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大家谈|以乡村民俗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民俗是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世代传习的行为模式,民俗文化是民族民间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其主体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在不同地区,民俗文化的内涵与展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作为一种基础文化,乡村民俗既体现出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理念,又以约定俗成的行为活动为载体,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而且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看,乡村民俗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类型。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乡村民俗历经千年沧桑,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及文化自信的实践需求,为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带来了全新机遇,而且,借助乡村振兴的全方位推进,聚焦乡村民俗的多元化及其价值内涵的丰富性,以文化创意产品带动乡村民俗的高质量传播,也成为乡村地区文化进步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意产品即以特定文化为基础,将人的主观意识与哲思理念蕴于物质载体的行为结果,其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展现着当下的生产生活形态与精神审美方向。随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实践,文创产品已成为当前文化消费的主流形式之一。从乡村民俗角度来看,优质成熟的文创产品能重塑乡村民俗的文化记忆,能在传承创新中带动乡村民俗的多元化实践,并以此展现不同乡村民俗蕴含的精神价值,在文旅融合中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作用和经济效益,带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
基于此,乡村民俗相关主体应充分把握民俗文创产品的特征,创新文创产品设计,结合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时代背景,在体现乡村民俗文化多元性的同时,激发特色民俗文创产品的时代价值,推动乡村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协同进步。
首先,相关主体应立足本土民俗传统,深入挖掘其特色文化底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区不同的地势特征与气候环境造就了千差万别的民俗文化,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各具特色的手工艺术、建筑艺术、民俗形态和娱乐方式,塑造了多样的人文理念与审美形态,也形成了特有的民俗文化体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重视对乡村民俗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和相关资源的充分整合。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浦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便以陶艺活动为立足点,依托特有的竹海茶山明月窑,成立了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以陶艺民俗活动为载体,推出了农事体验、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其中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文创项目50余个,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民俗特色文创产品10余种,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特色体系。
其次,文创产品设计也应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凸显乡村民俗文化的时效性。相关机构和个人应重视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新传承,在尽可能地挖掘民俗活动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精神的基础上,带动文创产品与特色生产生活场景的有机融合,以文化创新为设计理念,并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多样化的模板和技术创新乡村民俗的展现形式,也以多元文创产品展现乡村民俗的崭新面貌和蓬勃生机。同时,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还应深入调研社会主流审美与最新文化发展趋势,使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本产品的选择倾向,而非在乡村特色产品与同类常规产品中艰难取舍,以便在消费者导向中推进供需平衡,进而以受欢迎的特色文创产品推动乡村民俗在新时代的全面进步。
再次,乡村应为自身的文创产品设计规划合理体系,使之在体现民俗特征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多元生活需求。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及其差异化的生活方式,乡村可设计出系列化、个性化的文创产品。例如,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以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怀远藤编工艺为立足点,打造了道明镇竹艺村,该工程以藤编民俗活动为载体,在民俗活动聚集区依据地方实际,以传承和复兴藤编工艺为目标,结合建筑设计、资源整合及竹编艺人聚集、竹编产业艺术化的方式,在当地民俗活动的基础上打造竹艺村,借助竹编特色文创产品,促成了“文创旅游的创新创意示范区”。同时,乡村进行体系化文创设计活动时,还应避免设计工作的刻板化与标准化简单复制,应保持产品之间的个性化、差别化因素,确保文创产品能体现独特的民俗文化,并始终秉承创新思维与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从而在文化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据牢固地位,从乡村民俗角度为乡村振兴带来发展机遇。
最后,乡村主体须寻求外界支持,在有关政府部门、地方企业与专业设计团队的共同助力下完成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乡村地区应积极参与政府的扶持活动,以民俗发展优惠政策为契机,建立起自身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并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中优化资源整合,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运行条件,依托乡村民俗特色与文创产业发展开展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构建民俗文创产品生产体系,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创新传承乡村民俗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乡村民俗为主体的文创产品设计,不仅能为乡村民俗的传承创新注入活力,更能在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中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主体与设计团队应精准地将乡村民俗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在供需平衡中高效运用多元化的乡村民俗资源,在创新变革中设计丰富的文创产品,在文旅文创融合中带动乡村地区的整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作者系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土文创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整合式’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TSZY-2021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