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不“着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比起其他“着急”的省份,云南这个在祖国西南边陲坐拥苍山洱海的彩云之乡,难免显得自在了一些。
然而深入了解就知道,从明朝汉族大规模入滇,到龙云将军为西南联大师生打开大门,从茶马古道之盛景到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这片“不着急”的土地其实充满佛系味道。
三江并流、高山相间的云南,素有“彩云之南”的绚丽称号。从历史上看,这份美称不仅是对云南花开四季、山高水长自然环境的赞颂,更是对云南“佛系”发展史的一个生动总结。
也许是离历代政治中心路程较远,统治者鞭长莫及;也许是有着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庇护屏障;也许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此汇流,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有着充实且平静的内心世界,总之,相比朝代更迭频繁的中原地区,云南的历史中甚少经历大规模战火,反倒名刹古寺遍布,充满“佛系”味道。
佛教三大派别的文化硕果在云南得以共存,在世界范围内皆属罕见:藏传佛教寺院群落——噶丹松赞林寺静立香格里拉,大理崇圣寺三塔已成汉传佛教在云南的标志性符号,位于西双版纳的总佛寺与东南亚佛寺有着极其相似的风格特点,体现着南传佛教的精髓。
一直以来,云南就是用这样的胸怀和包容力,容纳多民族在此栖息繁衍,更是引发了不少后世传为美谈的“佛系”故事。
比如赫赫有名的大理段家。这个因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为人们所熟知的姓氏,在大理国存续的三百多年间,一直积极地与宋朝互通有无。
小说中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段誉段公子,在云南历史上也确有原型:段正严,字和誉,其在位41年,期间励精图治,还干成了一件大事——终于让中原的北宋王朝承认了其合法性,允许大理向宋朝贡,自己也被册封为大理的皇帝。
做成这件大事的段正严到了64岁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到天龙寺出家为僧了。算上他和他爹,大理国前前后后总有10位皇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动退位后出家为僧。
虽说历史上崇尚佛教的国家不少,但是出现过如此多“佛系”统治者的地方确实不多。
然而,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不意味着消极处世、任人宰割。云南的佛系中自有大智慧。这种智慧在明朝木氏土司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自从1382年朱元璋给纳西族的阿甲阿得赐姓木后,木氏就与一直与明朝的中央政府维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是因此,明朝得以对云南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移动:几十年间,江浙、江西、湖广等地约300万中原移民大规模迁入云南,同时给云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原的风俗文化。
古往今来,民族之别、宗教之争往往是难以逾越的沟壑。对此,只要随便翻开一本欧洲历史书,都可以找到充足的佐证。
然而,明朝发生的这次入滇事件,面对大量汉人和汉文化的进入,云南木氏却选择欣然接受、不争不抢,甚至认可了移民中汉人在云南的主导地位,也由此换来了汉文化与云南多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云南在明朝时期得以安稳发展。
甚至于到明末清初的改土归流时期,木氏家族选择主动放权,家族子女不任行政官而到各地任庄主,从而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流血斗争。
可见,佛系云南看似不紧不慢、不争不抢,实际上却体现着一种更为高明的治世智慧。正因如此,才为后来的云南故事留下了伏笔。
西南联大,这个傲立于乱世、集合了许多名家大师、又走出了无数学者英才的学校,在抗战期间承担了中国学术的“庇护所”的重任。可以说,云南在这一时期,继续以一种无限包容和大义的姿态,留存了中国文化中宝贵的人才实力。
1937年11月,随着抗日战争的战火蔓延,古城长沙遭到日军轰炸。而不久前,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才刚刚落脚于此。
面对紧迫的战事,学校不得不决定再次南迁。这一次,地处大后方,有群山叠嶂“掩护”的昆明进入了校方视野。
此时,当时云南的实际掌权者、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龙云将军的态度就显得尤为关键。事实证明,深晓民族大义的龙云将军不仅为师生打开了庇护所的大门,还在后续西南联大的建设和教学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8年年初,当师生开始陆续向昆明搬迁,出发后不久,龙云便以云南省政府主席名义发出训令,指示“沿途经过各县县长妥为护送”。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即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迁入人员队伍庞大,校舍严重不足,龙云还慷慨出让了自己位于威远街中段的公馆,作为西南联大办公用地。1940年,龙云又设立了龙氏奖学金,为不少清寒的西南联大的学生提供支持。
在这次入滇的大学队伍里,有一长串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华罗庚、沈从文、金岳霖、费孝通、钱穆、陈省身、曾昭抡……
更不用说西南联大在昆明的这八年时间里,培养出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和邓稼先在内的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和不计其数的、在新中国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重要人才。
历史上那个“佛系”而包容的昆明,在抗战时候变成了老师们延伸的讲台、学生们延伸的课桌。
不少学生们在昆明的茶馆里完成作业、讨论学术、针砭时事。汪曾祺曾说过“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而李政道的“联大时期的昆明茶馆有点像上个世纪的巴黎咖啡馆”则是另一个角度的赞许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昆明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用最大的包容度,把一大批足以称为中国“无价之宝”的人才保护在了自己的胸怀里。
投桃报李的西南联大给云南也同样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工学院的水利工程、材料实验室的“滇产木材实验”、机械系改良的农具、人文社会学部针对云南各方面的研究著作……更不用提西南联大为云南培养中等教育师资而增设的师范学院和多次举办的公益性学术活动。
身在后方,心系战场的西南联大人,用一首“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校歌,把忧国之情、报国之志表达得酣畅淋漓。
历史上,云南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最古老的国际商业贸易通道之一。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其南线——滇藏道,就是以云南洱海一带的产茶区为起点,经由马帮运输,途径丽江、中甸(如今的香格里拉县)等地,进入藏区,完成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
