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重庆年味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到来,在不少人印象中,除了超市和街上挂着的红灯笼,不断播放的喜庆音乐在提醒着春节已经到来之外,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到底什么是年味呢?
重庆年味第一味从“秋腊肉”和熏香肠中开始,腊肉和香肠是重庆人过年必备品,大家或是亲自操刀,或是提供原料到菜市场由他人制作。为了方便市民“秋腊肉”,重庆各地甚至陆续设置了腊肉集中熏制点,政府还会进行价格补贴。
重庆的年味也隐藏在花市中,很多重庆人都习惯在过年前逛逛花市,买一些应季的花卉植物为家里增添一份节日的喜庆。飘香的腊梅花、火红的郁金香、恬淡的兰花,装扮在家中,过年的喜悦由此蔓延开来。
在春节前置办年货是重庆人的头等大事,大家早早就开始计划年货采购事宜,年货包括了吃、穿、用、耍等各类物件,在未禁燃禁放地区,年货还包括了烟花爆竹和鞭炮等物品。
贴春联、挂灯笼,是迎接春节到来的必备仪式,现在贴的春联主要为机器生产,以前的春联大多为人工书写,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更具过年韵味,大家似乎把对新一年的祈盼都写在了春联里。
美食也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生、瓜子、坚果和各类水果必不可少,不少地方还会自己制作特色小吃,比如打糍粑、做米粑。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是犒劳这一年辛苦归人最好的礼物,吃上团年饭,寓意着这一年的团圆,各家的掌厨人,使出浑身解数做出各色拿手好菜。有些市民会特意在这一天做猪头肉,讨个吉祥的好彩头。吃团年饭前,农村地区会放鞭炮和烟花,节日的气氛达到高潮。
大年初一的早饭,很多家庭会吃汤圆,有些选择购买,有些会亲手制作,在亲手制作的汤圆里还会包上硬币,吃到有硬币汤圆的人能讨到发财的好彩头。
初一过后的几天,会陆陆续续“走人户”,“走人户”是仪式感十足的走亲访友。以前的部分地区“走人户”,会带着拜年礼物,这些礼物主要由一把面、一包白糖、一瓶罐头组成,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装着对亲朋好友的满满情谊。
春节以元宵节的结束正式画上句号,元宵节过后,年味逐渐淡去。过去由于物质条件匮乏,丰盛的食物、漂亮的新衣在过年的时候才能集中获得,因此,大家对春节有着热切的盼望。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吃什么随时能吃上,想要穿什么可随时买,想要看望亲人,一通视频、一张机票就能实现,因此,对过年少了些期盼。同时,过年习俗的淡化,也让春节少了些味道。
虽然旧的习俗在淡化,但新的习俗也在逐渐形成,这些习俗包括电话拜年、视频拜年和手机红包等,它们能连接起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维系着彼此的情谊,情谊长存,过年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