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尚反浪费|书展美食作家:上海市民一向善于食物的“精细化管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美食图书一向是上海书展比较受欢迎的图书品种。上海读者对美食文化的追逐在全国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书展上也总是有一批很活跃的美食作家和本土文化的书写者,他们对上海的饮食文化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于目前全国上下开展的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行动,美食作家们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上海名作家马尚龙写过剖析上海精神气质的纪实作品,美食当然也是会写到的。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很多美食都诞生于贫穷的时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生产力较为落后,为了物尽其用,便诞生了许多美食。
马尚龙品尝过四川和湖南的一些老腊肉,吃起来很香。但其实这是因为过去猪肉是很精贵的食物,当地人舍不得吃,就将猪肉用炭火熏制,变成了可以一年四季存放的老腊肉。江南一带的臭豆腐,金华火腿和新疆的葡萄干也是如此。“于是渐渐地大家发现,其实在我们要去战胜贫穷的时候,无意间也诞生了美食,现在所有的风味美食都诞生在缺吃少食的年代,随着时代演变不断演化,一步步进化,到最后留下一些成功的美食风味。”马尚龙说,当今天人们在抨击各种腌制食品的弊端时,其实是忽略了这些食品诞生的时代合理性。
既然勤俭节约本就是中华美食文化的一部分,马尚龙认为现在国家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很是合情合理。“当我们在抛弃贫穷生活的时候,这里面同时还是有一种很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生活的智慧,节俭的美德。勤俭节约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份食物里包含的是别人的付出,是中国人的付出,更是人类的付出,我们应该延续原来的可贵的生活品质——在平凡年代,运用生活智慧。”马尚龙说。
沈嘉禄是上海著名的美食作家。他的《上海老味道续集》这次在上海书展上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写美食的同时,沈嘉禄其实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马尚龙一样,沈嘉禄也表示许多美食都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明的。比如北方有一种槐花饼,就是把大自然花花草草、树木树叶想办法变成食物,因为植物本身比较难吃,想办法让它变得好吃一些。
作为一名上海本土作家,沈嘉禄对上海人的饮食文化也有十分深刻的理解。沈嘉禄告诉记者,上海虽然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富裕、现代化的,但上海人从来不铺张浪费。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有上海有半两的粮票,可以买两根很小的油条,半两粮票的年代,上海人就很懂得精细化管理,节约不浪费,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人也没有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虽然物资匮乏,也把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特别今天上海有餐饮企业14万家,空前繁荣,但上海人是最早提倡吃不完的食物打包的,即便在30年前,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打包带回,珍惜粮食是上海人的品质。
“上海的大画家戴敦邦每一次吃饭都打包,这些食物首先去喂一些流浪猫,多余的食物,戴敦邦和夫人就自己吃,在上海,餐桌上很少见到盆子叠盆子的画面,实际上是吃饱就够,不要浪费,我如果请外地朋友吃饭,绝对不会多点,吃饱了就可以了,并不是浪费了就很有面子,反而是很不文明的。”沈嘉禄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上海市民大部分是比较讲实惠的,既尊重面子,也讲社会公德,不会铺张浪费,上海这方面做的很好,可以垂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