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正宗的过桥米线开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昆明的太阳起得晚一些。但是自己的生物钟在早晨六点就敲响了,好不容易磨蹭到七点多,就想出去吃早餐了。
整个城市还没完全醒来,幸运的是不久就碰到了一家专营过桥米线的店铺,据广告说是云南正宗。到云南来,不吃过桥米线是不可能的,于是信步走进了这个很有特色的店。
有很多种类的过桥米线,看名字选了一款“彩云米线”,就找了一个楼上的位置坐着了。过好一阵子,端上一碟子丰富的小菜,再过一会儿,端上一小碗温热的米线,又过一会儿,好大一碗的滚热的汤就端上来。我们无师自通,把米线倒进汤里,把小菜倒进汤里,一碗香喷喷烫乎乎的过桥米线就完成了。
稀里呼噜吃完,全身热乎乎地起来,把刚在清晨中受的寒气一消而光,毕竟昆明在这大暑天早晚也只有二十三、四度。在云南的第一顿餐完成,胃满足之后,一切开始了。
抗战初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建校,三校一开始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常委会主持工作,三人轮流担任主席。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北返。
由于战时的困难,经费的紧张,西南联大办学条件极为艰苦,难以想象,但就是这样一所从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学校,成就了难以计数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著名专家以及著名作家。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闻一多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中。西南联大八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联大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老城北门街,在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内。校园东北角矗立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此碑立于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撤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前夕的1946年5月4日,纪念碑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罗庸书丹,被称为现代的“三绝碑”。它记载了联大组建的原因,南迁都经过,八年办学历程以及北回概要,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
进步师生云集昆明,云南成了抗战前后民主战争的重要阵地。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进步学生进行演讲、集会,遭到当局的,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一”运动,由李公朴、闻一多为首的一批进步师生因此献出了生命。现在,旧址内保存着烈士们的墓冢,还建设了
斯人已去,历史只留给人们一个背影。但到得昆明,又怎能不走一走这些地方、凭吊纪念沉思一番?
走出西南联大旧址,以为就此可以奔向大理。不料孙先生道:“不忙,还得去一个地方。”那是哪里?原来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唉,有一个喜欢历史掌故的老公,你奈他何?孙先生可是不紧不慢:“西南联大是教育上倾向‘文’的一面,讲武堂可是表现‘武’的一面,怎可忽略?”
设于清朝末年的讲武堂,在当年赫赫有名,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当时全国各地的讲武堂之首。后来与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并称三大军校。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可谓“帅星闪耀,名将辈出”,其中人们熟知的蔡锷、朱德曾在这里教与学过。现在,讲武堂已成为博物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完好地保持了历史的原貌。
好吧,既然是“武”,看完博物馆的介绍,来到操场和大门,这一对父子也不禁动弹起来,跳一跳,蹦一蹦,“武”动起来了。我呢,只有帮忙摄影的份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