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到“内”:近看一部云南史远看却是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史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地无三尺平”这一句话所形容的地方就是我国的云南。云南地区的确是比较复杂的,仅仅站在民族的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地方就汇聚着很多的民族,并且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以及生活习俗。除此之外,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也完全不同,所以云南这个地方在治理的过程中就相当的具有代表性。
在整体发展的大框架里面,有关于云南的治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所以从云南的治理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国大框架的发展。
《云南通史》这一本书出自于何耀华先生之手,在里面就提及到了,中国大幅度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和云南省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且还直接的表示,守住了云南这一片土地就能够守住,我们中国就能够维护中国的统一。丧失了云南,也就意味着丧失了统一,丧失了天下。
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已经在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区,天气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有瘴气还有崇山峻岭。所以和中原王朝之间的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沟通并不是特别的明朗,然而在秦汉时期各个地方实现了“大一统”之后。
秦汉的统治者也就在这个地方开始设立军线,一直到元朝的时候,云南这个地区都已经成为了内地的一个行省,紧接着到了清朝,云南的发展就更加重要了,并且也是内地十八省其中的一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云南的发展与治理,就相当于在看有关于我国边疆治理的缩影。
从“外”到“内”,的确是相当的独特,在我国边疆治理史上,也书写出了浓浓的一笔色彩。
《史记.西南夷列传》里面对于云南这个地区就有着相应的记载。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战国时期,也就是楚威王执政的这个年代。云南地区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的明朗,然而和中原地区还是有着相应交往的。
楚威王在当时,为了能够平定西南地区,还特意让一位将领带领着一路军队。就在平定了这一片地区之后,军队的匠人就驻扎在了这个地方,并且部队的士兵就像是入乡随俗,逐渐的就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
而楚军到达了这个地方之后,对于当地的老百姓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思想与文化方面的碰撞。
秦直接把中华大地统一之后,凭借着秦始皇的敏锐目光,又怎可能放弃云南这一片地区。尽管当时的摇椅是特别繁重的,然而秦始皇也深知这一点。为了能够让各个地区的联系越发的紧密,秦始皇在当时不惜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物力,以及人力去修建直道。
在他看来修建道路之后,人们的联系才能够紧密此时才能够形成一个核心力量,只有道路修得四通八达,统治之路才能够越发的宽广。就在修路的过程中,因为西南地区的山比较高,当时的建筑水平也相当有限,所以开山修路的困境还是比较大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秦朝对于西南地区的治理虽然力度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做出了这个开篇之后,对于汉朝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同时也为汉朝治理这一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得益于秦在之前所铺就的道路,所以汉在治理云南的时候,路途就更加的宽广和顺畅了一些。最为直接和主要的方法就是不断的修建道路,为了能够修筑道路,汉朝在当时所发动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数万,并且耗费了一笔巨资。拼尽全力的,想要把西南地区的道路统一起来,这对于一个王朝而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在公元前135年的时候,就派遣的官员来到了这个地方进行治理,紧接着在公元129年的时候,再一次让司马相如担任着中郎将,出使了这个地方,所管理的均线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了,汉朝在派出官吏的过程中也派遣了相应的军队。目的就是能够维护这些管理的统治,能够让这个地方的人形成一种核心力量,让他们有一个凝聚力。
特别是在董仲舒所推出来的儒家观念影响之下,政治与经济政治与地理,政治与思想等各个方面就得到了相应的统一。
人们的思想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改变之后,有关于云南的综合性治理,也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边陲地区的统一与治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人心不齐,做什么事情都是比较懒散的。所以中原王朝在当时,给出来的最直接决策就是树立向心力。当历史的车轮来到了隋唐时期,有关于云南地区的统治再一次迎来了新生
。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很多的动乱和战争,所以云南地区也发生了裂变,在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下,在当时就划分为白蛮以及乌蛮。
白蛮这个群体的人,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并且被汉化的程度也比较高,因为大部分都是由部落和迁徙过来的汉人组合而成的。但是对于乌蛮而言,被汉化的程度就要大打折扣,组成这一群体的人大多数都是地族。
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边陲地区的政治必不可缺的就是一个向心力,如果没有向心力,治理只可能越发的散乱。唐朝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时候,国力的确是比较微弱的。然而对于云南地区的治理,仍旧没有被落下。
具体的做法就是,当地的大官由当地的酋长来担任,就相当于把这个地方划分为了自治区,自治区的领土管辖以及相关事务的管辖,还是由他们内部的人来选举。借助于这种模式的治理,才让这个地方势力的实力不断的强大起来。
然而在悄无声息之间也种下了祸根,那就是南诏的崛起,到最后直接和唐王朝对着干,甚至和唐王朝发起挑战。
而这一股势力之所以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唐王朝的支持。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对于云南的治理,似乎就已经是有心而无余力。
也就在这个时候南诏,就成为了云南地区的统治者。这番场景一直到公元937年的时候,南诏,直接被段式所取代,应运而生了一个大理国。
其实这样的好景还是不长,在公元1254年的时候,当蒙古的大军杀过来之后,这个地方就已经成为了对方的管辖领土之一。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对于云南这个地区统一的小管理,才让元朝在最后实现大统一,游刃有余。仅仅站在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要想让国家得到统一这些地区对于中原的向心力,是必不可缺的,就比如说通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再比如说六曹制度,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立足在中原王朝所推出来的六部制度基础之上的。
来到了元朝之后,有关于云南的治理就得到了一个升华,紧接着还设立了云南行省。而这番举动的催促者,就是忽必烈。
在治理这一地方的时候,做到了因地制宜。设置了流官,直接由朝廷任命,但是却没有世袭的这个优势,除此之外还拥有品级,并且也有着相应的任期,对于不同的地方所设置的流官也完全不同。
得益于这些官员的设置,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更快了,对于云南地区的发展而言也更加的明朗,减少形成一家独大势力不断涌起的可能性。
在当时为了方便管理,还推出了一系列和户口相关的清查工作,并且还编制了赋役。
在这些创新型政策的推动之下,到明清时期,云南和内地的管理,基本上都已经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对于云南地区的统一就比较放在心上。虽然是西南的边陲地区,倘若治理不好,对于王朝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更何况当时的经济以及商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人口是有流动和迁徙的。正是在他们的到来之下,思维和文化也产生了火花,间接性的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坐落在中原的这些王朝,都在不断的努力着,力推着云南的治理。
所以纵观和云南整治的历史线,就会发现云南的确是边疆治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个抹不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