清代学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曾有“普茶,名重天下……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的说法,可见云南普洱茶在当时的兴盛程度。
现如今,地处中国内陆地区与东南亚经济圈、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拥有4000多公里长的国境线个国家一类口岸的云南,其货物流向早已超越茶马古道时的盛景,转而成为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议深入推进,云南的外贸发展潜力进一步放大。2018年,云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速度更是喜人,进出口额实现1331.6亿元,同比增长30.3%。
另一个将云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的领域是旅游业。区别于外贸业的聚物力,旅游业擅长的是拢人气。2018年云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8亿,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991亿元,同比增长30%。
巨大的客流量对于拉高云南的消费实力也起到了突出作用,今年一季度的云南,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1.1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8.3%)2.8个百分点。
在发达的旅游业带动下,不少新业态、新平台纷纷入驻云南古城“觅食”。今年1月,饿了么就在大理开启了一场“闪电战”,以市场推广、补贴和运力为核心,抢占大量古城的外卖市场份额。
反过来,数字化平台的崛起也在反哺当地旅游业,给海内外游客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支持和旅游体验。作为旅游城市,深扎云南的外卖品牌能伴随数以亿计的游客辐射到全国各地。而随着当地游客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外卖单价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水涨船高。再加上云南本身四季如春适合骑手配送的气候条件等等,都为餐饮服务进入云南提供了利好条件。
从外贸到旅游,看似不着急的云南,正以一种“静中有动,忙中不乱”的姿态,将来自海内外的物力和人气紧紧吸附在自身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看看云南繁忙的交通线年云南各机场累计完成运输起降53.2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758.56万人次,其中,长水国际机场一个机场就完成了运输起降35.9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708.81万人次。
2018年,云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81.1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国(6.6%)高2.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三位。到了今年第一季度,云南更是以GDP增速9.7%的好成绩,领跑全国。开放的贸易口岸、成熟的旅游文化和新兴商业模式,未来还将给云南经济、给向往彩云之南的无数游客和商人带去新的惊喜。
现如今的一线大城市,林立高楼的玻璃幕墙在太阳光下无比耀眼,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一派热闹景象,喧嚣声彻夜不停。
当雾霾掩住了蓝天,现代人被各式各样的KPI压得喘不过气来,感到疲惫又焦虑的中产阶级把目光往西南投去,终于在云南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如果说56个民族56朵花,那么云南也堪称中国多民族融合文化的后花园了。这里有数不清的聚落与寨子供大家啧啧称奇、拍手赞叹,有数不清的好看服装让旅客们眼花缭乱,有数不清的美食佳肴让饕客们流连忘返。
去云南的游客常抱怨云南走不完——假期就那么短,香格里拉好像就能玩好几天,西双版纳更是不能错过,可是还有苍山洱海一定要去,经典的昆明大理丽江同样诱人,更别提这个39.4万平方公里的省份里有134个国家A级以上景区、17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你惊叹之时,云南人还会随意地来一句——其实好多没被充分开发的村里寨里山水间好玩好吃的更多,让你瞪大了眼睛,又羡慕又着急。
孔雀舞者杨丽萍在云南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她曾说“孔雀在云南是一种图腾,是自然美的化身”,所以她把这种美披在自己身上,划出曼妙舞步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艺术。她在最红的2003年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云南,她说:“我的舞蹈之所以能受到欢迎,这都归功于生我、养我的那片故土。云南的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每一颗石头都会唱歌。”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在云南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作为故乡的云南对他来说是旋律开始的地方,即使已经是一名走向了世界的音乐家,他关注的内容里依旧有民族音乐和民族艺术的发展,他的主要作品介绍里是《嘎达梅林》、《孔雀开屏》、《松泽亚拉》,他说:“音乐没有国界,但是音乐人有故乡。”
画家叶永青也在云南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哪怕家已经安到了北京,他每年也要回云南好几趟。他曾说过云南是失败者的天堂,累了、受伤了、遭遇挫折的人都应该来这里休憩休憩,但云南更是一个停泊地,用于安放他在别处感觉无法安放的思想。叶永青画树叶、画云朵、画天上的飞鸟,画来画去,都是在画自己心里的云南。
尽管有众多簇拥,如今的云南却依旧是那个慢条斯理的云南,慢得恰到好处,慢得恬然自得,慢得精彩绝伦。
【1】诗的远方,梦的故乡!最新云南形象宣传片新鲜出炉云广记者 赵晶,云南新闻广播,2018.6;
【3】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与云南社会文化发展孙希磊,爱思想,2007.5;
【5】茶马古道:横断山脉、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走廊研究李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不一样的云南》是作者历时五年,深入云南境内,实地调研取材而成。堪称一本彩云之南的百科全书。
全书近二百幅图片,由当地三十多位摄影师与作者共同拍摄完成。图文并茂又具有实用信息,游览线路带你穿越喧闹市井、深入地方小镇、全方位感受云南风情。
云南是一个适合放开心情的旅游胜地,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远方。翻开《不一样的云南》,背上你的行囊,云南的旅途一定精彩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