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重庆最后的车渡还能逛老街、吃美食值得一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承载几代人的回忆。随着城市改造,很多老街、老场景已陆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水土老街,是重庆尚存的故事老街之一,这里是十分适合周末花上你一天的时间去吃喝玩乐、拍照打卡的地方,这里有开了二十几年的小餐馆,让南来北往的人心甘情愿驱车百里来到这里一饱口福,还藏着重庆最后的车渡......
水土自古以来都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码头和交通要道,清朝时官方即在此设置塘汛关卡。古称水土白天千人躬首,夜晚万盏明灯,足见其繁华兴旺,而今更有江东明珠之喻。
1951年至1965年期间,水土镇曾为江北县人民政府驻地,1995年划归北碚区管辖。
水土原有好几个国营大厂,川仪六厂、七厂,最大的江北机械厂据说有3000职工、8000家属,想当年一定热闹非凡。
2016年,江北机械厂搬迁到了鱼嘴。人去楼空,繁华落尽,水土渐渐安静萧条,成为现在的模样。
漫步水土老街,仿佛时光倒流,误入另境。如果天气好,更是有海滨小城的感觉。
映入眼帘的俱是闲适生活、慢调节奏和乡愁氛围:陈旧的街肆、幽深的小巷、古朴的寨子,爆满的茶馆、街边的店招,总让人顿生儿时乡居的感觉。
曾经水贸公司住宿楼的大门,历经风吹雨打,早已被冲刷的只留下漆迹斑斑,曾经日夜穿梭的主人早已不知何踪。
回转穿过幽深的老巷,老旧的木瓦结构没有了亮瓦的借光更显的昏暗,更添了些许沧桑感。
老旧的时代印记,厚重的历史底蕴,淳朴的乡野味道,浓郁的生活气息,传统的街巷格局,赋予了水土老街别具一格的无限魅力。
土沱酒指的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名扬陪都的“渝北酒”。渝北酒厂原名太和酒厂,始建于1919年。渝北酒具有“纯香、味醇、浓郁、甘爽、回味悠长”的特点,素有“味清香,真可口”的声誉。据说其中的绿豆糟酒,配方是用上等绿豆、糯米、冰糖酿制而成,色泽微翠,入口柔和。
几经变迁,如今,“酒厂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居民楼”。市面上偶售老包装的渝北大曲、绿豆大曲、绿豆糟, 但早已身价暴涨,从当年的2元/瓶涨到600元/瓶。
与土沱酒齐名的还有土沱麻饼、张麻糖等等,但这些也已成为美食家们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缅怀追忆而已。
最为奇特的是,流动人口并不多的水土老街,居然尚存几家经营历史超过20年的小餐馆。
临近水土河边的望江楼米线年,只卖“三鲜砂锅米线”,许多吃货老远八远都要开车过来吃。
店里更是毫无环境可言,墙体破旧斑驳,电线摇摇欲坠,吊扇灰不咙耸......但走拢的瞬间,你就晓得,来对了。
进门吼一声:“三个二两,双份。”然后自己找地方坐。老板应上一声,头也不抬地翻动着灶上的米线。
铁水瓢往锑锅里舀一瓢骨头汤出来,放在灶上加热,再撒上几片菜叶子,撒上胡椒粉、榨菜颗颗、葱花,就可以端上桌了。
我们到的时候,路边位置已经坐满了。在食店侧边的小巷中,居然还摆了几桌,颇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
别看它其貌不扬,就开在马路边,想吃到它可是要废掉九牛二虎之力的(需提前一天预定)。光凭三道特色菜就能吸引食客十几年如一日地光顾,足见它独特的魅力。
腰花处理得很干净,没有异味,而且真的特别嫩!混合着麻辣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没吃过的靠想象可能很难体会,一定要亲自去试试!
这道菜,建议点双份!因为好吃到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了,又脆又嫩又入味。泡椒味充斥着味蕾,只能说太过瘾了!老坛子泡出来的海椒果然是最地道的。
既然是三道特色菜,那就一个都不能放过,像这种炒猪肝,掌握好火候是关键。后厨师傅肯定是练了很久,要不然怎么能每道菜都做到这般丝滑香嫩呢?
水土老街,还藏着重庆最后的车渡,这是在没有桥梁的年代,车辆过河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被誉为“江上活桥”。
过去,重庆主城区最多时拥有15条车渡线路,最早的储海渡口——渝中储奇门至南岸海棠溪,在1935年就开始运行。
如今,交通日益发达,桥梁纵横两江,许多车渡已经退出历史,而北碚三胜水土渡口,1960年开渡,到如今已经运作了63年,是重庆主城目前唯一在航的公益车渡码头,是免费的哦!!!
这个像网红咖啡馆一样的后候船厅,一楼的超大景观阳台,二楼的落地窗望出去,都有绝佳观景视觉。
到了登船时间,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坐车的人兴奋,开车的人紧张,毕竟从来没有开车上过船。
人随车渡,私家车、拉货车、三轮车、摩托车,依次缓缓开上甲板。上船之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在规定的位置停好,拉起手刹,确保安全。
抓紧短暂的航行时间,去甲板上走走,阳光懒懒洒下,和煦温暖,连吹过的江风也变得温柔。
这个渡口对于生活在江畔的“老水土”人而言,已经成为他们独特的人生幸福记忆。
原标题:《车子免费坐船过江!这里有重庆最后的车渡,还能逛老街、吃美食,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