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上海城市规划》2023年第1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摘要:科学评估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对城市韧性水平的影响,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有效增强城市应对风险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景观生态学与复杂网络理论,我们提出了“形态—网络—功能”的多维度城市韧性评估框架和定量计算方法。通过评估十堰市中心城区的4种土地利用情景的韧性水平,分析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关键空间特征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研究发现,各空间指标对韧性水平的影响是复杂非线性关系。不同情景下,要素间的组织模式与互动关系的差异影响韧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连通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层级结构体系的城市道路网络、多模块协同的公共服务功能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频发,严重制约城市的健康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韧性概念是应对突发性与不确定性气候灾害的重要理论和策略,但在高温灾害领域鲜有涉及。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首先,构建包括“物理、自然、经济、制度、社会”5个维度、“灾前、灾时、灾后”3个阶段的高温灾害韧性概念框架与评估体系,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利用WRF、ArcGIS、层次分析法等对多源数据集进行时空模拟与运算,绘制准备性、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与转化性以及高温灾害韧性等级区划图,识别大湾区高温灾害韧性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提出韧性提升策略,为大湾区及其他高温风险地区韧性研究与建设行动提供借鉴。
摘要: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韧性测度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城市韧性界定为一般韧性和特指韧性,构建城市应对雨洪风险的“雨洪致灾危险性—城市韧性”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客观赋权方法,选择“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规划期,对长三角中心城市开展雨洪韧性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的雨洪韧性主要受到城市发展因子、社会保障和外来人口因子、灰—蓝基础设施因子、交通设施因子、绿色基础设施因子的影响。通过比较致灾危险性指数与城市雨洪韧性指数的关系,得到4类典型城市:脆弱型城市15个,高风险城市6个,低风险城市6个,韧性城市缺失。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是增强城市一般韧性和特指韧性的重要基础,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雨洪基础设施等特指韧性,处于不同韧性类别的城市应采取发展型、增量型等不同适应路径。
摘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是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和防范化解突发风险的关键内容。首先,在综合梳理和总结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空间韧性和社区生活圈支撑韧性6个领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其次,以湖北省武汉市4个典型的新旧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等方法量化评估社区韧性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从社区生活圈、社区两个空间层次,新建社区、老旧社区两个社区类型分别提出差异化的提升策略。以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探索不同类型社区的韧性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的韧性提升策略,对于提升社区防灾能力、治理能力和支撑韧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摘要:风险扰动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从日常生活视角着手,提出社区生活韧性的概念,强调面对多种扰动时,社区维持或快速恢复居民对各类日常生活服务可获取水平的重要意义。社区生活韧性应以社区居民作为韧性主体,在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亦要分层次、分阶段地满足其经受扰动过程中的各级日常生活需求。通过分析扰动对社区日常生活的影响机制,指出保持社区中服务供应设施提供的服务可用性和连接系统所决定的服务可达性是提升社区生活韧性的关键。最后,在充分梳理社区生活韧性核心要素与外部空间的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社区规划3个层面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我国推进以人为本的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洪的压力下,强化城市滨水空间的“韧性”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韧性思维底层逻辑的分析,提出解决滨水区设计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系统阈值及内在机理的理解。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要素及其关键变量的识别,认识其韧性作用机理,将韧性景观设计策略运用在对关键变量的响应上,提出滨水空间的韧性设计方法与策略。同时对研究的尺度、阈值的确定与量化、“特定韧性”与“普遍韧性”,以及适应性循环的认识等方面提出延伸思考,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以期在中小尺度上对韧性理论和设计应用进行深入探索。
摘要:在城市空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背景下,以塑造城市特色与空间品质为核心目标的总体城市设计作用日益凸显。小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更依赖于城市整体环境,其总体城市设计不宜套用大城市的“整体—局部”逻辑方法。总体城市设计是关于城市整体形态的把控,其技术方法可以从城市形态学的相关研究中得到启发。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的研究结论及其在小城市整体性塑造空间意象的适用性,结合总体城市设计语境,提出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即构建弹性生长的空间框架、塑造稳定鲜明的城市造型、建立人本关怀的感知体系,并以浦江中心城区为例探索该方法的实践运用。
