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年俗vs旧年俗!解锁重庆不一样的民俗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热闹而隆重的年,随着时易代迁,一些老规矩在逐渐减少,一些保留节目在慢慢被淡忘。取而代之,一些新的习俗日渐盛行,成为大众选择。不过,小时候奶奶的嘱咐犹言在耳,改变的只是内容与形式,不变的是记忆与情愫。
春节来临之际,带你溯源那些世代流传关于年的文化符号、精神寄托,解锁那些从未终止的关于年的喜庆热烈、奇妙创意。
“起早赶集买年货,天晴趁暖宰鸡鸭。”过年前,置办年货,是第一波满满的“回忆杀”,预示着“年”真的要来了。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人们都会扎堆赶场,购买年货,糕点、干货、糖果、烟酒茶、肉类制品、对联、窗花……几乎一样都不少。
近年来,随着电商发展,网购已成新风潮。据京东到家发布的《2020年年货消费趋势报告》,重庆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2倍,购买力居全国第三。年货清单也从重“吃”向吃、娱、游并举发展,量则从“囤一批,吃半月”变为“少屯点,更新鲜”。
扫阳尘,即年终大扫除,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之一,以表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该习俗由来已久,《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周书《秘奥造宅经》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吕氏春秋》有‘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文化学者、重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唐伯友称。
目前,该习俗在城市已日渐消失,家家户户平日都比较重视卫生环境,早已从“一日净”变成了“日日洁”。在农村,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环境卫生也已发生很大变化,年终大扫除的意义已不是很大。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王安石《元日》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百姓过春节的习俗是放鞭炮、喝酒、换桃符……桃符是古人用桃木刻符于门,用来驱鬼,后来演变为春联、年画。五代以来,元日风俗之一是贴春联。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传统的年味儿并未消失。”重庆图书馆文史专家万华英感叹。
她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时至今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春节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只是随着毛笔的使用量减少,古时手书多变为如今的印刷品。
年夜饭,不仅是春节传统习俗中的重头戏,也是国人最温暖、最柔情、最重要的一顿饭。从腊月二十几,奶奶、妈妈就开始准备食材的身影,是多数人的共同记忆。
费时、费力、费工……一桌丰盛的年夜大餐,近年来也在悄然变化,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酒店、餐馆,今年的年夜饭预订十分火爆,不少地方已“一桌难求”。“年夜饭,象征着团团圆圆,不管是在酒店吃还是在家吃,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才最重要。”家住渝北区冉家坝新城丽都小区的张女士称,她家亲戚多,挤在家里吃,大人孩子都吃不好,早在半个月前就预定了酒店的年夜饭。
回娘家,是我国又一个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二,又称迎婿日,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且必须携带礼品和红包。但初一不可以回娘家,否则会把娘家吃穷。
不过,时过境迁,异地夫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回婆家过年还是回娘家过年,在很多婚姻家庭里是一道“情商考题”,甚至可能引发“夫妻战争”。夫妻充分够沟通、协商,规划出最合适方案,是解决之道。
团圆,是春节的主题词。曾几何时,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多难都会想方设法赶在除夕前归家,与家人欢聚一堂,电影《人在囧途》可谓引起一代人的共鸣。
时移俗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化,逆向团聚(接父母进城团聚)、旅游过年已成新风尚。据携程旅游发布的《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预测报告》及《2020春节出境游签证人气与便利度排行榜》,“拖家带口出去浪”成了新年俗,预计今年春节将有4.5亿人次出游,足迹遍布全球,其中重庆人的签证办理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全国第一“黑马”城市。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年节习俗之一,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燕京岁时记》有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如今时代变了,手机支付成为一场全民狂欢。微信发红包、聚在一起抢红包、发拜年小视频、发表情包……这样“互联网+过年”方式,已经成了过年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年味淡了的表现,而是可看作压岁钱在网络时代的传承,在传承中也伴随着革新。尤其是网上抢红包,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交分享的喜悦,且现在晚辈也可以向长辈发个红包以示孝意。”唐伯友称。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爆竹,是我国春节一个传统民俗,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表达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但是出于环保要求,全国多数地方对烟花爆竹都进行了管制。今年,我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等区域持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记者在批发市场看见,既能带来年味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电子鞭炮,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不放鞭炮、低碳过年”并非年味丧失,而是移风易俗、文明过节的表现。
年,是春联上穿越千年时空的古语,是唤醒人们记忆和乡愁的温情,是中国人埋藏在生活里的美好哲理。它以一种独有的仪式感,聚集起属于国人的共同记忆。
在重庆,我们如何寻找到年味,欢度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记者为您解锁重庆N种玩法,体验不一样的“重庆年”。
万盏璀璨华灯、十里老街灯海、九大主题灯组……长嘉汇弹子石老街景区将举行迎春灯会,打造出如鹿归林、映月祈愿、鱼跃青云、星河梦影等九大主题灯组。
在青云桥上,游客可以看到40条大鱼灯漫游其间,呈现出鱼跃青云的震撼景观;在博悦汇街巷里,600余盏新中式风彩色灯笼搭配漫天星星灯,行走其间,仿佛让人一秒掉入斑斓的星河。
玩民俗、看热闹、逛街市……目前,重庆两江影视城已“上线”新春民俗文化旅游季,板凳龙、牛戏灯、竹马、旱船、变脸吐火等10多项中国传统的民间民俗表演活动轮番上演,年味十足,热闹非凡。
景区还打造了一条“树神街市”,集合了各种传统特色小吃,比如儿时记忆中的打包谷泡、体验互动式舂糍粑,以及各类串串、锅巴洋芋等,游走在这里,就像进入吃货天堂。
重庆园博园推出了“共享民俗、欢乐同行”为主题的首届新春民俗文化节,10大活动、10大民俗,7天精彩,好戏连台。
其中,“万盛金桥吹打”“巴南木洞山歌”“酉阳摆手舞”“苗族竹竿舞”等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不仅唤起本地民众记忆,也让外地游人感受到巴渝最原始的民俗风情。同时,引入了写春联、剪纸、滚铁环、踢毽子、射箭等活动,锁住游客们的乡愁。
春节期间,南川天星小镇祈福灯会将闪亮登场,不仅汇集了众多精美花灯,还增添了脸谱灯、送福灯、方竹笋烧牛肉灯、不二情书灯组等多种造型别致的花灯。
第二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已拉开大幕,共有7大主题展区,包括人民公园主展区和玄天湖、龙城天街、奇彩梦园、安居古城等6个分展区。
其中,玄天湖展区,以绿色生态、山水人文风情和非遗为主,夜间将不断变换色彩,美观大气;奇彩梦园展区,则充满奇幻、神秘、趣味性;望山公园展区,以动物、田园花草造型为主;见水公园展区,以花朵、昆虫造型设计为主,展现绿色环保的铜梁生态之美。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龙腾鱼跃•迎新灯会”的各种灯饰也已亮灯,各式各样的灯笼和上百种灯光饰品交相辉映,将小镇营造成一个童话世界,璀璨夺目、流光溢彩,呈现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灯会期间,景区还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包括赏灯、猜灯谜、放河灯、孔明灯祈福、篝火游园会、烟火表演等,为游客献上一场新春盛宴。
彭水蚩尤九黎城民俗彩灯会已启幕。本次彩灯会是渝东南区域举办的首次以“苗乡情·中国年”为主题的大型民俗彩灯会,采用“灯会+庙会”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和苗族民俗文化进行生动再现,在光彩炫目的光影世界中,让市民游客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结合、各民俗文化相融的文化艺术魅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