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云南当代人的理想家园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看过新一期《风味人间2》的人,都对着屏幕垂涎欲滴。墨西哥绿香肠,德国白肠……世界各地的香肠装着各自的风土人情。
绞肉、灌肠、风干,相似的肠衣装着世界万象。风味人间,说的是风味的多元,更是人间的多元。
大饱眼福后再贡献一个“谢谢款待”。既然万物皆可“云”,“云吃”也算吃过了。
毕竟真的想吃上屏幕里风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可越来越没那么容易了。
根据《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CEIC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达4.27万亿元,仅次于美国,而全国连锁餐厅市场收入8331亿,占整体的19.5%。
那些远离地方风土的连锁餐厅,正一边打着地方菜的名义,一边做着迎合大众的融合菜,欺骗你的味蕾与认知。
麦克卢汉在《机器新娘》里提到,当广告高声宣告昂贵和精美的服装与威士忌就是有修养的标准,杰出成就与文化气质变成了一个消费问题,而不是精明的感知与判断问题。
当工业世界用消费品来衡量成功,成功的标准将变得狭窄且单一。而它本应该与秉性、品味、技能和知识的种类和程度一样丰富多彩。
想想数千年前,小麦一路从西亚到达新疆,再往中国西北、华北扩散开去,正因为当地人的包容,才让它得以结合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创造出了烤饼、馕、面条、饺子、馒头等形态多变的主食。
上周六,《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到云南滇池畔,参加了理想家园·家园首发计划暨家园守护者颁奖礼,并进行了《人间滋味,家园与共》的主题分享。
他提到,在今天,地球村越来越小,人类的生活逐渐趋同,在食材逐渐工厂化、单一化的大背景下,云南显得很珍贵。
我们总是在说云南,说的却不是一个云南。因为云南很多元,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云南成为动植物王国和菌类王国。
这里有脊椎动物1737种;全国约3.2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5万种;野生菌更是云南特产,约250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作为几千年来民族迁徙的避风港,云南有着丰富的饮食方式。原生云南的怒族人至今仍在食用当地漆树的籽实提炼而成的漆油,云南人吃的乳扇则是北方民族带来的乳制品。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回忆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在联大附近的茶馆,可以和同学讨论和争辩天下的一切,从古代历史到当代政治,从大型宏观的文化模式到最近新电影里的细节。
以西南联大为主要背景的电影《无问东西》,特意还原了联大学生上课时发生的趣事。
一次暴雨打得铁皮屋响如急鼓,教授便索性和学生一起“停课赏雨”,颇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泰然。
生于云南的杨丽萍,曾在很多年前这样陈述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她说,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在云南,生命的价值实现没有既定的标准。无论生来是愿意传宗接代,还是旁观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能容纳多元文化的云南成了万物家园。昆明人与红嘴鸥的和谐相处,便是云南人长久以来与自然相生相伴的写照。
在昆明翠湖公园有一座青铜雕像,时常有飞舞的红嘴鸥围绕着它转悠。这个雕像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被称为海鸥老人。
每年冬天,当昆明的翠湖迎来大批迁徙的海鸥,老人总会带上自己买的面包悉心喂养它们。
在昆明,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更有人将喂养红嘴鸥当作一项终生事业。被称为“爱鸥夫妇”的七旬老人,自1985起就一直呵护着红嘴鸥。从“专职喂鸥”到“花式救鸥”,他们从业余到专业,维系着昆明人与红嘴鸥的缘分。
多元文化的注入也一直丰富着云南,让云南在每个时代都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家园。
2300多年前,楚国大将庄蹻走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的昆明滇池,被那里的环境吸引,便在此称王建国。
清代阮元有诗,“水利村村足,天时日日凉。滇池环杰阁,登眺满华阳。”用于如今的滇池同样贴切。
如今的滇池不仅是昆明的标志,也是云南的风水宝地,古滇国更为滇池积累着深厚的底蕴。新华社网等头部顶流级媒体曾到访古滇,《天天向上》也曾在古滇取景。
选址于滇池畔的古滇名城,不只是翩飞着红嘴鸥的旅行去处,更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给孩子快乐童年的游乐世界,有便捷的交通,有形形色色相互包容的人们,是适合安乐颐养的快乐家园。
越来越多的人迁居云南,将云南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云南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让它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依然能保持遗世独立。
他们一边向内守护家园,与万物共生,一边向外展示云南独特的文化,让世界上的更多人看到云南的灵性。
当杨丽萍带着曼妙的孔雀舞向世界走去,当更多云南人让云南向世界走去,云南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被看到。
于坚在《昆明记》中写道,我以为,昆明给世界的启示乃是:人类应该从那些血与火、污染、灾难、毁灭、远离存在的历史中走出来,住在昆明这样的地方,与花园般的大地相伴而终。
云南的美不只是自然美景,更是包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它让飞速发展的世界得以慢下来审视自身,意识到生活不仅只有“快”的追逐,还有“慢”的享受,生命的存在不只可以有一种形态,一切事物也本没有既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