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云南品格 《锻铸——云南各民族中国精神根脉》序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锻铸——云南各民族中国精神根脉》一书已于近日发行。
围绕“爱国奉献”“融融一家”“坚韧不拔”“开拓进取”“铸牢一体”“共有家园”六个主题,该书通过挖掘中国近代百年以来,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生在云南或与云南紧密相关的关键、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凝练地概括了云南各民族既有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又与整个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脉的精神品质。同时,该书并未止步于讲述这些可贵精神品质的诞生,更关注到这些精神品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创新、弘扬,以及它们如何继续为新的社会实践提供动力。
该书兼具故事性和理论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读懂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在云南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教授和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杨福泉教授为该书作序。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中华文明历五千年沧桑,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矢志前行,于今更是在现代化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其根脉之牢固,其生命力之强,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家园。
正如习总书记说过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的传统为云南多民族社会创造共同性提供了深厚的文明根基。地处祖国西南一隅的云南,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明作为政治实体直接统治的最远边疆之一,传统上“山高皇帝远”,民族众多,宗教多样,历史上部分地区虽经历过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但大部分地区还是王朝羁縻制度下中央间接管理的社会。然而,换一个视角看,云南却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中心”地位——这里是儒家文明的区域性中心,其影响辐射南亚东南亚相邻地带,即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教文化圈的交界地带。中国第二大文庙就建在建水县城,这座始建于元代的文庙,恰应了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古训。
处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云南文化很早就呈现一种有本地特色的“多元一体”形态,以儒家文明为高等级文化,在保持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对儒家文明怀有高度认同。经由云南,儒家文明化育而非征服的影响辐射到广袤域外。
历史上,汉族相对聚居的市镇遍布云南的交通要道,而山区则依不同海拔立体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在居住空间上彼此交错,大杂居、小聚居,既有文化差异,又有共同的区域市场,长期以来形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更重要的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深受中华主流文明影响,元代建省之后,虽仍存有众多羁縻之地,政治上却始终是大一统王朝不可分割之一部分。
与北方草原、沙漠绿洲和青藏高原腹地迥然不同的是,在云南无法形成占据区域文化主导地位的单一大民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云南传统上缺乏“一体”之面向,相反,这种面向以两种形态同时存在。
一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共生形态。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云南民族文化传统的兼容性特点——各个群体既保持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亦在相互之间形成多边协调的民族关系,并通过茶马古道式的传统贸易网络,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千百年来形成古老的贸易通道,将内地货物与川滇盐茶等输入南亚东南亚市场,形成“南方丝绸之路”,由此加深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是各民族高度认同华夏文明。云南长期受儒家文化浸染,各少数民族皆有仰慕儒家思想、学习汉文化的深厚传统。元明清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府、州、县及卫所逐渐立儒学、建学堂,儒家文士阶层开始出现,儒学思想广为普及,逐渐成为各民族文化差异之上共享的高层次文化,也使云南在政治社会制度上与中原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通过中央民族访问团开启了云南民族工作的全新篇章。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实行民族识别,制定了符合云南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直接过渡”的政策,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原则。同时,通过上述政策的并行开展,以“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打击一小撮、改造一部分、团结一大片,以党的统战政策维护了民族内部和各阶级的团结,妥善处理了少数民族旧社会秩序与新政权的关系,奠定了云南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从根本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
从1950年开始,云南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人心凝聚、心向北京;从传统的自然生计经济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经济;公共服务和国民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出现了空前的国家化特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云南社会民族关系和新中国刚成立时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图景,具备了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
这一奇迹般成就的取得,从一开始,就并非依靠当时“一穷二白”的物质基础或军事力量的介入,而主要是将党的理论话语与国家意识融入民族情感之中,在精神领域制造了以党和国家为依靠、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凝聚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的种种成就,无论是国民教育、公共服务还是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都使得这种根基在现代化条件下不断完善进步,从而使得云南多民族社会的共同性不断加强。习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7年2月4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这些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各族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真切关爱,从遍布各族村寨门户正中的“天地国亲师”悬幅,到日常生活中“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朴素表达,“国家至上”是云南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
带着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云南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本书记录了一些质朴的故事,讨论了一些质朴的问题,刻画了一些质朴的人物。无论是观察历史还是思考现实,云南经验包含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中的各民族共同守护的精神根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让读者们体悟到中国精神在云南的培育、继承、践行、发扬和创新,并自豪于各族人民为丰富中国精神作出的“云南贡献”,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