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浓缩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上海,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既风云变幻,又雅致清幽,既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又不失传统风骨。那些叱咤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爱国志士纷纷寓居于这里,使其形成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这就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东北部的武康路。作为上海法租界花园住宅区域的典型代表,栉比鳞次的欧式花园洋房掩映在法国梧桐的浓浓绿荫中。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人约翰·福开森的名字命名。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大臣盛宣怀受李鸿章之托,督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找到谙熟现代大学管理的美国传教士福开森,聘为“监院”(教务总长)。福开森为方便住在市区的教授上班,便用自己的薪水在市区和学校之间修建了一条土路。当时的土路并没有确切名称,两边尽是水稻、菜园及农舍,河道池塘密布,坟丘散落其间。
1907年,法租界市政当局将这条泥土路修整、拓宽,改为煤屑路,与西面的徐家汇路打通,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走向。后因法租界在扩大地盘中,与上海宁波同乡会及英美等国产生矛盾,福开森从中斡旋有功,法租界当局为表感谢,特意将这条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法租界,汪伪政府乘机宣布“接收”法租界。汪精卫为了借助全国人民反殖民地的热情摆脱自己的汉奸罪名,他接受周佛海、胡兰成等人的建议,将租界中200多条以外国人命名的马路全部改为中国各省、市及县区的名称。汪精卫认为,不远处的武康县莫干山是驻沪洋人、政要富商的娱乐休闲区,而位于大都市的福开森路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环境氛围上都与武康莫干山很像,于是,汪特意将福开森路改名为武康路,沿用至今。
武康路的建筑样式大致分为四类:西班牙住宅样式、英国乡村别墅式、装饰艺术派与现代派和法国文艺复兴样式。这些主体建筑之所以以欧洲样式为主,还得从清末民初的上海发展史说起。
上海于1843年开埠,西方列强借助《天津条约》和《黄埔条约》在上海大肆扩张势力范围。1914年,武康路所在的西区正式被划入法租界。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明梯尼按照当时西方最现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对武康路沿线进行了整体规划。在法兰西科技、资金、文化的强力推动下,武康路迅速发展为“欧洲家园”的复制品。独幢的花园洋房,不仅有欧式的大草坪、大理石雕像和喷泉,还设置了中国传统造园要素亭台、假山、池沼等。由西方国家派驻沪上的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居住,成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国中国”。
1937年,上海被日军攻陷,以武康路为中心的法租界进入了为期4年的“孤岛期”。受战争影响,很多外国侨民在撤离回国前贱卖房产,而国民政府要员、商贾富豪,则乘机压低价格大肆收买。武康路两旁的豪宅别墅,转眼间换了主人。来自各地的商贾富豪同时在武康路周边修建了大批新式里弄,与武康路两侧的花园洋房一起,被誉为上海最著名的高级住宅区之一。
先后在这个高级住宅区居住的社会名流,不仅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还深深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如唐绍仪、宋庆龄、陈毅、、黄兴、陈果夫、陈立夫、巴金、郑振铎、李石曾、贝聿铭、周璇、王人美、赵丹、秦怡、孙道临……武康路特殊的人文环境,吸引、聚集、塑造了这些特殊的人群,他们在这里用生命之笔书写人生的喜悲传奇。
从武康路南面入口处向北200米,有一幢典型的古典主义装饰艺术风格的公寓建筑。深褐色拼花墙面,浮雕装饰繁复精美,这就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武康路393号,人称黄公馆。孙中山曾多次在此与黄兴商讨“二次革命”,并将此地作为途经上海时休息、开会和会见客人的场所。
1916年,黄兴在寓所病逝。13年之后,武康路393号迎来了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李石曾曾留学法国,倡导“教育救国”,是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周恩来、、陈毅、、钱三强等大批有志青年学生,就是在他的组织下,奔赴国外寻求救国之路。李石曾等人还在武康路创办了世界学校,从小培养留法预备生。孙中山的孙子、杜月笙的儿子都曾就读于此,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便毕业于此。
在武康路与湖南路的交汇口有一幢西班牙风格的花园洋房,这是汪伪政权时代担任过财政部长等要职的大汉奸周佛海的公馆——湖南别墅。这里常有日本高级军官、汪伪政府要员出入,时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胡兰成就多次和妻子——沪上知名美女作家张爱玲一起到湖南别墅拜访。相传,就是在一次拜访中,张爱玲听到了中统利用美人计,派遣美女郑如萍刺杀汪伪要员丁默村的传奇故事,写成《色戒》一书,华裔导演李安将其拍摄为同名电影。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陈毅领导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没收了武康路上的房产,把部分花园别墅分给著名教授、专家、作家等居住。作家巴金因喜爱院子里的两棵广玉兰,便在武康路113号前苏联商务代表处住了下来。在这所红瓦坡顶的三层花园洋房,他用一颗赤诚的心写就了五卷《随想录》,被海内外文化界誉为“讲真话的书”。
道路和房屋是城市的骨骼和血脉,修筑于1907年的武康路经历了上海百年的风雨变迁,积淀并传承了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结晶和见证,武康路的每一棵法国梧桐、每一扇落地窗和每一座半圆形阳台背后,都默默诉说着整个街道华丽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