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人一览表(上海小三线杰出人物小传之十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这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它是出自《周易》中的卦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上天会按照每一个人所付出的勤奋,给予他相应的酬劳。俗话说:“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和报酬。
这首诗,是清朝书画名家郑燮所写的《竹石》。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咬住了青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地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吹来的狂风。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他是“扬州八怪”之一。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表面上这首诗在写竹,其实是在写人。它告诉我们: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要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就要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上海后方万里锻压厂职工朱民炎,就是这样一个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去完善和充实自己,并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最终自学成才,成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他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书画之路是漫长的,而我就是上了这条路的人。”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
朱民炎,原名朱秋闲。1952年出生,1970年入党,是安徽省绩溪人。1972年,因征地由当地进入万里锻压厂的农民工。他进厂后,曾经担任过大炉班班长兼工会小组组长、动力车间支部委员、宣传干事。1988年上海小三线年调入绩溪县化肥厂。2002年,因绩溪县化肥厂破产而下岗。2009年,他以特殊工种办了退休手续,光荣地退休了。
2012年进入了绩溪县老年大学书画班参加学习。八年来,他在老师的传授下,几乎每天利用半天的时间,在家中自己坚持刻苦练习。为了画好一幅牡丹,他请教了当地的一些名师。他还通过孙玉德、徐湛等名家的视频教学,自己反复绘画,反复练习。并且,他还将自己所画的每一张画,上传到当地的书画交流网上,让同行与爱好者们进行点评。所以,他每画一次,都是在提高自己一步!
他先后加入了县书画研究会、九州书画院、市书画联谊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等,每年都有几次书画展示的交流机会。他的草书和绘画作品,分别在全国诗联书画作品集、中国新时代文艺作品宝库刊物上发表;他经国家文化艺术职称审定委员会审核,颁发一级书画师职称证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润格证。他的16幅书画作品,先后获得了国家、省级的荣誉奖。
朱民炎,原上海后方万里锻压厂职工。他喜爱书画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退休后,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投入到书画艺术学习和研究之中。自2012年至今,坚持参加县老年大学书法和国画班学习,迷恋书画,对书法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八年来,在艺术道路上执着追求,在学习书画的道路上艰辛付出。学到了很多笔墨知识,受益匪浅,得到了启示,悟出心得,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收获了喜悦。淡雅的墨香中享受到了书画的乐趣,令人陶醉欣喜。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宣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宣城市美术协会会员等。先后有16幅书画作品获得国家、省级的荣誉奖。
《天道酬勤,苍天不负苦行人——记上海后方万里锻压厂职工朱民炎绘画学习历程》介绍到此结束。感谢朋友们的热情观看,谢谢,再见!路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