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历史故事:1982年重庆发现一具无名骸骨揭开红军师长失踪48年之谜

2023-04-13 05:49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历史故事:1982年,重庆发现一具无名骸骨,揭开红军师长失踪48年之谜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1982年4月,人们在四川省酉阳县龙潭镇邬家坡发现了一具骸骨。当人们掘开薄板,惨白的遗骨依然保存完好。不过,在遗骨的脚踝处有一副铁镣死死扣在上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最终确认了骸骨生前的身份。随着这位烈士身份被曝光,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

  其中有一位关注者是开国少将,他得到消息后,心情十分复杂,因为,他与遗骨的主人曾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或许你听过他的故事,但从未知晓他的名字。如果没有英雄和烈士们的献身和奋斗,我们如今不会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

  王光泽的童年聪慧、讨人喜欢。刚满六岁时,她就被本族的私塾老师王世亭认作弟子。不过,因为王光泽家境贫寒,他跟着师傅只读了一本《三字经》,便辍学了。

  在王光泽十岁那年,他开始跟着师傅学做木工。没想到,这一学就是八年。在他十九岁那年,王光泽来到了茶陵腰陂镇。

  斗争活动中,王光泽展现出不同常人的领袖气质。最初,他只是群众中的一员。后来,他开始带领工人协会的同志们一起打土豪。之后,他还会将从土豪那里得来的物品分给被剥削的穷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另立南京政府。在笼罩下,王光泽只能回乡躲避。

  1930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到茶陵。随后,苏维埃政权、农会、工会等团体相继成立。王光泽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推选为赤卫队长兼任腰陂镇工会主席。

  1931年,腰陂镇的赤卫队扩建为警卫连,王光泽也先后担任副连长、连长等职务。

  1932年至1933年,王光泽先后担任营长、团长。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王光泽与段苏权结识了。

  在王光泽的带领下,捣毁了腰陂镇当地一家一直售卖大烟的烟馆。此事可谓大快人心,当地群众无不感激。

  其实,王光泽和段苏权早在很早之前就有过接触。只不过当时两人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接触不是很多。后来,两人再次相遇,脾气性格十分同频的他们成为了最亲密的战友。

  1933年6月,茶陵县独立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此时,队伍的番号也改为第六军团第18师第53团。日后,这支队伍更成为红六军团当之无愧的主力。

  1934年7月,王光泽随红六军团挺进湘南,并转战至湘、桂、黔等地。1934年8月,段苏权被调到红六军团担任宣传部长。两位老朋友再次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随后,湘黔川三省敌军向黔东根据地压来。于是,第二、六军团迅速挺进湘西,并开创了湘鄂川黔根据地,以钳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这支武装力量主要由红六军团的部分干部、伤员,沿河、印江和松桃等县的武装力量组成。最后,编成川黔边、德江、印江和黔东四个独立团,组成了黔东独立师,王光泽担任师长,段苏权担任政委。

  当时,他们手底下只有不到1000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队伍采取了游击战术,一边与敌人“捉迷藏”,一边紧紧咬住敌人不放。

  11月10日,王光泽预计红二、六军团主力已经摆脱了敌军,部队也已经完成钳制敌人,掩护主力的任务。

  没想到此时敌军的包围圈越缩越紧,王光泽命部队继续钳制敌人,随后准备越过梵净山,逃出敌人的包围圈。之后,再挺进湘西与红军主力部队汇合。

  前进途中,王光泽与印江独立团失去了联系。随后,宁国学团长不幸被俘惨遭杀害。

  11月14日,王光泽、段苏权率领余部六百多人挺进梵净山。没想到与黔敌李成章整编旅五千余人遭遇,双方交战三天三夜,王光泽才率部突出重围。

  之后,王光泽指挥部队打到了贵州松桃的孟溪区公所。队伍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于16日进入四川秀山县之兰桥。

  没想到行至邑梅,队伍又遇大股敌军。双方在交战中,段苏权不幸负伤,险些遇难。

  段苏权知道自己一旦脱离部队,生还希望十分渺茫。可是,如果他不离队,只会拖累队友,影响队伍整体进程。此时的段苏权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只要被敌人发现,他就与之同归于尽。

  11月26日,部队又在秀山之迓架遭遇当地民团、土匪的武装袭击。王光泽率部英勇还击,可是战士们已经接连数日激战,连一丝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随后,德江独立团团长下落不明,队伍也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川黔边独立团团长马吉山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此时,许多战士已经没有弹药和干粮了。一方面部队没找到立足之地,一方面前后左右都有敌人包围。

  1934年11月28日拂晓,贵州松桃境内突降大雾,战士们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

  王光泽依靠地图的判断能力,终于率部来到川、湘交界的大板场。战士们还未来得及休息,四周便锣鼓喧天、枪声大作。原来,独立师遭到敌人埋伏了!

