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徐干、董仲舒会聚:两汉山东的“北海文化圈”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渤海古称“北海”,在渤海南岸的潍坊一带,历史上曾设有北海郡、北海国、北海县等。两汉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统治者重视人才,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到了东汉,开始出现“文章”的概念,不少文士以文章显名。这段时间里,内外交融的“北海文化圈”,会聚了一批文学名家,成就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48年),首次设置北海郡,治所在营陵,即今天的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一带,王莽时营陵改称北海亭。西汉的北海郡,辖境主要包括今天的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地。
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北海郡改为北海国。北海国第一个国王是刘兴,刘兴是光武帝刘秀大哥齐武王刘演的次子。建武二年(26年),刘兴因父荫被封为鲁王,后来改封为北海王。北海国的治所在剧县(今寿光纪台镇),下辖18县,其中剧县、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朱虚、高密、淳于、东安平、平昌、昌平、下密、夷安13个县,均在今潍坊市境内。
北海国一共传了七代,分别是靖王刘兴、敬王刘睦、哀王刘基、刘威、顷王刘普、恭王刘翼、康王。建安十一年(206年),北海国复为北海郡,前后存在了154年。东汉北海国诸王里,比较有作为的是始封王刘兴。刘兴生于乱世,少遭父丧,自幼精明干练,史称“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是刘氏宗室中的佼佼者。他曾任缑氏具(今河南偃师东南)令,后升为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太守,在任四年政绩突出,后来上书请求致仕,被征召回京。刘兴被封为北海王后,曾于建武三十一年(55年)陪侍光武帝东巡鲁地,望岱宗,禅梁父。光武帝刘秀去世后,汉明帝仍然对刘兴十分器重,朝廷每有重大决策,总是通过驿传飞递来征求他的意见。
刘兴的继任者刘睦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宗室成员。刘睦年轻时博览群书、通晓经传,光武帝很喜欢他。汉明帝做太子时,刘睦入宫为陪伴侍读,出行为太子驾车,备受荣宠。东汉初期禁令尚宽,刘睦性情谦恭、喜好交友,海内著名儒者及年高有德者,皆不远千里登门拜访,声名远播。
刘睦还很有见地,能屈能伸。汉明帝时期,法令制度日益严格,刘睦便谢绝宾客,专心研究音乐。某年底,按照规矩各诸侯国要遣使入朝拜贺,刘睦召来将要出使的中大夫,叮嘱他汇报时就说自己“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以减少皇帝的疑心。
刘睦本身擅长诗文,著有《春秋旨义》《终始论》和赋颂数十篇。临终前,汉明帝还特意派驿马传令,让他作十首草书尺牍,以留传后世。
刘睦的弟弟临邑侯刘复也是一位饱学之士。汉明帝时,朝廷每有讲学事宜,总是找他主持。刘复还曾奉诏与班固、贾逵一同撰修西汉历史书。刘复的儿子同样精于典籍,著有赋、颂、书、论共四篇,汉安帝时曾任校书郎,参与编撰了《建武以来名臣烈士传》。
刘兴与刘睦父子主政北海近半个世纪,父子传承、兄弟并美,对东汉初期北海国政治稳定及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融,字文举,孔子第二十世孙,因其曾任北海相,故人称“孔北海”。他就是“孔融让梨”典故里的那位孔融,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于汉灵帝时开始步入仕途,后升为虎贲中郎将。董卓总揽朝政后,欲废汉少帝,孔融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转任其为议郎。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为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将孔融派到黄巾军势力最大的北海国为相。孔融自负才高,志在靖难,匡扶汉室,但军事才能平平。孔融到任后,便着手整顿武备吏治,并积极联络邻郡,抵御黄巾军。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张饶部二十余万众从冀州东进,孔融率军迎击,为张饶所败,被迫退守朱虚县(今临朐东南)。
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军不断向孔融进攻,孔融被迫出屯都昌(今昌邑),又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太史慈主动请缨,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今龙口东)人,早年避祸辽东。孔融久仰太史慈之名,多次派人慰问其母。孔融被管亥围困时,太史慈恰好从辽东回家,其母劝他相助。于是太史慈单身见孔融,替他求救兵于平原相刘备。当时刘备还不甚知名,听说大名士孔融派人前来相求,吃惊地说:“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立即发兵三千,解了孔融都昌之围。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命长子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妻儿被袁谭所掳。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二十九日,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不遵朝仪”等罪名杀害,时年55岁。
