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的名称来源---华北地区2---天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我国幅员辽阔,因各种历史和地理原因历代政府对行政区划都有不同。省一级的行政建制,在我国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号,秦代用“郡”,隋唐时期用“道”,宋朝期间用“路”来称呼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从元朝开始,才逐步改称为“行省”或“省”。省、直辖市、自治区是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区划单位。
我国现今31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都有不同的历史由来。现将查找到的一些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归纳,供感兴趣的朋友了解。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三岔河会处设立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历史上有明确记录的最早名称。在元延祐三年(1316年),朝廷将直沽改名为海津镇。
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并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而发动的“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又将此地更名为天津,并在该地修筑城池设置防卫,始称天津卫;清朝雍正年间,将“卫”改为“州”。
1928年6月,“二次北伐”结束,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国民政府曾在 1930年6月将天津成为行政院直辖市后由于河北省会调整,于同年11月调整为省辖市,1935年再次改回了行政院直辖市,直至解放。平津战役期间,天津于1949年1月17日全境解放,被党中央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天津被定位成又再次中央直辖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1967年1月2日,天津再次恢复为直辖市,其后一直沿用至今。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