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奇饰演邓政委因长得像孙中山险遭否决王震亲自拍板:就他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如果要评哪一版的“邓政委”演得最传神,肯定要算卢奇出演的《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里面邓政委掷地有声地那句台词“不要说你们一个纵队,就是中原野战军拼光了,其他各部队也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卢奇是四川凉山甘洛县人,他的父亲是老革命,三十年代就在凉山地区当过地下党,解放后任重庆博物馆馆长、重庆新华书店经理等职务。
卢奇是家中的长子,打小起就是个“混不吝”,胆儿特大。重庆夏天是火炉,嘉陵江年年都要淹死几个,教师家长都不准学生游泳,可卢奇喜欢带着一帮小屁孩到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游泳,结果被学校纠察队抓住,吃了一个“严重警告”处分。
可能是受父亲是文化局官员的熏陶,卢奇从小就会唱歌,爱跳舞,还会摆弄各种乐器,上初中时就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初中毕业后,卢奇凭借拉得一手好二胡考进了重庆文化局。
恰巧当时部队招文艺兵,当时部队里不论生活还是待遇都要比地方上强太多,卢奇二话没说,瞒着家里又考进了54军的宣传部。
宣传部的驻地在安阳,北方的面食可不是他一个四川娃娃能适应的,在部队当了几年兵,卢奇实在忍受不了,又退伍考进了四川人民艺术院。
在四川人艺的十几年,卢奇并不算什么“名角”,从来没有扮演过什么正经角色。并不是因为他演技不好啥的,而是相比较常人,他有一个无法弥补的“缺陷”——个子太矮,不足160。
因为身高,他当然演不了主角,甚至是一些戏份较多的大反派也不能胜任,只能跑跑龙套,演一些无关紧要,半大不小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长官的勤务兵,长征中的红小鬼,机智伶俐的儿童团等等,总之,他在舞台上的标签就是人小鬼大,一肚子主意。
1988年,《百色起义》筹备开拍,需要找一个“邓政委”的特型演员,按照惯例,依然是在全国各个文艺团体海选。作为“邓政委”的家乡,剧组更是派出了两名副导演来选角。
最开始副导演看上的是成都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的体型与邓政委相似,曾经在荧幕上扮演过邓政委,有相关经验。但是等剧组找上门来时,这位演员却摆起了谱,直接对剧组的人表示:不接受试戏,要么直接签合同,要么免谈。
这下两个副导演犯难了,《百色起义》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大片子,请了长影的陈家林执导,这是中国银幕上第一次以邓政委为主角的影片,究竟谁来出演主角,别说副导演,就是导演也定不了,得由中央领导最后拍板定夺。可这位刚谈没两句,就要签合同,这不是存心抬杠么?
副导演只好耐着性子解释,商量看能不能先拍几张照片回去让领导过目一下,可这位演员直接一口回绝:不签合同就不能拍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两位副导演也火了,你刚演了回邓政委,就真拿自己当设计师了?要说你蒙蒙一般观众也就得了,现在居然在我们专业人士面前也敢摆谱。
两人当即拂袖而去,回去之后一合计,我就不信没了张屠户,就只吃带毛猪,偌大的四川省就找不出另一个特型演员来。
四川人艺的领导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如果自己院里的台柱子、骨干演员被选上,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的结局,这对演员来说是好事,毕竟扬名立万,但对于四川人艺来说,无异于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但拍摄《百色起义》这是中央下达的政治人物,不配合也不行,几番计较之下,他们干脆来了个阳奉阴违:将院里主要演员的档案都藏起来,人也支走,把一些龙套演员的档案丢给剧组查阅。
两位副导演来四川人艺选角,本身也就抱着置气的心理,也没指望真找一个神似“邓政委”的人出来,但是翻到卢奇的档案时,两人横看竖看,都觉得他无论从体型还是神态都非常像邓政委,这下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立马将卢奇找来面试。
听了导演的话,卢奇起初并没有多期待,他前半生基本上都演的配角,这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重头角色轮到自己。
可是当对方告诉他出演的“邓政委”,是主角时,卢奇差点高兴得晕过去。他对两位副导演的态度也立马恭敬起来,像个小学生一样,对他们的问话也回答得越来越干脆。
两位导演人也爽利,当即拍板让卢奇去试妆,当他们向四川人艺提出要人的请求时,人艺的领导明显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要走了一个跑龙套的卢奇。
他虽然在体型上与邓政委非常相似,但他的眉眼却并不像,反倒像另外一个伟人——孙中山。
化妆师一见卢奇就直摇头,卢奇大眼睛、双眼皮,眉眼与孙中山神似,但是想画邓政委的妆却很困难,因为邓政委是单眼皮,小眼有神。而且想要弥补这一点缺陷很不容易,毕竟眉眼是人最直观的外表,稍有不慎就容易走形失真。
此时的卢奇,真的是一肚子腹诽无处诉说,他此前一直自卑的身高现在成了加分项,而最为满意的浓眉大眼双眼皮却成了减分项。
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剧组,化妆师的发言权是很大的,甚至可以一言而决,故而听了化妆师的话,卢奇都准备打道回府了。
两位副导演比卢奇还急切,毕竟人是他们找回来的,而且卢奇无论从体型还是气质都很像邓政委,如果就因为化妆师看不上就走了,这岂不是证明他们有眼无珠?
