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131)丨不酸不苦不甜不腻黄葛古道边有家“甘婆婆醪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重庆特产传说(131)丨不酸不苦,不甜不腻,黄葛古道边有家“甘婆婆醪糟”
很多人认为,南山人很会做生意,凭靠的,是一方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54岁的甘荣平生于南山农户之家,他最有体会。他说,南山人享了南山福,这没假,但卖腊梅、卖盆景起家的也好,办农家乐、卖泉水鸡起家的也好,南山人归根结底在传承一种家风,那便是人们常说的“勤劳致富”。
甘荣平是南山上另一种生意人,老早就在深圳做服装生意。但3年前,他把生意交代好,跟合伙人谈好合作事项,随后安安心心回了老家。今年国庆后,他回来的心愿正式落成了。
重庆主城的吃货知道,南山上有个不错的牛肉馆,名为“九九”。每当午饭和晚饭正点,去晚基本没得座位。具体位置,就在南山街道自力小区北侧。
今年国庆后,牛肉馆隔壁莫名冒出一家新店。大门选用上好木料而制,侧墙增设一幅浮雕。仔细看不难辨别,浮雕内容与南山黄葛古道有关。这家店,就是甘荣平开的。
在牛肉馆隔壁设店,他盯了许久,房东是被他诚意所动,最终租给了他。甘荣平给房东说,他卖的东西不搞加盟、不乱搞批量生产、必须手工操作、自产自销。他要在这里,开一家专属甘家的百年老店。所以,甘荣平毫不心痛地拿出一笔积蓄,用时3个月,装扮了这一切。
正对店铺看招牌,五个醒目的字“甘婆婆醪糟”。门梁上注明,四个字“甘甜之家”。为方便揽客,甘荣平把手机号刻在木板上,大大方方挂在门旁。同时,亮在大门的活字招牌,是由南岸区政府公布、南岸区文化委颁发的“南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原来,甘荣平之所以舍下沿海生意,并毅然回渝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这口家传的醪糟。
有人说,他真聪明,毕竟是家传绝技,里面环环充满商机。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他重操旧业并非图财,最想要的效果,是把南山醪糟的口碑做好。
今年国庆后,甘荣平每日要做接近400斤醪糟。前设店后设厂,门店接近400平方米左右,大大小小的土罐成堆摆放,暗暗酝酿着酒香。店温不冷不热,多间厂房热气腾腾,他的店,更像是充满人情味的温房。
除开回头客,这里主要依靠牛肉馆带客。往往在上菜的间歇,吃客进店一尝,多半都要馋上甘荣平的醪糟。
根据甘家家史记录,甘式醪糟源于清乾隆间,甘家世居茶马古道的一段(新厂坝,如今南山街道联合村位置,通往凉风垭一带)。
甘荣平印象中的老家,门前有一棵巨大的皂角树,青青石板路沿山而设。因百年前,重庆最为繁华的开埠街区设在南岸,以至于上新街、弹子石等地洋房连片而起,南山黄桷垭附近也不例外。记忆里的老家不仅热闹,通商氛围也很浓厚。而今的老家,已消失在甘荣平眼里。
许多人不解,甘家醪糟为啥因“甘婆婆”命名。提起这事,甘荣平说,真正喊响这门手艺的人,还是他的婆婆赵素清。婆婆是甘家媳妇,继承了甘家好手艺,自然被当地人喊成了“甘婆婆”。接着,婆婆又把手艺传给甘荣平的母亲王见香。而甘荣平的爷爷和父亲,主要负责醪糟的挑卖,按惯例,往昔每日固定卖两挑,每日能卖出100斤醪糟。
“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家的年收入,能达到600多元。” 甘荣平算了算,那些年,一个学徒工的月薪18元至21元。用现在的物价估算,他家当年年收入,相当于现在20万元以上收益。这家人,在当年南山农户当中,无疑算是宽裕的,不愁吃穿的。
不过,甘荣平始终记得,挣钱来之不易,全靠一家老小齐心协力,起早贪黑换来的。而今,喊响“甘婆婆”的赵婆婆去世了,年过七旬的母亲王见香,依旧时常叮嘱甘荣平及小辈子:“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勤劳致富的人。”
甘荣平的手指头特别灵活,揪片、扯面顺手拈来。这可是幼儿学,是他自小砍柴、背米、挑扁担、学做醪糟练就的。甘荣平小时,并不懂其中的好。而今才明白,心智的沉淀,才是家传技艺中最妙的一部分。
