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和镜头讲好美丽中国的洱海故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自《洱海传》作为“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之一,与《滇池传》《抚仙湖传》去年10月首次在昆明开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亮相以来,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等国内各大网站的广泛报道关注,也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反响令人喜悦。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教授为该丛书作序并推荐。
作为云南教育出版社“山水中国‧湖泊系列”丛书(共9册)中的一册,《洱海传》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洱海及大理的历史变迁、人文积淀以及生态现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该丛书成为首套为中国湖泊“作传”的出版物,生动记录了湖泊历史变迁、人与湖泊互动的故事,是了解我国湖泊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难得佳作,被列入云南省委宣传部“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获评第十届书香昆明‧生物多样性十大好书。
湖泊是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从古至今,洱海为大理提供了斑斓的灵感与温润的气候,孕育和滋养了大理灿烂的农耕文明,哺育了世世代代的苍洱儿女。洱海是大理、是云南绿水青山的见证,犹如一根金线,将大理久远和现在的历史串联。然而,同国内外众多被污染的湖泊一样,洱海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遭遇了污染等关乎洱海生命的严重危机,并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作者任维东在谈到创作《洱海传》动机时曾这样说过:“在爱洱海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这些年来我耳闻目睹了滇池、洱海、杞麓湖等云南几大湖泊遭受严重污染后的深深忧虑。因此,当我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洱海、认识大理后,看到它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造成的污染破坏,我就真切地感到自己有责任为保护洱海、保护那些被誉为‘母亲湖’的高原湖泊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任维东先生对保护洱海、关爱生态的这种强烈责任感。
《洱海传》不拘泥于传统传记的写法套路,以洱海的诞生为出发点,围绕洱海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历史上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描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与看法。细读该书,可以深切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洱海的那份挚爱,对大理的那份痴情,对洱海文明史的那份尊重和孜孜探求。亲历者、严谨的态度、“做学问”的精神、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百余幅实地拍摄的精美图片构成了本书的几个独特亮点,可谓独树一帜。
得益于作者的记者工作,让作者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其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该书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因一次去丽江采访偶然路过大理的机会与洱海结缘,并深深地爱上洱海,到成为光明日报社云南记者站站长,他以亲历者身份研究探讨洱海,见证了洱海治理保护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的重要阶段,几乎记录和报道了洱海治理与保护的全过程。
在这本书中,作者既全面展示了洱海的前世与今生,又对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节点、重要事件进行了细致地叙述和描写,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在这数十年间的无数次踏访中,作者访谈过多位见证洱海变化与发展的人物,他们有领导者、建设者、经营者、参与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叙述了自己在大理洱海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还原,还原了有情、有味、有看点的洱海生态文明故事,让读者阅读时也像品尝糖葫芦一样有酸、有甜、有营养,让该书内容颇具丰富性和故事性。古人云,“十年磨一剑”,作者把自己20余年来从事记者工作中去大理采访时的亲笔记录、亲自拍摄、个人平时积累的大量一手素材用心用情进行整理,经反复核对、反复补充、反复完善后形成了如今的《洱海传》。
严谨的态度和“做学问”的精神,促成了该书内容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云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并非中原主流文化,因而史料中关于大理、洱海的记载总体偏少,为了广搜相关史料,能较完整、准确、丰富地展现洱海的历史全貌,作者把洱海的变迁发展放在整个人类活动历史上考察,视野开阔、纵横捭阖。在努力搜集阅读大量重要的古籍史料,如《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云南地方史讲义》《南诏野史会证》《大理行记校注》《嘉靖大理府志》等的同时,作者始终坚持多方参证、严密考订的原则,如地名、人名、时间、事件等在不同的资料里、不同的人笔下多有不同的记载,这些记载都存有一些出入,需要逐一找原文互相印证,对于各种叙述相互矛盾或有争议或有歧义的史料,则严格考辨,仔细分析,择其可信者用之,或尽可能与学术界多数人认可的观点保持一致。为了避免晦涩难懂的史料语言或“纸上谈兵”的研究方法,作者使用通俗易懂、实地讲述的“大白话”行文方式来阐释问题,努力让整本书具有可读性、可信性。
捧读《洱海传》,我们不难发现,与那些从资料到资料、从书本再到书本的研究写作方法不同,尤其注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他平均每年都要去大理调查数次,走进洱海边的每个村庄,考察洱海周边的众多溪流,书中每一章都有作者在洱海及相关地区的实地调查记录,采用了一些与生态人类学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法,以洱海为窗口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虽然是文化散文,但写作中多处透露着记者的写作风格,切中主题、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过多纠缠而又不失活灵生动。特别是在叙述一些专业性的内容时,如“洱海究竟是不是海?”“诗仙李白的愤懑”“洱海先民的由来”“国王带头的全动”等,让人看到标题就想立刻去书中寻找答案。几十年来在大理等地的调查采访经历,让作者亲身实地为大理、洱海拍摄了上万幅照片,并结合本书需要从中挑选了百余幅精美图片,以便带给读者更佳的图片欣赏和阅读体验。精美的装帧形式、独特的版式设计,辅以大量的纪实图片,为该书图文并茂的良好效果贡献了力量。
总之,该书以洱海为中心,将关联的云南大理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既有宽广的大历史观的视角,又有具体人物和事件的聚焦,于小处着笔,于大处着眼,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湖泊与人类的命运。作者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上用生动随性的笔触兼具客观冷静的思考,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洱海沧桑壮美的湖泊文明,感受大理厚重永续的灿烂文化。这种以文化散文解读洱海的自然和人文,记录洱海的人文历史,讲述人与湖泊互动的故事的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也有珍贵的史学价值。
“洱波三万顷,轻舟泛长风。琉璃泻万古,灏气开鸿蒙。风恬水无波,一镜涵虚空……”在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中,美好的环境从来都是由多重元素组成的。今天,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用好作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洱海传》就是这样的作品。如果说洱海是认识大理的窗户,那么《洱海传》则是认识洱海的眼睛,让我们一同带着这双眼睛走进洱海、走进美丽中国吧!(作者:徐梓涵 云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