典故事,在河津市委宣传部和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从2021年2月份开始,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深入党史办、政协相关部门等查找资料,确定重点红色人物故事。研究会领导带头撰写文章,会长、副会长、名誉会长等16人各选准一个题材,整理一篇英模故事。工作中,大家顶酷暑,冒风雨,进村入户,走访英烈子女、亲属和熟悉情况的见证人,实地考察红色遗址,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挖掘整理的延安时期直属电台报务员周维晞和北里村二纵野战后方医院等资料,填补了河津党史研究的空白。

  在“河津红色经典故事”丛书编写过程中,大家本着真人真事、求真务实的原则,从可读性、教育性、趣味性、启迪性等方面入手,力求写作手法灵活,语言丰富,故事生动,情节感人。对一些有争议的故事情节及语言,集体认真讨论,反复磋商修改,编委会认真审核把关,逐篇逐章分析、考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精益求精。该书共收录红色人物经典故事42篇,可谓一本宝贵的河津革命英烈故事教科书。

  河津历史悠久,人文积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卜子夏、司马迁、王通、王绩、王勃、薛仁贵、薛瑄、董其武等先哲先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典中,留下了禹凿龙门、西河设教、相敬如宾等大量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河津人鱼跃龙门,奋发向上。

  古碑石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河津石碑石刻遗存丰富,为历史记载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但由于时间久远,有相当一部分散落在民间,有的甚至濒于遗失损毁,搜集整理抢救工作刻不容缓。2021年7月,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首启“河津金石录”搜集编纂工作,精心组织50余名文史爱好者,分片包干,深入全河津城乡、公园、旅游景点、重点工程、部分企业展开了拉网式搜索普查,他们的足迹遍及河津140多个村。通过跋山涉水,入村进庙,走访寻找,抄录碑文,拓碑照相,查找资料,分析研究,句读字酌,编撰文稿,点校释义,拾遗补阙,先后收集整理碑刻550余通,制作拓片300多个,照片600余幅,收编文稿60多万字。目前《三晋石刻大全·河津卷》已被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专家组审核通过,交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讲好历史故事的同时,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更加注重现代文明的传播传承,积极利用新农村牌楼文化解读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津市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随之具有河津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门楼建设方兴未艾,成为新农村发展形象的展示,经济实力的体现,文明新风的标志。为反映河津新农村发展成果和地方建筑特色,增强文化元素和内涵,研究会抽调摄影、文化专业人员30余人组成专班,深入各村、企业、下化山区,逐个牌楼进行拍摄、记录、整理,历4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编辑出版《河津市新农村门楼集锦》。该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内容包括村情发展现状和未来远景规划、村名的由来、村史、历史名人、门楼楹联及门额的文化内涵释义、建筑艺术设计风格等,有效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赋能。

  河津是黄河出禹门口的第一县市,惊涛骇浪送别了远去的岁月,奇山异水铸就了龙门文化之魂。

  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以黄河文化研究为主题,将触角延伸到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建立了乡(镇、街道)、龙门景区、薛仁贵寒窑、文清书院等十三个分会基地,在各行政村相继设立研究站,广泛吸纳文化名人入会,目前会员总数已发展到180人。同时还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配备了相关办公设施。研究会细化内设机构为九部一室:即刊物编辑部、学术研究部、历史名人部、文旅融合部、民俗文化部、文物研究部、摄影艺术部、企业文化部、书画交流部、运行服务室;制定会员工作守则,各项研究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创办《龙门文化研究》会刊,设置文化纵论、文史考辨、文化长廊、红色情缘、名人名作、龙门风情、作品欣赏等专栏,为有志于研究龙门文化的各方面人士提供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平台和载体,所有作品兼容乡土性、史学性、资料性、学习性和传播性,引人入胜,催人奋进,现已出版了6期,成为河津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受文史爱好者及社会各界好评;组织部分会员对黄河龙门大禹文化、高禖古耿根祖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特别是对卜子夏、司马迁、“三王”、薛仁贵、薛瑄、邓国栋、董其武等文化名人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对河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作了详细调研梳理组织出版《河东文化研究》河津专刊,使河津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搜集整理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河津段)生态景观的规划建设资料,撰写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生态保护板块、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景观台工程板块、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花带绿化工程板块的情况介绍;通过追本溯源,探索黄河历史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增强了对黄河龙门文化深刻内涵挖掘研究的自觉意识。

  研究会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河津市五个主题公园分别精心编撰了10条以上语言精练、通俗易记、寓意深刻的宣传标语口号;代表河津市为运城市建设的河东名人馆提供了26个河津历史名人的事迹资料,与河津历史地理人文相关的成语典故25个;组织人员入村指导各村村史馆建设,在增强大局意识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举办禹凿龙门、古耿建都、卜子夏西河设教、史圣司马迁、王通儒学、薛仁贵寒窑、薛瑄廉政等文化系列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重点培训会,进一步提升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的论文数量、质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文化能致远。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一班人将以积极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笔耕不辍,深挖精研,再写华章。用文化的作用力、渗透力、影响力,激发古耿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大禹文化、大禹精神,在河津大地上展现出新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声音日历 太原历史名人—张之洞

下一篇:“山西文化记忆”征集活动开始啦!快来为洪洞大槐树投票吧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