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老上海过年解读当代春节的文化意义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节日里的中国充满了文化气息。春节、元宵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更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人们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1月8日下午,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杨浦区图书馆“静思讲坛”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节日里的中国”主题讲座,特邀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仲富兰分享春节的深厚内涵与丰富意蕴。
传统的年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称为载、岁、年。仲教授以老上海过年为切入点,从“老上海过年的习俗”“老上海百年春节的几个特写”“解读春节的多重文化意义”三方面展开阐述。
说到老上海的春节习俗,仲教授把它归结为七个程式:祭祀、忙年与年关、除夕与守岁、拜年与交往、娱乐活动、接财神、元宵闹灯会。以祭祀为例,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而要说拉开庆新年序幕的便要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四),因为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人们有的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回眸老上海百年春节的几个特写,仲教授以十年为一个节点,以片段形式讲述了1902年至2002年这百年间的春节景观,展现时代流转、社会变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人们的春节已从“王小二过年”变为“步步高”了。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的贺年卡。那时,成立不到半年的中国使上海人过了一个“红色春节”。上海街头出现了1万多张新型贺年片,长16.8厘米,宽11厘米,正面是用毛笔写的“恭贺新年”四个醒目的大字,背面印了一首《太平歌》。工人拿到贺年片后,都非常感动,感到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针对当下很多人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过年“没意思”,以及不少学者认为春节是对应农业文明中时令节气的文化,它在当代信息社会已经不那么重要,仲教授认为,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而是承载着中国人太多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和梦想。虽然它起源和流传于农业社会,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它本身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推陈出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当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用心建设春节民族节日,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含义,创造出新的节俗形式,让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具体而言,仲教授将他对春节意义的理解归纳为六十四个字:天人合一,和谐自然;迎春纳福,趋吉避凶;除旧布新,美好开端;领悟亲情,凝聚情感;感恩图报,回馈社会;庄严仪式,珍贵记忆;游艺纷陈,精彩展示;放松调节,心灵安宁。
仲教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娓娓道来老上海春节习俗,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述便吸引五万余人次线上观看,可见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春节的特殊情感,也从侧面体现了过年是中国人永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