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北京首演成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新京报讯(记者 吴采倩)4月7日晚,深圳原创精品舞剧《咏春》正式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精彩的演出收获观众数十次掌声。剧终,全场观众起立喝彩,久久不愿离去。现场观众表示,“太惊艳了,武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
4月7日至9日,深圳出品的原创精品舞剧《咏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成为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该舞剧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该舞剧创新性融合了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编剧,韩真、周莉亚执导,以“深圳文艺+深圳设计”回望过去,赋予咏春、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遗全新脉动,推动两个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链接传统与现代,为深圳舞台剧树立新的标杆。
“我们套用了拍摄《咏春》电影的方式,用南下打工的‘大春’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拼搏与剧中‘叶师傅’在香港的成长经历,在戏里戏外建立了情感的勾连和共鸣。”总编导周莉亚介绍,剧中人物“大春”的原型,来源于深圳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老图书管理员。
“双线叙事的结构,两个时代的故事与人,在剧中彼此呼应和共振,这个故事因‘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落在‘理想’,这与深圳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编剧冯双白说。
在传统与现代的联结中,《咏春》照见了时代的倒影。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咏春》将非遗文化与岭南民俗风情无缝对接,融合多种武术和舞蹈语汇,这样突破性的表现方式“将为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作为深圳坚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用文艺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深圳故事的具体实践,《咏春》在北京可谓“未演先火”,连续3天上演5场,所有场次演出票早早售罄。
据了解,《咏春》自2022年底深圳首演,2023年3月启动全国巡演,一路走过深圳、长沙、东莞、珠海,所到之处票房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