相比军事才能,孔融的文学造诣要高太多了。曹丕在《典论》里,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首,并整理了他的遗作。《孔融集》九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所存《告高密令立郑公乡教》《缮治郑公宅教》等11篇,均与北海有关,约占所存文章的四分之一。
此外,孔融长于内政,在北海主政六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他体察民情、赈济饥民,使在外号呼转徙者“悉还故里,膏腴沃壤,尽为耕桑”,对于流亡北海而去世之人,则命备棺木安葬。这些举措,对稳定北海局势,发展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他还倡办学校,彰显儒术,发动北海子弟入学读书,将诸子经典列为必读书目。北海文化之风兴盛,孔融的教化之功不可没。
北宋时,北海故地的潍州(今潍坊市潍城区)公署后的北城之上已建有“文举堂”。宋政和四年(1114年),太守韩公、通判慕容公又“从士民之愿”,在堂东建祠塑像,命名为“孔北海祠”,并立“孔相祠堂记碑”以作纪念。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潍县士绅又在潍城海道司巷路西建“孔融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四月,重建“北海孔公祠”。1913年,潍县人丁启喆绘“汉北海孔君像”并刻于碑石,今存潍坊市博物馆。
同一时期,“北海文化圈”还出了另一位文学名家——徐干,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与孔融同为“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的才名始自年少时,十几岁文才即名冠北海。徐干所处的年代,恰值东汉末年官场腐败、干戈四起。当时许多读书人脱离正道,乘乱投机钻营,“结党权门,求援求名”,徐干却不随时俗,长期闭门自守,专心学术。
徐干“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过着凄苦的生活,有时两三天才能得到粮食,却从不悲愁。徐干认为,天下大乱不是他这样文人的出头之日,而是武人用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之时,如果在乱世参政,便会像孔子困于陈蔡那样,不但所作所为显得无足轻重,还会让自己受困。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任司空以后,北方形势逐渐明朗,徐干终于肯应召,任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古代官名),专任五官将文学掾,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前后有五六年的时间。徐干有《西征赋》和《序征赋》记其军旅生活,从《序征赋》看,他曾随曹操参加过赤壁之战。后来徐干辞归故里。
徐干和曹丕、曹植兄弟有着很深的友谊。曹植的《赠徐干》诗称徐干为“蓬室士”,对他以清贫自守、笃志于学的精神充满了敬仰之情。曹丕同样非常推崇徐干,他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辞官后,徐干又像以往那样过起了安贫乐道的清贫生活,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实现其宏大抱负,此时他却有了充分的时间静心创作。他像司马迁著《史记》那样,潜心钻研、呕心沥血,著成《中论》一书,该书是“建安七子”今存唯一的政论性著作。
徐干不幸死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一场大瘟疫,年仅47岁。其墓址在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会泉庄东南,俗称“博土冢”。1932年4月,当时的潍县县志局为之重立墓碑。
“北海文化圈”并非只有孔融、徐干,当时还有许多名士云集北海,共同营造了一流的文化氛围。
汉武帝时的思想家董仲舒,曾任胶西(今高密西南)相,他“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汉宣帝时的朱邑,曾任北海太守,后来因在当地“治行第一”而升任大司农。汉桓帝时出任北海相的杜密,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且知人善任,在巡视高密时,遇到21岁的郑玄,认为他是个人才,“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郑玄最终成为著名的经学大师。
建武四年(28年)名儒伏恭出任剧县县令,他在职十三年,以公正廉洁闻名,被青州刺史举为“尤异”,经太常考试经学,名列第一,拜博士,升任常山太守。汉桓帝时,孔融之父孔宙曾任都昌长,“祗传五教,尊贤养老”,贤名远播。汉灵帝时,夏承任淳于(今安丘东北)长,“到官正席,流恩褒善,纠奸示恶,旬月化行,风俗改易”。汉灵帝时,学者应劭任营陵令,到官之后,首先出示文告,移风易俗。
这些贤吏不仅政绩卓著,而且多是经学、文学名家,他们执政期间注重文教事业。政事之余,自己还奖掖后进、聚徒讲学,《孔宙碑》《景君铭》等都有所记载。他们的这些行为,加速了“北海文化圈”的内外交融,会聚并培养了一批文化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