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特产:你所不知道的“劝业型博物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世纪初,正是我国近代博物馆刚开始起步的年代,我们所熟知的南通博物苑就是在那会(1905年)建立的。如果有人问“哪个博物馆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大家应该都会脱口而出“南通博物苑”。为什么?因为教科书上就是这样写着的呢…不过还是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反对的缘由就是这篇文章标题中提到的“劝业型博物馆”。
图中的是1902年在天津建立的天津考工厂陈列馆,它就是一家“劝业型博物馆”,一些学者认为这才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从“劝业”二字我们可能猜出这种博物馆大概与振兴工商业有关。所以在这里展示的可不是什么历史文物或自然标本,而是当时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各种商品。在这里,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工作人员会给你详细的解答,看中什么商品的话,还可以先交定金,之后再拿凭条取货。
天津考工厂陈列馆成立之后,河南、南京等地也开始兴起这类“劝业型博物馆”,专门长期展示本地区的国货品牌。可见它的出现并不是一些人单独的想法,而是当时社会的的必然选择。
天津考工厂的建立,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直接产物,1902年正是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由八国联军的手中接管了天津的管辖权。1903年任天津候补道的周学熙就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在天津成立了直隶工艺总局,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而天津考工厂正是直隶工艺总局的下属机构。
天津考工厂建立宗旨可不是为了将所展示的商品卖出去,而是为了“考察本国外国产品,以激发工业家之观感”,和现在大家参观抗战类展览,激发爱国热情是一个意思。同时,考工厂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演说工商要理”。在1908年9月25日《北洋官报》末页的告白栏中有一则“工商演说广告”引人注目:
我们不难发现,这则广告中所涉及的开矿、机器、化学、制造、数学、商德等话题,均与近代工商业文明有关。
1902年天津考工厂初建之时是在北马路新建的33间楼房中,之后由于展品增多,在1907年的时候迁到了当时的劝业会场内(也就是现在河北区的中山公园),并改名为劝工陈列所。
1910年袁世凯下台以后,清政府虽然取消了工艺局,但是劝工陈列所并没有被取消。1912年(民国元年),劝工陈列所又被改为直隶商品陈列所,由严智怡兼任陈列所所长。1913年,严智怡发现藏品过于陈旧,而且对全省情况底数不清,就组织了全直隶省第一次实业大调查,将全省划分十区,各派专人分类进行,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对全省工、农、矿、商、资源、经济、贸易等,进行了一次普查,共搜集展品和标本4024件,之后又将调查报告汇编成书并行刊印。
在1916年,直隶商品陈列馆有了一项任务就是筹建天津博物院(今天津博物馆前身),严智怡也在之后担任了天津博物院的院长。一直到1924年军阀混战开始,直隶商品陈列所一直对公众开放,比解放前天津的任何一个博物馆公开开放的年份都长。
上图就是当时天津考工厂的“参观须知”,“原版”的有些地方看不清楚,不用担心,咱还有另一半版。
通过对天津考工厂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这类商品陈列所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向广大人民展示介绍最新的工业制造成果,并且具备了固定的陈列场地,有收藏,有陈列,有研究,还对公众开放,这些都与近代意义的博物馆相符。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它们应该算作一种“劝业型博物馆”,而天津考工厂陈列馆才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但是另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天津考工厂所收藏和展示的基本上是实用商品,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藏品,并且在那里还可以代卖商品,所以天津考工厂应该是一个博览会、展销会性质的机构,而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虽然这两种说法还在争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劝业型博物馆”同南通博物苑等博物馆一起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奠基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