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关于重庆你不能不知道的常识

2023-04-20 05:55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之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南宋光宗赵惇因先在恭州于正月封为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800余年。

  “当虞夏之际,巫国盐业兴。”——早在夏商时期,重庆的“巫盐”就已经名扬天下。由于巴国与食盐的关系紧密,以至于长期以来,很多地区的人们谈到食盐时,总喜欢将之称呼为“盐巴”。

  码头文化,可谓是重庆最大的亮点。重庆城是先有大码头,然后有一座城市。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码头,重庆的码头文化因此逐渐兴起。早年间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相关的就有五处之多。

  袍哥文化对重庆影响太深,在很长一段时期,重庆盛行的都是江湖文化。江湖好汉能搞好一个码头,但不能搞好一座城市,特别是搞好一座现代的工商业城市。重庆真正从基础上取得大发展,正是移民文化对袍哥文化的改造。

  从隋唐到宋明,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长江中下游成经济重地,物资人员移动更为频繁,重庆坐拥黄金水道,天然就是四川盆地物资的汇聚点,在该时期成为西南水路交通的总枢纽,得到重大发展。

  1891年3月1日,大清的重庆海关在朝天门糖帮公所挂牌营业。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二十个、西南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城市。

  抗战爆发后,重庆成为陪都,再次迎来大发展。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迁渝。经济实力成百倍增长,工业企业增至1690家,商业公司、商店27万多家,银行67家,钱庄、银号、信托公司24家,人口增至120万人。与军需工业最为直接的钢铁工业在重庆有了迅速发展,最多时竟占了全国90%的产量。

  1965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以战备为目的的大规模”三线建设”。重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是战时陪都的理想选择,也自然成了中共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重庆有座千年古镇被誉为:建筑文化历史博物馆却很少有人知道

下一篇:綦江区:讲好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