摘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一直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初期缺乏历史文化保护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方法。为此,通过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背景与难点,基于分析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法制管控特征,提出应将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空间规划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尝试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协调方法。以四川省广元市的实践为例,重点探索历史文化保护与空间规划的基础研究、目标策略、空间布局、三线划定、空间分区、存量更新等多个环节的规划统筹路径。
摘要:随着机构改革,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处于重构之中,既需借鉴国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魅力景观体系,也需传承我国历时千年的风景名胜区体系。崂山风景区是我国首批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随着城区空间用地不断向景区空间拓展,逐渐由景城各自独立发展转向景城融合渗透发展。以崂山风景区为例,从景城动态演变、景区多线矛盾、景区业态制约、景村历史遗留矛盾等方面,对景区保护、景城协调、景村协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优化景区功能分区、转变景区管理方式、创新景区村庄模式提出景城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提出三区变两区、打开崂山景区、打破门票经济、盘活特色村庄等建议。坚守底线提高生态管控质量,并激活景区活化利用模式。
摘要:在超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首先构建城市更新治理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框架和路径,其次梳理超特大城市更新治理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用地供需不匹配、多源数据不融合、政策配套不完善和治理手段不精细等问题,最后从法治化、智能化、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5个维度提出完善法规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操作规范、推广责任规划师制度、创新产业更新政策、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建立绩效考评体系等精细化治理策略以及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苏南地区的乡村工业转型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县域层面率先的生动实践和积极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苏南乡村工业历经多个阶段演进,发展要素和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和累积,当前呈现出“空间规模减量、产业能级弱化、村级财政下滑”等特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指出苏南模式下“集体—企业—村民”存在紧密的经济“内部循环”,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打破了结构锁定,推动乡村工业经济从“内部循环”转向“外部循环”,但也面临高昂制度成本的挑战。乡村工业空间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深水区”改革创新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转型路径相结合,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创新与尝试,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摘要:面对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治理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多重背景,上海市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对乡村地区规划、项目、资金及政策的精细化管理开展实践探索。梳理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与土地整治的区别及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上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内容、工作路径及可推广的适用条件,剖析当前面临的难点在于项目和资金统筹力度有限、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机制不顺畅。为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出需在管理层面加强区级统筹协调、在技术层面加强沟通对接等建议。
摘要: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快速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空间过度类型化和空间文化价值低估等普遍问题,如何识别社区独特的公共空间价值成为新发展阶段山地城市社区更新的重要价值起点。基于“资产为基”的社区发展理念与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提出应将社区公共空间场景视作一种宝贵的城市空间资产,并尝试建立“社区场景资产”基本概念,通过定性与适度量化结合构建因地制宜的社区场景资产分析框架。以重庆市渝中区领事巷社区为例,采用知觉矩阵和行为场景分析法,从整体和典型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中人—空间—活动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原因,总结凝练社区公共空间场景资产体系,以期探索并丰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目标下精细化社区更新的新思路。
摘要:社区营造是目前许多都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不仅需要社区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民间团体在公私部门之间建立合作平台以促进社区共同目标的达成。以台湾台北市关渡平原小区为例,在民间团体的协助下,当地小区适当引入政府部门的资源,并借由当地居民的参与,共同完成社区规划与营造工作。以“关渡那么田”的农民体验活动来说明借由民间团体整合公私部门的社区营造活动,以及各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并且引导出公私部门在合作上的中介角色,以及社区营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摘要:嵌入城市骨架中的“空间基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较少被关注。以杭州市众创空间的空间分布为基础,采用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空间结构对众创空间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1)杭州市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但各中心发展程度不一;(2)众创空间显示出集群分布的特征,主城是核心区域,边缘区存在创新活动发展的腹地;(3)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对众创空间分布会产生不同影响程度的显著效应。
