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二十六 白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著杂剧十六种,现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两种;另有《天籁集》,收词作二百余首,后附散曲四十多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贞祐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交往甚好。白朴出生后不久,金国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金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今河南商丘),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金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惨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战争中,白朴母子走散,幸得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姐姐藏匿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所以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元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国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于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相谢。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恢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及不满。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因拂逆了史天泽的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决定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白朴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白朴在金陵定居下来,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的行踪就再也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主,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凄凉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