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来都来了,至少也得给他试试妆才行,这是对一个演员起码的尊重嘛!
他用布给卢奇的双眼皮粘上,又用胶带把眼睛做小,再操起剪刀三下五除二,给卢奇剪了个小平头。
两个副导演在边上看着, 越看越觉得像,化妆师也发现了这点,他围着卢奇左右打量,也觉得好像有了那么点意思。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那双浓眉,化妆师又用肥皂把卢奇的眉毛遮盖起来,这些都不用打量了,简直是跟照片上的邓政委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化妆师大为惊喜,感觉直接把卢奇的眉毛拔去一大半。
也记不清过了多少时候,化妆师才心满意足地罢了手,他递过镜子:“你自己瞧瞧吧。”
卢奇一看,天啦,眉毛拔掉了三分之二,这还是我吗?但仔细琢磨一会儿,他又呆了:眼前这位,倒是不像自己了,可是他像小平啦。
导演说,让录像师来试试效果吧。化妆师显然对自己的杰作还挺满意,他生怕因为卢奇的眉骨肿了,影响试镜效果,赶紧出面劝阻:“今天不行,眉骨肿还没消,明天再试吧!”
第二天,主创人员都到了现场,摄像师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地对着卢奇折腾开了。
一试录完,导演就告诉卢奇,他很满意。编剧也凑过来,给了卢奇一大堆资料,让他尽快熟悉熟悉情况。
但邓政委这个角色非同一般,毕竟当时他老人家还在人世,马虎不得,导演也只有推荐权,究竟能不能成,还得提交中央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审核。
恰巧《百色起义》的总顾问王震上将在地方视察,导演赶紧带着几位特型演员的样片去找老将军定夺。
王震放了几盘带子,一直没有表态,等放完卢奇的样片后,他却出人意料让人倒回去再放一遍。
导演也倾向让卢奇来演,但又怕领导否决,所以进门前他还悬着一颗心,这下听到王震的表态,不由松了一口气:“我们导演组也认为卢奇合适。”
“那就这么定了,”王震说:”你们多帮助演员熟悉角色,一定要把邓政委形象演好。本来邓政委是不让演他的,他希望多写写别的同志,但百色起义是他领导和发动的,不写他怎么行?后来我做了工作,请他给我们一个面子,不要过多过问,他才同意了。所以,这部片子只能演好,不能演坏。“
邓政委当时还健在,自己就要去演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演砸了,可是要背上政治责任的。
再说,自己跑龙套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演一回主角,要是出师未捷,以后哪一个导演还会来请自己?
但要想演好这样一个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领导人,又谈何容易呢?不说别的,单是邓政委的几大爱好,就够卢奇模仿的了。
邓政委是老烟枪,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他烟龄长,抽得凶,再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邓政委参加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刚投完票,他就习惯地掏出烟点上,一位人大代表还写了张纸条递到台上,请他不要在主席台吸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百色起义》虽说表现的是青年时期的邓政委,但剧中也有多处边洗牌边讲话、边抽烟边思考的重场戏。
可生活中的卢奇却从不吸烟,他甚至对香烟有一种生理性的条件反射,一闻见烟味就恶心得想吐,更别说抽了。
开拍之初,剧组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内景。卢奇给自己每天规定两项任务:洗一百次牌、抽一包烟。
洗牌练起来不难。他借了副牌,有事没事都抓在手上颠来倒去,很快就能玩出各种花样。
但学抽烟可就遭罪了,一口下去,鼻涕眼泪一大把,呛得直咳嗽;连抽几根,胃里翻江倒海不说,连饭也吃不进了。
同寝室几十年烟龄的的老演员,看到卢奇头昏眼花、口干舌燥的难受样,都感到莫名其妙。
卢奇还真有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他硬顶住了强烈的生理反应,把每天一包的烟量坚持了下来。没过一个月,他不光练出了一副老烟枪的派头,甚至还真有了烟瘾,有时想不抽都不行了。
导演陈家林对此很满意,勉励他说:“干脆你把骑马的功夫也一鼓作气地练练,到时咱们实拍,一个镜头跟下来。”