“尝!”甘荣平打开一个土罐,舀出一瓢醪糟,喊我们莫客气。确实,纯甜且不腻,关键是,里面没放一颗糖。细看,甘家醪糟的色泽,呈大米自然色。而市场上售卖的一些醪糟,色泽呈纯白。甘荣平的解释是,后者白得不正常,多半是人工酵母做的。
他兴致来了,又爽快倒来一杯玫瑰花酒,喊我们喝了再说。一抿,确实,酒中带花香也带米香,甜得甘醇。哎呀,他太热情了,接着又煮了一碗红糖醪糟汤圆。
他不是在客气,用甘荣平的话说,品尝了以上多个步骤,检验醪糟的过程才算整体完成。一不酸,二不苦,三带回甜,甘家醪糟全能做到。
甘荣平的醪糟店,专门请了两个女工打下手。关键的核心环节,女工们自觉回避,让甘荣平亲自来放。这步骤称作放“曲”,这里指的是糟曲(制作醪糟必备的酵母)。
甘家的老酵母,循环炼制上百年,没断过,也不能断。跟而今多数采用的人工酵母大有不同,其诀窍在于十几味中药材汇制而成。
这种机密处方,甘荣平简单说了下,核心药材甘家人称“一味药”,是一种只盛开于夏季的小叶树,自家养的老树,花色呈粉红。其次,缠在水竹身上的草类,也属重要一味。农家天然的茄子叶及甘草、藏红花也在其内。
除了糟曲重要,发酵过程也非常讲究。例如,糯米蒸好后需绝对冷却;每颗糯米必须手工均匀粘入糟曲;装罐后,放置25℃左右恒温房发酵,冷天气还得盖上棉布……妙招远不止这些。可见,这家人的醪糟独一无二,外人别想要复制。
甘荣平说,从深圳回老家的3年间,他做好了一切准备。甚至,把甘家醪糟带到专业酒类研究院做鉴定。专家们说,这口醪糟自然的甜香,算西南地区数一数二的美味。不亚于国内有名的湖北孝感甜酒和四川大竹醪糟。
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根据甘家记录,上世纪80年代,重庆一四一火锅、桥头火锅店,均采用甘家的醪糟制锅。
18日走访期间,不断有食客涌入店内,最好这口的人,大部分是女同志。转瞬,便转粉成为甘家的醪糟友。他家醪糟的魅力,有目共睹。
一旁,一对夫妻背着相机,忙里忙外,对店内店外挨个照个遍。“买醪糟,你懂的”、“老甘,顺便给你发到网上去 ”,夫妻俩一前一后地说。
原来,这对夫妻男方叫傅平,南岸教育部门退休干部,老黄桷垭人;女方叫雍平,是甘荣平家的老邻居兼发小。雍平自己及家里老人吃甘家醪糟吃了一辈子,她生娃娃发奶、调解体虚也吃。现在,儿媳妇生完娃娃,还是离不开这口醪糟。图的就是放心。还有更铁的醪糟友,傅平远在欧洲的表姐,上世纪80年代就去了国外,至今念念不忘。
“空运醪糟过不了关,表姐宁愿自己学做,也指定要甘家糟曲。”傅平负责寄糟曲,也是坚持寄了好几十年。
实际上,甘荣平回南山之前,甘家醪糟一直不间断地在卖,只是小众化的。能坚持卖到甘荣平这代,都是托了醪糟友的福。
我们去了一趟南山街道联合村综合服务中心,村主任黄万模今年66岁了,一辈子奉献在联合村,他对甘家甚是了解。老黄从木柜里翻出甘家的户口、婚姻记录本,回味深长的感叹:“这家人,一辈子经营守道、踏踏实实,曾经长期给村里人熬草药。熬醪糟,就是要这种家庭、这种人熬。”
黄万模眼里,甘家是村里人的骄傲。在南山人眼里,这或许是重庆最好吃的醪糟。
甘荣平有一儿一女,儿子甘迪原本学习服装设计,现在回家跟父亲学手艺,当上了新一代传人。甘荣平很欣慰。
甘荣平计划多,接下来,他争取把“甘婆婆”醪糟申办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荣平商标意识强,所以,甘家醪糟终于有了专属商标。
除了原味醪糟要坚持做好,他还计划将油醪糟(在原有醪糟基础上加入猪油、枸杞、红枣等配料混制)、花酒卖出名气。糟曲也卖,只卖给懂行的人。
最后值得一提,传统的醪糟,主要以醪糟鸡蛋、醪糟汤圆、醪糟银耳汤等吃法为准。而甘家的经验是,醪糟可替代白糖和料酒,也就是说,只要用得着糖的菜品,都可采用醪糟替糖。例如鱼香肉丝、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鱼等等,用于煲汤也是佳选。
还有,往往人们在做醪糟鸡蛋时候,喜欢将醪糟放入沸水中熬制,实际上,会将其中的糟曲煮死。甘荣平说,起锅盛入碗后,最后放入醪糟搅拌入口,方才是最佳吃法。
设想一下,每家每户都有着各自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假设人人悉心收集并加以研究,那么不难发现,每个家族当中最宝贵、最值得传承的东西是什么。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首席记者 李琅 文 记者 钱波 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