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要通知!天津清明节祭扫方式有变!限流、预约、错峰天津清明祭扫这样安排!

2023-04-19 04:13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清明服务接待日为3月20日至4月11日,共计23天,服务时间为早7:30—下午16:00高峰日为3月20日、21日、27日、28日,4月3日、4日、5日、10日、11日,共计9天,服务时间为7:00—下午16:30。

  为避免交通拥堵,3月27日、28日,4月3日、4日、5日上午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停办遗体火化业务,顺延至下午承办。

  3月27日、28日,4月3日、4日、5日上午市第一、第二殡仪馆集中组织开展“清风行动——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

  为避免清明假期及周六日祭扫人流大、车流多、人员过度集中等问题,我们建议市民群众采取网上或居家形式进行祭扫。确需前往殡葬服务单位的,尽量规避六日和清明假期,尽量不集中在3月25日至4月15日。尽量避开上午人员集中时段,改在下午到殡葬单位进行祭扫,以防止因人员车辆过多给祭扫群众带来不便。同时建议尽量减少家庭参加人员,缩短在殡葬单位停留时间。

  前往殡葬服务单位祭扫的市民群众,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在各殡葬服务单位出入口、礼厅(业务厅)、骨灰楼(室)、祭奠室(区域)等人群密集场所,配合做好人员出示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并且全程佩戴好口罩。

  同时,各殡葬服务单位采取分时段预约、专人疏导分流、人数总量控制、设置安全距离标识、划定安全点位、划分安全区域、设置独立出入口等方式,对人流进行限流控制。

  业务厅、骨灰楼(室)等室内业务场所,允许每户家庭最多2人进入,在告别礼厅、安葬礼厅等人员相对集中区域确保人员间隔1.5米距离,并在业务办理区域设置安全警戒标识或警戒线,严防密闭空间人员聚集,确保人员流动安全有序。

  2019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全面禁止在公共区域焚烧迷信用品、焚烧丧葬用品、搭设灵棚等影响环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根据《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殡葬、祭扫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一)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等迷信用品,搭设灵棚,吹打念经,“送路”的;(二)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牛、纸马、冥币等迷信用品或者花圈、花篮等丧葬用品的。

  今年,天津市民政局将去年疫情期间推出的网上祭扫,家庭追思会,代祭代扫、骨灰存放网上远程续期等文明祭扫方式,固化成工作制度,继续推广推荐,同时推出代办散海、代办节地生态安葬等具体措施的暖心活动,为市民祭扫提供便利。

  天津市民政局推出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提供了家庭追思会引导视频,市民群众可通过登陆市民政局官方网站或津心办APP点击“网上祭扫平台”,按照视频的引导完成家庭追思活动。市民群众也可通过建立微信群、视频连线等方式,实现异地亲属共同缅怀亲人。

  居家追思,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举行的通过追忆逝者生平往事来缅怀逝者的祭奠仪式。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治丧期间举办的家庭追思会,在我市一般是在逝者火化前一晚举行的悼念活动,参加人员为逝者的亲属好友;一类是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传统或民俗祭扫日、逝者忌日等举办的家庭追思会,参加人员一般为逝者亲属。

  天津市民政局将继续与市文明办及天津广播电视台合作举办“清风行动——都市文明∙集体共祭”品牌系列活动,今年预计举办集体共祭主场活动21场,分别于3月27日、28日和4月3日、4日、5日上午在市第一、第二殡仪馆举办。

  市民群众可在报名期间通过“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拨打84890890电话报名参加。

  今年清明期间,天津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专门设置了文明共祭循环场,并采取搭建祭奠棚、配备免费祭扫用品、布置祭祀场景,通过播放文明祭扫追思词、点燃电子追思蜡烛、集体鞠躬拜祭等形式,烘托祭祀氛围,免费为市民群众提供温馨、文明、祥和的祭祀场所,市民群众无需报名即可参加。

  今年清明,天津继续推广网上祭扫。市民群众可登录市民政局官网、津心办APP、“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祭扫。

