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军校有三杰云南就有一杰被誉为百年军校、将帅摇篮!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901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考试,1903年李根源考入了云南高等学堂,后来与李根源一起赴日本留学的有唐继尧和顾品珍、还有山西的阎锡山,李根源和他们进入了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此学校是日本参谋本部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专门从事预科教育,虽然日本人对中国学生有些戒备、很多东西不让他们听,但是由于他们的勤奋努力、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民主共和的口号,李根源积极地追随孙中山先生,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革命党之一,也是同盟会最早37个签名人之一!
1906年、在同盟会领导人黄兴的指导下创办了云南杂志、李根源和赵伸被推选为干事!
不仅如此,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100年战乱之中,一支由云南地方子弟组建的军队“滇军”,成为有口皆碑的劲旅,就是这样一支特殊的军队,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每个紧要关头总能挺身而出;滇军名将蔡锷(蔡松坡)、唐继尧、龙云、卢汉也都来自这里!
中国近代有3所军校闻名于世,保定军校、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其中、云南讲武堂是唯一的一所省办军校,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很多人并不知道,正是“保定军校和云南讲武堂”孕育了后来的黄埔军校!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军校,是怎样创办起来的、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
1894年清王朝历经“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痛定思痛,开始效仿西方,师以夷技以制夷(就是学习洋人的长处来收拾洋人),清政府开始着手建立新式军队简称(新军),兴办军事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清朝为编练新式军队,巩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院校,当时全国新军又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装备最为精良!
清政府于1904年将陆军进行重组 ,把全国的陆军编成36个镇(36个师),其中又以北洋陆军为前6镇;云南陆军为第19镇、加上巡防营、官兵总人数达到35000多人,却少有合格的军事教官,至于巡防营的官长、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粗!
1908年、“云贵总督”沈秉堃急需培养军官,于是奏请清廷要在云南筹办讲武堂,同时由于云南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时掀起千层浪,大批爱国义士汇聚到了云南,由此云南讲武堂的招生便如鱼得水,此时的云贵总督沈秉堃在想,要到哪里招募一批既懂军事又懂教学的教官呢!
从1908年5月开始、在日本第4、第5、第6期的军校留学生陆续毕业回国,这些留学生当中也有大部分是云南人,他们的回国可谓是恰逢其时,于是沈秉堃把招募军事教官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留学生身上,沈秉堃多番考察和经过多人的举荐、第6期留学生李根源进入了他的视线!
出生于云南腾冲的李根源,从小天资聪颖、机敏好学,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的危亡、国家的不幸、不断刺激着李根源,强烈地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1909年8月沈秉堃电召李根源回云南讲武堂办学,李根源把他的同学和同盟会的同志都请来了,沈秉堃任命他们为讲武堂教官、李根源为副校长(总办),除了云南籍学生以外,还聘请了一批由日本留学回国的保定军校生、有王柏龄、何应钦等,当时云南讲武堂堪称中国最大的四合院,可容纳上万人同时操练!
1910年4月、李根源正式成为云南讲武堂校长,讲武堂设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四个学科,分甲乙丙三班,甲班乙班主要培训军官、学制一年;丙班招募了16至22岁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中等文化者200人、学期三年,开创了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先河!
1910年3月31日,一辆法国火车驶入了昆明,20000多人观看,把火车站围得水泄不通,这是滇越铁路通车的日子;当天,李根源神色肃然,他对学生说:法国人把铁路修到了昆明,可我们国家不但修不起铁路、甚至主权也拱手相让于外国人,吾辈有守土卫国之责,大家应努力学习,将来誓必一血前耻!
在李根源的带领下,学生喊着打倒列强还我河山的口号前往车站,让法国人为之震惊!
云南讲武堂从创办之日起,领导权基本掌握在同盟会手中,同盟会在讲武堂建立了秘密组织,在师生中开展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并不知情。
新任云贵总督(巡抚)“李经羲”后来得知讲武堂有革命党的消息,曾几度想解散讲武堂,步兵科长兼教官叶成林在野外演习时向学生们宣传革命被李经羲知道后,立即被解职,教官李烈钧因在讲武堂从事秘密活动被李经羲发现后、立即遣送出境,后来李根源也于1911年8月22日被其解除校长职务、调任督练处副参议官!
