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红色足迹 庆建党百年丨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我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访红色足迹 庆建党百年丨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我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熙熙攘攘的人民广场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段之一,但这里却坐落着一幢不那么广为人知的英式钟楼建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感受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
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跑马会总楼,耗资200万两银子建成。建筑本身见证着历史变迁,留存着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如今,它又成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标,是第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城市历史发展的地标性博物馆。
参观时,我们先后观赏了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和红色文物收藏,寻找“红色史迹”,回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大地的风云际变。
走进这幢海派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不忘初心,伟大征程’——从1912年到1949年红色文物史料特展”。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开了一个秘密印刷厂,出版了第一本《宣言》。由于当时大家对“”三个字并不熟悉,排版工人把“”排成了“共党产”,第一版书名也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9月重印时这一错误才得到改正,现场也展出了多个版本的《宣言》。
通过一件件珍贵的红色文物和生动详实的历史讲解,一幅从中共一大到新中国建立这一伟大时期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聆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我们眼中的上海由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慢慢变成了近代中国的光明摇篮。
它不仅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还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
如果你想了解近代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的诞生地在全国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要贡献,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近代上海”展厅。
中共一大、上海总工会、《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上海重要革命史迹,均以多媒体互动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墙上画着近代上海曾出现的重要交通工具,轻轻一碰感应装置,每个工具对应的文字简介和动态动画就会浮现。
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
大批量的制作工作成为了头号问题。经过反复比选论证,9月中旬,中央政府最终选定上海作为制作地。经过紧张的工作,首批直径1米的铜质国徽于9月底从上海送往北京等地用于国庆典礼。
讲解员对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阐释,每件展品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也深深感染着我们。
我们用脚步来丈量历史的足迹,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蕴和魅力,更深刻地领悟到上海所具有的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