《百色起义》有这样一个场景:起义胜利后,纵马冲上山顶,然后勒马回望。本来,如果找替身,卢奇只需要拍个面部特写,这并不费事。
但如果要卢奇自己熟练地策马,并准确地将马定住,再做出满怀胜利喜悦的欣慰表情,这一连串动作下来,不是一般人还真不能胜任。
在广西外景地,卢奇和马较上了劲。一有空,他就让饲养员牵出马来,到山里策马狂奔。
剧组的马并不温顺驯顺,尤其是对卢奇这样一个生手,更是桀骜不驯。有一次,卢奇拍马冲上山顶,正得意地一勒马缰,准备欣喜地作回望状,不料,马非但没停,反而顺势向另一侧的山谷俯冲了下去。
剧组围观的人都惊呆了。就在车马相接的一刹那,司机一个急拐弯,把车横在路心,一场人仰马翻的惨剧总算得以避免。
事后他才知道,这匹烈马自幼右眼失明,根本看不到侧面驶来的汽车,陈家林导演跑过来扶起卢奇,看他伤势不重,才放了心。他从此不准卢奇擅自遛马,美其名曰:“摔坏你事小,让大角色出了个三长两短,咱们这戏可就没法拍了。”
当特型演员,除了需要刻苦上进以外,还需要对所扮演的角色有非同一般的了解。
就邓政委的性格,卢奇采访过许多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给出了一个相同的评价:严肃。
而国内所有出版物里,邓政委的形象总结起来无非是六个字:豁达、自信、乐观。
当时邓政委年事已高,早已退居二线,想近距离接触他自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从侧面去了解。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走访,卢奇发现,邓政委其实是一个很有性格也很有人情味的领导人。
他没有什么固定的手势动作,走路时习惯于两脚正直朝前,步态很稳;讲话很干脆,从不拖泥带水。
的女儿有一次在火车上遇到卢奇,也告诉他:“邓伯伯其实一点也不严肃,他活跃着哩,过去我们两家在一起,大家都爱听他逗乐。”
有一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邓政委还幽默地告诉对方:“我的工作方法就是少做工作。”
“两个小时。因为其它的时间我要用来读书、运动和休息,还要和孩子们在一一起。”
很喜欢孩子,他经常坐在睡熟的小孙子身边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看报。为了让孩子多晒晒太阳,他还经常用小推车推着小孙子散步。
外孙女棉棉扎了许多小辫子,时常抓住她的辫子逗她:“抓小辫子,抓小辫子。”引得周围人大笑不止。
《百色起义》中有一幕场景,由于“左”的错误路线,广西武装斗争连连失利,邓政委对此十分恼火。
正当他准备将队伍撤出城市转向农村时,中央又接连发来措辞严厉的信件,责令他们坚持在梧州、南宁、柳州三大中心城市开展工作。
本来剧本中并没有骂人的台词,但卢奇在揣摩角色时,认为不符合人物性格,提出应该让邓政委在这里骂点什么,以表现人物当时极度愤怒的心情,这样才较符合历史的真实。
大家一听确实是这个理,便一致同意。于是根据卢奇的建议,将剧本改成——得知中央再次来信后,邓政委半晌无语,只是默默地抽烟,最后将烟蒂狠狠地扔到江里,回头激动地骂了一句:“滚蛋,要是照信上说的办,只会断送革命。”
《百色起义》虽然没有让卢奇成为家喻户晓的现象级演员,却仍然让他打出了名气。
拍完《百色起义》后,卢奇在各地搞了一圈首映式,每到一处,都被奉为上宾,天天好吃好喝好招待,养得又白又胖。
可接下来拍《开国大典》时,导演却不乐意了,他一看卢奇的富态样子就直摇头:“刚解放那会儿邓政委很瘦,你这么胖可不行,得减肥。”
卢奇是个敬业的演员,听了导演的话,二话没说就把饭给戒了,每天只吃一小盘蔬莱,不到一个星期,体重就降下来了。
等到了《大决战》摄制组,化妆师又嫌卢奇皮肤白,与战争年代风餐露宿的环境不协调,没有饱经风霜的感觉。
“影片中有一段邓政委洗冷水浴的戏,想化妆也没法化,只能靠你自己晒太阳了。”
听完化妆师的话,卢奇每天爬上山顶着大太阳晒,没到半个月就晒脱了两层皮,敬业的态度连化妆师看了都过意不去了。就这样,他硬是把一身细皮嫩肉晒得粗糙黝黑。
正因为对演艺事业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大决战》甫一上映,卢奇便一炮而红,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专家评价他:“在宁静中开始走向成熟”。
《大决战》首映式上,时任国家主席一见到卢奇,大老远就伸出手来,操着浓重的川音连声夸奖:“哦,小平,演得好哇!”
邓政委的女儿邓楠陪母亲卓琳看了《大决战》淮海战役的样片,当晚就打电话到总政办公厅。
在电话里她说:我和妈妈看了淮海战役,都觉得拍得很成功。我们在这里尤其要代表家人感谢卢奇同志,他在影片中扮演的邓政委形象,性格把握十分恰当,表演也很传神。希望你们转达我们对他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