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天津小姐姐头上的红喜字儿是胡同婚俗“最后”的缩影

2023-04-23 22:18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算起来,很长时间没见到街头有人戴红喜字了。今天在西北角偶遇,蓝天秋日,长假午后,喜气迎头,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这个三绝是我编的,不过的确是老天津独一份,如今不是在天津住了三辈儿以上的家庭,这三样办不齐。

  住胡同的天津人婚丧嫁娶的最高仪式就是搭棚,尤其是娶媳妇嫁闺女,除了全家上下,整个大杂院乃至一条胡同都跟着忙乎,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房出房——自家没有那个场面,酒席只能摆到邻居家。所以一家结婚,一街的人能欢乐一礼拜——从典礼前一天到回门,至少四五天。

  在90年代初,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还不是特别普及的时候,大多数女孩的亲友会骑自行车、三轮车将嫁妆用红包袱皮包起来拉到男方家去,嫁妆的必备品有被子(天津人尤其讲究请“全和人”帮忙做的“双铺双盖”)、痰桶(又叫长寿子孙桶)以及台灯(象征着步步登高)。

  婚礼当天,上午要给帮忙出力的街坊女眷送喜字儿,就是上文戴的那种。因此,到了中午时分,大棚里调好了三鲜卤,煮好了面条,就是戴着喜字儿的女眷们给各家送喜面。这碗喜面最特殊的,是必须有红粉皮儿。

  中午喜面吃完,婆家人出门接新娘子,棚里请来的饭馆儿师傅就要动手置办下午的正席了。

  接亲的人也有讲究,得是一位男方的同辈儿“全和(轻声)人儿”姐姐或嫂子。比如相声世家常家的常宝霆常宝华同时结婚,就特约了侯宝林先生的夫人王雅兰。不过常家这场婚礼比较特别,侯夫人王雅兰先去常宝霆的夫人家接来了三儿媳,又从常家出发去接四儿媳。这位侯夫人是京剧演员出身,长得很标致,婚礼当天也是精心妆扮,致使很多人都把她当做了常家刚过门的儿媳。

  等到新媳妇进门,各种仪式依次进行,另一边街坊各家的席面上就开始上凉菜,只等夫妻对拜之后,大家同时起筷。

  婚宴上,鸡鸭鱼肉很常见,随着时代不同那道鱼菜也随之变化,80、90年代是松鼠鱼,2000年后清蒸鱼比较多,永远少不了的菜品是那道四喜丸子。

  婚宴结束,新人回家,第二天拆大棚。新媳妇要到第四天穿着全红的衣服(一般是旗袍)回门,也是新女婿正式上门了,所以那时在街上见到全身红的“小姐姐”,一定是新媳妇。

  小小的红喜字儿,浓缩了天津卫胡同生活的欢乐心态。如今习俗渐行渐远,大家都在讲究西式,甚至性冷淡风的婚礼,而这枚小小的红头饰,让传统没有完全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怎么去天津 去天津路线

下一篇:最天津、最民俗古文化街 “五一”上新……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