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云视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2023-04-11 13:51分类: 云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今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又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种类繁多的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有其独特魅力。

  今年3月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相互配合,在天宫课堂展示了国家级云南非遗项目——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扎染是云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代表。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缤纷多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南省22个项目入选,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云南省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涉及14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其中傣族剪纸和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省政府公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1项,各州(市)政府公布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5项,各县(市、区)政府公布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66项。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19人,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68人,县(市、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63人,项目及传承人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公布了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云南省建立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据库,强化数字化保护记录。完成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的全面数字化记录保存;开展7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社会、体现当代价值,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既要融入传统特色,又要融合时代需求,让非遗活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潮流模式。

  近年来,《佤族织锦》《哈尼服饰》、老普洱传统饮食《马帮菜》、哈尼族民间舞蹈《筷子舞》等独具普洱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活态传承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中。

  国家级非遗项目佤族织锦传承人李宪兰通过匠心与创新,让佤族织锦融入现代生活,既保存民族文化精髓,又让文化传承不停止于观赏。

  普洱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赵毅经营着那柯里心园饭店,她通过贴近市场、优化菜品,做出了让人过齿难忘的马帮菜,既让更多人在餐桌上品尝到独具魅力的马帮饮食文化,又把老普洱传统饮食《马帮菜》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楚雄南华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培强做大文化产业,依托民族文化成功打造出咪依噜AAA级旅游景区、雨露白族啊呀噜田园农庄和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传统的民族刺绣技艺为载体,发展壮大刺绣产业,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南华县共建立了镇南月琴制作技艺火草纺织技艺南华阿苏者跳歌调彝族服饰雨露白族正月灯会5个传习所,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定期组织开展传习、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阿苏者跳歌调、彝族服饰等非遗项目爱好者3000余名,推动了彝族服饰等重点项目普及推广。

  维西县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到目前,维西县建成阿尺目刮、热巴、瓦器器3个国家级非遗传习所,走出一条非遗+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道路。鼓励非遗传承人建立非遗作坊,以传承人一户带动多户的方式,引导建档立卡户、非建档立卡户及各级工艺类传承人传承非遗文化。

  近年来,云南深度推进非遗融合发展,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贡山县和泸水市、大理大营镇等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全省推出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推进旅游产品提质增效……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云南不断加大非遗立法保护的力度,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等,高位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全面推进、走深走实。

  2022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努力,到2025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传承体系完善,传承活力增强。到2035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传承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完备,结构更加合理,成果全民共享,保护传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

  下一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多措并举,提升全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体系建设,促进非遗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有效发挥非遗在推动云南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赓续云南优秀文化 打造云南特色名片

下一篇:在传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云南文化产业特色纷呈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