  双方交战十分钟后,黔东独立师的战士们已经弹尽粮绝了。如果遮挡视线的大雾一旦散去,战士们生还的希望也将渺茫。王光泽当机立断,趁着大雾依稀尚存的时候,带领战士们杀出重围。

  王光泽高举大刀,冲在最前面。战士们也端起手中的长刃,跟着王光泽冲了出去。经过半小时的拼杀,王光泽终于率部突出重围。

  望着眼前的战士们,王光泽内心十分难过。从前的队伍只剩下十分之一,大部分战士身上都负了伤。

  王光泽深知,如果继续留在当地游击斗争,那么眼前的战士们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如今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一个:化整为零。

  此时的王光泽并不知晓,红军主力为了突破蒋介石布下的防线,已经离开了从前的驻地。

  当王光泽将计划告知战士们的时候,所有人都十分惊讶,没有人舍得离开师长。可如今段政委生死未卜,如今战士们只能依靠师长了。

  其实,王光泽的心里也不好过,他也不愿意离开战士们。可是,如今分散突围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同志们,我们现在必须尽可能保存实力。缩小目标,分散突围,去湘西找我们的主力军团。现在走,必须要走!否则真的来不及了!”

  在王光泽的催促下,剩余的战士相互集结,在王光泽的目送下踏上了寻找红军主力的道路。

  后来,孤身一人的他来到当地贫苦农民吴荣友家中隐蔽。两天后,吴荣友帮王光泽换上便衣化妆成农民。之后,王光泽背上背袋,又带上几斤红薯当做干粮。

  在吴荣友的指点下,王光泽向湖南花桓县出发。就在他到达四川秀山县的上川地区时,距离湖南已经很近了。

  就在王光泽赶路时,遇上了当地的民团。领头的用方言询问道,“你是哪里人?要去什么地方?”

  随后,消息传到了川军第二十一军直属第4旅旅长田寇伍那里。此人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将王光泽押到旅部,并向川军军阀刘湘发电请赏。

  最初,田寇伍想用封官、金钱、女色等手段引诱王光泽。可是,王光泽根本不为所动。

  “我久仰王兄的大明,你骁勇善战,可是难得的人才。如果兄弟不嫌弃,就跟着我一起干,前途一片光明啊!”

  “刘司令已经请示过委员长,要委与你重任。只要王兄一句话,下半辈子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为了从王光泽嘴里打探消息,田寇伍几乎用了所有的重刑。面对田冠伍的淫威,王光泽毫不屈服。

  田寇伍被彻底激怒了。他命人给王光泽脚上戴上沉重的链条,然后用烧红的铆钉将铁链钉死。

  1934年12月21日,刘湘对王光泽失去耐心,并在蒋介石“讯明就地处决”的命令下处死了王光泽。

  田寇伍命令手下将王光泽捆在一张椅子上,随后抬到离龙潭镇不远处的荒山野岭上,即邬家坡泡桐树下。

  王光泽牺牲时年仅31岁。反动派将其处决后,随意处置了他的尸体。当地老百姓得到消息后,立即赶来含泪将烈士掩埋了。

  1949年,四川酉阳县解放。随后,当地政府多次组织寻找烈士遗骸,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返。

  直到1982年4月,当地政府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在邬家坡找到了王光泽烈士的遗体。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烈士的踝骨上依然套着当年敌人设置的铁镣。

  消息传出后,王光泽当年的许多老战友都赶来吊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段苏权知晓后,更是哭得泪流满面。

  次年,当地人民政府将王光泽烈士的遗骸葬于龙潭镇烈士陵园。为了纪念这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虽然王光泽烈士英勇就义了,但他英勇善战的光辉业绩,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连同被锁住铁链的铮铮忠骨永远的留给了他所热爱的人们。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江北党史故事100篇(80)】重庆直辖十年江北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下一篇:解放碑附近藏着许多老重庆的故事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