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新办老风俗改得好”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村容村貌也越来越美。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摄
◀在青县木门店镇苏太州村村民服务中心内,谈起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十三条,村民们十分认可。河北日报通讯员 尹向平摄
“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办红白事都有了规矩,省心、省钱又省力,大伙儿打心眼儿里赞成!”前不久,在青县木门店镇,群众提起红白事简办都很认同。
近年来,青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健全完善村红白理事会,推进村规民约的修订,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不怕您笑话,以前俺村里给过世老人办丧事,白事办得比红事还费事。”4月21日,在青县木门店镇前吴召村,村民王培宁说父亲母亲相隔一年离世,“父亲的丧事是按照老风俗办的,又花钱又费心费力;母亲的丧事按新规矩办,省了心也省了钱。”
2019年8月份,王培宁母亲去世。正当兄弟姐妹5人讨论老人的丧事怎么办时,前吴召村党支部书记和红白理事会“总理”前来吊唁,向其家人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白事要按新出的村规民约来办。
“不是我要大操大办,过去村子里有老人去世,除了搭戏班,还要请舞狮团,宴席规格相互攀比,烟酒档次也越来越高,没个三五万,抬送不了啊。那时不论穷富,别人家办事都讲排场,咱简办了生怕让旁人笑话不孝、不懂规矩。”王培宁说,兄弟姐妹们当即赞成丧事简办,“这下好了,可以按政策规定来办事,攀比之风也该刹一刹了。”
王培宁在为母亲治丧期间,没有放鞭,没有搭戏班,宴席控制在每桌160元,烟控制在每盒5元,取消了酒水。“整个丧事办下来,我算了算,就花费了1万多块钱。村民也都认可,说与其老人走了铺张浪费搞形式,还不如生前多尽孝。”
“家庭富裕的‘挣个脸面’,家庭困难的也‘打肿脸充胖子’。其实村里人都知道白事办得这么复杂,没有任何意义,但大家碍于面子,往往随大流。谁也不敢带这个头,生怕落个不孝顺。”前吴召村红白理事会“总理”王焕义感慨,“其实很多村民有呼声,期盼着这种陋习早日改变。”
2019年7月,前吴召村整合了红白理事会,在镇政府的引导下,按照“丧事简办十三条”的标准重新订立了村规民约。
其中,对白事的操办规格明文规定:压缩服孝范围,一般朋亲以白花代替孝衣;降低餐标,每桌价格不超过200元;取消酒水;香烟每盒5元以下,并严控消费总量。
“村规民约一出,都按规矩办事,大家不用再怕丢面子。我们通过大喇叭广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宣传新的村规民约。如果谁家要办白事了,我和红白理事会会长肯定第一时间赶到。”前吴召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强说,“我们村是纯农业村,村民们的收入主要靠务农、打零工。我给老百姓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种一亩地能赚500块钱,那么丧事简办省下的3万块钱,等于老百姓种60亩地的收入。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没必要都花在走排场上。移风易俗改革推行以来,我们村的丧事费用均控制在两万元以下。”
“按照以前的习俗,结婚这样的大喜事肯定要大摆宴席,可俺们村现在流行喜事新办。只要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把省下来的钱拿去奋斗、打拼,更有意义!”青县木门店镇东抛庄村村民王秀芬笑着说,去年10月份在村里的农家小院里为儿子举办了婚礼,没请婚庆公司,而是响应村里喜事新办的号召,各个环节一切从简。
王秀芬介绍,儿子、儿媳是在天津打工时相识,经过一年多的恋爱,决定结婚。如今二人都在天津打工,十分恩爱。
“以前,村里办喜事酒席至少400元一桌,烟都是20块钱一盒的,光酒席钱算下来就得五六万。人家都这么办,你办不办?”王秀芬摇摇头说,“办喜事前,主家提前四五天就开始请客,并请来戏班,正日子请客都是去饭店,还得有婚车、放鞭炮。如果再算上彩礼,没有几十万,甭想娶媳妇。”
“结婚日子一定,村主任和红白理事会‘总理’就来到我家,介绍新制定的村规民约,说宴席每桌不能超过300元,烟每盒不能超过5元,酒水取消,唱戏、歌舞全部取消。哎呀,这是省钱的好事,俺和丈夫都很支持。”王秀芬说,“就是女方家在山西,当地习俗咱也不清楚,当时很怕一说简办媳妇娶不回来了。没想到,亲家特别开通,爽快地说婚礼就按东抛庄村的规矩来办。”
按照村规民约,婚礼宴席由村里的“流动餐厅”承办,每桌240元的标准,用的5元一盒的烟,用了6辆婚车,没有放鞭炮。“新事新办,以后还能参加村里的好儿媳、好婆婆评选,老风俗改得好。”王秀芬笑着说。
东抛庄村村委会主任黄为利告诉记者,尽管大家对陈规陋习都很反感,但碍于情面,没人去抵制,轮到自家办事,也只能随大流。攀比之风、大操大办其实早就让人们苦不堪言,很多人家娶完媳妇后,都是债台高筑、负债累累。
东抛庄村先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在制定村规民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尊重传统礼俗结合起来,让婚丧事费用降下来,让村民办事既隆重又节俭。
“红白事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风俗已经传承多年。刚开始的时候,村里也有不同声音。我们就一直琢磨,如何让村民操办红白事既能够承担得起,还不失面子。”黄为利说,一个村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必须要有规矩,村里牵头成立了由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加“总理”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在全村提出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的原则,并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对各个细节进行了严格规定。比如喜事酒席每桌不能超过300元,烟每盒不能超过5元,酒水取消,唱戏、歌舞全部取消等,没想到村民们很是赞成,都能照此标准办理。
“不光是酒席简办,整个婚礼办得也比较简单,但是我们收到的祝福一点也不少,婚礼也很热闹。”王秀芬的儿子黄英桂说,“年轻人就应该摒弃陋习,如果一味地攀比走形式,吃苦受累的是父母。把省下来的钱拿去奋斗、打拼,更有意义。”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喜事简办、婚宴推迟,丧事简办,取消聚会聚餐已成共识,移风易俗凸显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月30日,家住青县木门店镇后吴召村的宗焕雨和张晓翠选择简办婚礼,进行了一场为防控疫情“让路”的接亲仪式,整场婚礼只有12人参加。
“村里一直提倡移风易俗,制定的村规民约也很人性化,我们本身就很支持,即使没有疫情,我们也喜欢简简单单的。这次遇上疫情,婚礼更要简办了,两个人幸福最重要。”宗焕雨说,年轻人就应该带头推进移风易俗。
如今在青县,红白事简办已成风尚。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村民申忠和说:“以前办事比的是谁排场大,现在比着看谁孝敬老人、谁家日子过得和睦顺当。过去让人费尽心思的红白事,如今由红白理事会全程承办,规格统一从简,让我们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越来越多的群众更注重将孝道尽在平时,崇尚厚养薄葬。一些村民表示,村里兄弟妯娌之间关系更加和谐了,现在也很少有因为巨额丧葬费用而闹矛盾的现象。这些正是青县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厚植文明理念的结果。
如今,青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县范围内采取多方位宣传、推动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各项章程、典型带动引领等多项措施,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勤俭节约、崇尚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与此同时,青县还把移风易俗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移风易俗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