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东:深挖文化底蕴 打造“滇南文化摇篮”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从儒学教育的兴起,到文庙祭孔走向鼎盛,丰富的文物遗址、名胜古迹、民族风情等文化元素像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细节一样填充构成了灿烂的景东历史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依托县域丰富多元的儒家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景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利用文化场地优势,景东县积极和社区、学校联合举办开笔礼、诗会、党史学习教育展览、阅读分享、研学活动,遵循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时间点,开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一系列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发挥景东文庙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维系建立起景东地方精神的文化纽带。
随着景东文庙被云南省社科联命名为2022年度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在深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景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想,启动《景东彝族自治县“十四五”文化康养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县域景点、景区、文保景观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景东人文、地理、生态等优势,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文庙白蚁防治工程、安防工程,卫城遗址城台防渗工程和三营文庙抢救性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对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进行挂牌。
文物保护有声有色,非遗传承多姿多彩。龙灯、狮灯、马灯、花灯、杀戏、洞经音乐等民间文化体系与彝族非遗成为景东的一张文化名片,《跳菜》《大帮腔》《羊皮舞》等彝族传统文化在村民的演绎之下,散发出原汁原味却又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以彝族刺绣手提包、手机套、绣花鞋、彝族服饰等开发的系列彝族刺绣文创产品,辐射带动青联、青胜、旧村、沙拉等4个村的300余名彝族绣娘增收致富。去年以来,景东县新增市级非遗传承人13名,完成了《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杀戏》的撰写。
今年以来,景东县围绕“书香景东”建设,不断丰富馆藏文献资源,把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线上线下、馆内馆外服务有机结合,加强全民阅读服务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联合乡镇分馆、社区分馆、村级服务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备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三馆一站”,零障碍、零距离服务社会公众。
下一步,景东县将加大文化遗产和文物工作力度,守牢文物安全底线,持续开展文物调查和研究,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启动茶马古道调查,做好文物“四有”工作,让文物“活”起来;做好做大做强景东文化产业,传承和发展民族非遗技艺,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彝绣、跳菜、牛皮大鼓等特色非遗作为主打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以提升效能为重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戴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