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名人——赵达源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赵达源(公元1911年—1940年),字德泉,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人。少年就读于云南省立高级农科中学,因受孙中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影响,遂弃学从军。民国十五年(1926年),考入云南讲武学堂第十九期步兵科,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被分派到滇军第5旅,历任排长、区队长、连长等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转战来皖(安徽简称),升任少校营长,不久升任安徽省保安第9团中校团副、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保安警察大队队长等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升任安徽省保安第9团上校团长。时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相继沦陷,赵达源率部转战江淮地区(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屡屡获胜,常获嘉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赵达源奉命率部驻守寿县(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同年四月十日,占据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的日军,为扩展淮南(今安徽省淮南市)、蚌埠(今安徽省蚌埠市)的外围据点,派1000余人,沿淮南铁路北上,企图攻占寿县城。赵达源一面召集连以上军官会议;一面将敌情转报驻寿县西南迎河集的国民革命军第138师412旅旅长龙炎武(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龙炎武仅调两个连兵力驰援赵达源团,并命赵达源团据城固守,自己率部移驻寿县城南郊九里沟(今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九里村)、窑口(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窑口镇)一带作策应。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十二日拂晓,日军首先用飞机猛烈轰炸寿县三义集(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刘岗镇三义村)、炎刘集(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镇)等地。随后,日军由淮南田家庵分东、南、北三路围攻寿县城。日军东路军攻至蔡家岗(今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蔡家岗街道)附近时,驻守在此的龙炎武旅一个连不战而逃。日军来势凶猛,炮火激烈,赵达源部伤亡甚重,平山头(今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平山村)、东津渡(今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镇东津村)相继失守。当日军近逼寿县县城的紧急关头,赵达源电告龙炎武求援,龙炎武只要赵达源坚持守住,拒不增援。致使赵达源团自晨至午孤军奋战,虽打退日军数次攻城,歼敌700多人,但赵达源团亦阵亡过半。下午三时左右,日军集中兵力猛攻城墙拐角楼,赵达源团三营浴血奋战,终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全部阵亡。此时赵达源率不足两个排的特务连火速驰援,日军向赵达源部疯狂扫射,赵达源身中数弹,坠入城壕,为国捐躯。其余官兵亦相继阵亡。日军破城时,赵达源团仅剩20余名士兵,被群众掩护,无一人被俘。
战后,寿县人民作《血战寿县》歌:“在江淮,有寿春,抗日英豪威震敌群……”,以歌颂赵达源和第9团官兵英勇殉国的壮举;作挽联:“力尽殉古城,面对八公,耿耿忠心仙可证;更深留遗书,魂归九重,拳拳赤子恨难平。”以颂扬赵达源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战胜利后,寿县人民在县城西门立碑纪念。
曾有人写了一副长联,歌颂了赵达源,讽刺了龙炎武,还侧击了蒋介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政府。对联题为《代赵达源赠龙炎武联》:
神州陆沉,边陲请缨,共赴国难,江浦试泰阿,援徐州,石头城中,敌酋肝胆惊破,众周知:蜀山下,公为梯队,友与我作前锋,三方戮力,五百胡虏归冥府,委座勋章独授尔,荣乎耻乎,百姓心中自有秤。
南北告警,怒发冲冠,分头抗倭,沙场挥吴钩,扬正气,芙蓉国里,兽军泥足深沈,人共晓:淝水滨,君屯郊野,部共吾守寿春,孤军奋战,两千壮士谒轩辕,中华青史应录谁,功耶罪耶,千秋定论待明时。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十一日夜,赵达源写给团军需主任方醒吾(籍贯不详)的一封遗书:
醒吾兄:余在病中,奉命守城。已下最大决心,与城共存亡。若有不幸,善后一切,希兄妥为料理。余之少数积蓄,皆系薪金积聚而来。请以一半寄回家中,赡养老母,一半留给曼玲。曼玲年轻。产后可不必守。但也勿入匪人之手。希为我报仇雪恨,杀尽汉奸倭奴。赵达源顿首民国廿九年四月十一日夜
《寿县文史资料(第五辑):赵达源誓死保卫古城寿县》戴龙(籍贯不详)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2019年12月
在爬寿县古城墙的日军、寿县城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日本鬼子在横行、寿县和凤台县合署办公地方被日军占领
厉兵秣马寿县城外的日本骑兵、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五月四日在寿县城北集结的日军(勿忘历史,国人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