摘要:菜市场是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设施之一,对老年人而言有重要意义。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例,调查分析寒地城市老年人口买菜出行特征及气候对其买菜出行的影响,归纳寒地城市菜市场的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分布特征,结合以上特征聚类分析后总结出菜市场可达性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菜市场可达性未能满足老年人买菜出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1)菜市场分布不均衡,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协调;(2)菜市场可达性分布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匹配,不同街道可达性差异较大;(3)冬季气候对菜市场可达性造成负面影响,可达性季节差异显著。由此提出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可达性优化策略,为寒地城市菜市场规划提供支撑。
摘要:在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需要置于技术和治理的双重语境中。养老设施作为现今重要的民生服务平台,其空间供给更应符合空间公平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提升专项规划的空间治理效用,以杭州的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为例,着眼编制方式方法的探讨,分析现阶段养老设施的空间供需状况和困境,并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明确指出养老设施规划的编制应与当今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相耦合,与老年人的空间分布相匹配,与人口的动态演变相呼应。以此为导向,从注重差异化配置、推进均衡化布局和强化可实施路径3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新时代专项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参考。
摘要: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0个住宅区,分析居民使用常规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探讨城市道路结构对公共交通的适宜性。在每个住宅区内部,均布9—12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生成依靠公共交通的30分钟等时圈。对每个住宅区的等时圈面积求平均值,统计分析该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公交线路分布,再深入观察每个住宅区并进行定性分析。由此得到结论:(1)道路结构对公交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2)除了宽度、间距,可穿越是另一个重要因素;(3)对于较宽的支路,只要部分穿越就能承载公交线)路网密度是公交线网密度的基础,但是对于不可穿越的道路,即使提高了密度,对公交的作用也不大;(5)若可穿越的道路与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向一致,公交出行便利性提升的效果明显;(6)某些住宅区中,公交线网密度较高、分布也均匀,但是道路可穿越性较差,实际的便利性反而不高。以期为居住区的道路规划设计、既有建成区的更新改造、建设公交都市提供参考和依据。
摘要:日本东京都市圈的永续发展依赖于以山手环线为核心的东京轨道交通系统的强有力支撑。通过梳理山手线环状轨道交通廊道和枢纽体系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历程,剖析环状廊道的特征和网络效能,解析枢纽体系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总结归纳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城市特点得出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有益启示,包括突出环状轨道交通廊道与枢纽体系对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的整合作用、强化分散化枢纽体系对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作用等,以落实公交优先,构建我国城市高质、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系统。
摘要:夜间经济从经济、文化、社会及权力4个维度拓展了空间的时间涵义。对西方夜间经济的相关研究文献展开梳理,从概念缘起、发展阶段、行动策略和影响评估等方面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结果表明:(1)夜间经济源于西方内城复兴的战略意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讨论;(2)国外夜间经济大致经历了快速兴起、有限抑制和选择分异3个时期,并经历了类似的3波研究阶段;(3)国外夜间经济在推动内城复兴的同时面临因酗酒和商品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借助照明、交通、安全、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人的情感作用机制,许可证法规、土地利用管制的规划措施以及夜间市长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可以促进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得出未来我国应推动规划政策与社群力量的上下协同、关注夜间环境与具身体验的地方关联、重视夜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等启示。
摘要:城市收缩正在成为新的常态化现象席卷全球,引发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叠加作用下,我国部分中小城市开始出现以人口减少为表征的城市收缩现象,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政策将成为收缩城市的崭新命题。通过对日本北海道的人口收缩城市案例及其推动的收缩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得出将来适合中国收缩型中小城市规划发展的有益启示:(1)遵循精明收缩理念,通过城市功能紧凑化战略和公共交通网络化战略推动多中心网络化紧凑城市建设;(2)发展升级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和就业的良性互动;(3)城市政府向高质量服务型转变,构建引导市民自发参与城市建设的协作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