然而革命思想已然在讲武堂扎下根来,这些学生们日后进入新军担任各级军官,成为昆明重九起义和反袁护国的中坚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率先爆发,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几千里外的昆明,以同盟会为骨干的滇军将领倍受鼓舞,从10月16日到28日,当地同盟会成员李根源、唐继尧、蔡锷等人,开始进行秘密会议,讨论布置云南起义事宜,云南的革命党,经过蔡锷(第3期留学生)、唐继尧、沈汪度等14人秘密商议,决定响应武昌起义,与会人员共同推举云南新军协统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总指挥),并决定于1911年10月31日凌晨3点(农历九月初九午夜)发动起义、故称“重九起义”。
时间来到了30日,此时、部署在各方的官兵都在严阵以待、等待着1911年10月31日凌晨3时的到来,没想到30日8时40分许,在昆明北校场,一场意外的发生使得起义爆发提前了数小时,原因是黄毓英排长和王秉军排长在北校场分发弹药给起义军被北洋队官安焕章和李鸿祥发现,于是昆明起义的枪声提前打响了,李根源率领73标拿下军械库后,正在74标(团级)当排长的朱德炮火支援李根源、合力强攻五华山,经过1天的激战起义军占领昆明,云南讲武堂师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广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进昆明!
昆明起义150多人牺牲、300多人受伤,战斗激烈程度在全国仅次于首义之地武昌;云贵总督李经羲被俘后,蔡锷希望他能加入起义军,李经羲不从,而蔡锷并没有为难这位前任顶头上司,只是将他礼送出境了事!
1911年11月1日昆明起义成功后,“云南都督府”随之成立,府址选在原“五华山两级师范学堂”,蔡锷为都督,下设一院三部:参议院、军政部、军务部和参谋部;李根源任军政部长兼参议院长!
作为边陲省份,云南能够第1波响应武昌起义,推动了贵州、四川及其它一些省的陆续起义,为推翻君主专制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共和之后的云南异常稳定,没有出现内乱的景象,云南还提倡新风尚,官员要准时上班、工作时间不能会客,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各省都在为财政捉襟见肘,而云南是个穷困的省份,却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蔡锷作为都督,以身作则,将月薪一度降低,最后减到60元每月,都督的收入和一个营长相同,全中国没有先例!
昆明起义后,云南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因为民国以后教育部规定所有“学堂”改称学校,随后任命唐继尧为校长;唐继尧后来出任贵州都督,无暇顾及学校,于是由谢汝翼继任校长,云南讲武堂步入大发展时期,但好景却不长,1915年底,昆明再次陷入愤怒焦急的氛围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身为第1任大总统的袁世凯突然背叛共和,准备恢复帝制,此时蔡锷和讲武堂师生们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呢。
1912年2月,清朝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3月南北和谈、根据协议,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开始削弱地方新军的势力。
1913年10月,袁世凯调云南都督蔡锷进京,表面看是重用,实际上是把蔡锷架空了加以控制!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由蔡锷恩师梁启超策划,蔡锷才最终从北京脱身、绕道日本,于12月19日辗转回到昆明,此时唐继尧、李烈钧等人已经在策划讨伐袁世凯的起义,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分别任第一、第二军总司令,唐继尧任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武装讨袁、史称《护国三杰》。
出征前,唐继尧就派贴身保镖邹若衡保护蔡锷的安全,临别时、唐继尧敬了邹若衡一杯壮行酒说:你是讲武堂出来的人,要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担子份量有多重,蔡总司令的安危就是国家的安危,拜托你了,邹若衡只说了一句话,我别无选择只有以身躯来担负责任,说完、他跟随蔡锷走上了讨袁护国的道路,每天邹若衡都是鞍前马后,蔡锷步行他也步行,形影不离、时刻护着蔡锷的周全,护国起义引发全国响应,反袁浪潮风起云涌,袁氏帝国开始分崩离析,号称袁世凯左膀右臂的段祺瑞也开始消极抵抗、闭门谢客,冯国璋联合五省联军逼宫袁世凯!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中郁郁而终!
袁世凯死后,蔡锷随即宣布离职,然而、战事摧残了他的健康,1916年11月8日,为四万万人争得人格的蔡锷将军,因喉疾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院、是年34岁!
云南讲武堂从开办到停办将近20个春秋,培养了4000余名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