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悟篇】了解济南婚俗文化助力良好婚俗风气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婚俗,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婚俗文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各地婚俗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政策实施,打造良好婚俗风气,提倡友好节俭喜事之风,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助力现代化”小分队实践队员在济南市章丘区展开调研,了解当地婚俗,以及民众对婚俗的看法和意见。
在实地调研前,我们首先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政策,并制作了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初步了解部分网民对于婚俗的认识和看法。根据问卷结果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们了解婚俗的途径是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和听长辈的讲述;对于婚礼习俗的看法也大都趋向于节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大部分问卷显示受访者所在地区基本无恶俗陋俗。调研结果与我们预想的差别不大,目前社会大部分地区很少有恶俗陋俗出现,整体情况良好,但是要深入了解各个地方婚俗现状还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实践队员在向当地老人了解婚俗文化以及老人对于婚俗变化的看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照雪 供图
实地实践中,首先我们来到了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找到了年轻时担任村内喜事宴席主厨的李家琴老人。根据老人的讲述,我们了解到许多当地结婚的风俗习惯,例如: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是特意找人测试的指定良辰,一般会有8和9这两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我们向来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往往都是看个热闹,老人却是深谙其道,为我们深刻剖析各项婚俗背后的含义,让我们明白繁杂的婚礼程序背后有着自成体系的一套美好寓意,想来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坚持的原因。
对于我们提到的“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从艰苦年代生活过来的老人也表示赞同:“现在都是去饭店吃酒席,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好是好,可是每次都吃不了多少,菜全剩下了。”一直以来人们为了“面子上好看”和表示对婚礼以及新人的重视而大操大办,无论是置办婚宴、分发喜糖还是婚车数量等各个环节,铺张浪费现象时常发生。现如今我国我省各地都明确反对高价彩礼、高额随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婚闹恶俗,倡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婚宴标准,控制婚车数量,推广光盘行动。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诸行动。
与老人的亲切交谈让我们获益匪浅,除了基本的婚俗习惯了解,老人家还给我们讲述了多年来她看到听到的与结婚有关的轶闻趣事,幽默风趣的讲述方式让我们在实践中对当地婚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图为实践队员在向当地居民了解婚俗现状以及居民的看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照雪 供图
随后我们来到当地另一户人家,向居民了解他对于现在婚俗文化的看法。我们了解到目前当地结婚仪式流程较之于以前省去了许多繁琐环节,并且随着国家和山东省相关政策的颁布,大部分地区恶俗婚俗现象已获得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树立起正确的婚姻价值取向,为爱“减负”,为幸福加分。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风尚。
本次实地实践初步了解了当地的婚俗文化以及不同年龄段居民对婚俗的看法,实地实践再结合前期调查问卷的结果,受访者也大都支持移风易俗,摒弃婚俗陋习,弘扬科学精神,坚决反对封建陋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婚俗民俗文化也应同步发展,将优良文化继承下去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人们自身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得文化得以在继承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