  天津市民政局推出了“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一网通晓,公众号内容涵盖了市属殡葬服务单位简介、咨询电话、坐落地点、服务项目;骨灰撒海、节地生态安葬办理渠道和方式;殡葬相关政策法规;“都市文明∙集体共祭”微信报名方式;网上祭扫、网上骨灰续期服务、网上骨灰迁移预约等内容。市民群众可在公众号上了解各类服务信息。

  市民可登陆市民政局官网、津心办APP或“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进入网上祭扫平台。

  市第一殡仪馆、市第三殡仪馆、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推出骨灰寄存网上续期缴费业务,市民可通过津心办APP、“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办理骨灰寄存缴费。

  今年清明节,天津先开通市第一殡仪馆干部骨灰迁移网上预约服务。预约人通过手机登录津心办APP、“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进行操作,点击“骨灰迁移预约”后,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进行登录,点击“增加”,阅读注意事项,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进行骨灰迁移预约。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确定撒海日期后,提前3至4天电话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按指定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手续;骨灰撒海当日,承办单位将按照骨灰撒海流程提供礼仪服务,抵达指定位置后撒放逝者骨灰,并将代撒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申请人。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确定安葬日期后,提前一周电话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按指定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手续;骨灰安葬当日,承办单位将按照节地生态安葬流程提供礼仪服务,并将代葬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方式: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憩园):26824711(8:00—16:00);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寝园):、(8:30—16:00)。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骨灰安放设施、敬献鲜花、诵读追思词、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申请人。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逝者墓碑、代为采购祭奠物品、敬献鲜花、诵读追思词、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方式: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憩园):26912551(8:00-16:00);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寝园):28580661(8:00-16:00)。

  2019年,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天津市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津民发〔2019〕44号),并研究制定了《天津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实施细则(暂行)》。具体补贴方式如下:

  (2)选择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提供遗体冷存(三天)、遗体运送、遗体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

  节地生态安葬奖励为1000元/具。逝者为天津市户籍,在本市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可以申领节地生态安葬奖励。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1420元/具的需符合下列条件:

  (4)遗体冷存(三天)、遗体运送、遗体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均由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提供。

  逝者家属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的,应当向承办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2)申请人身份证原件。申请人为受托人的,需提供书面委托书及委托人身份证原件;

  (4)在本市殡仪馆火化的,提供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开具的遗体运送、遗体火化、遗体冷存票据原件。

  天津市殡葬部门自1990年起举办骨灰撒海活动。截至2020年,天津已成功举办骨灰撒海活动380期,累计撒海骨灰21910具,接待直接参与家属45486人次。2019年,天津将骨灰撒海服务一并纳入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中,由原先减免天津市户籍家属1具骨灰2位随行家属费用,到增加给予家属1000元奖励,以及符合火化后60日内选择节地葬条件的,给予1420元基本丧葬服务费用补贴,扩大其奖补力度。

  每年骨灰撒海活动在春秋两季开展。2020年受疫情防控要求和季节天气双重限制,仅在下半年举办两批次骨灰撒海活动。2021年,春季骨灰撒海将在3月20日至4月中旬期间举行,预计举办8批次。

  2010年清明,天津寝园在本市率先推出了入土为安的骨灰生态安葬方式,2016年,天津憩园推出了不立碑、不留名、骨灰回归自然的节地葬,2019年更是开发1.7亩新地专门用于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并命名为“永生缘”安葬区。2021年,天津将节地生态安葬市属单位承办经验向区属满足承办条件墓园进行推广,今年将增加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和宁河区永定塔陵,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预约电话: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憩园):26824711(8:00—16:00);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寝园):、(8:30—16:00);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67191124(8:00—15:00);宁河区永定塔陵:4006580405(8:30—15:30)。

  市民家中遇有丧事,可拨打4000084890咨询办理或就近咨询以下服务网点办理业务。

  市第一殡仪馆改扩建项目二期工程完工,2021年3月20日起,将开展干部骨灰移室工作。市民可通过电话()和网上骨灰迁移预约系统(“天津市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津心办APP)预约。

  市第二殡仪馆迁建工程建筑施工已通过验收,目前正在进行专用设备安装、外围道路铺设、电力、燃气、供水等施工、验收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市第二殡仪馆投入使用,届时将启动骨灰迁移工作。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21天津第三殡仪馆扫墓攻略(时间+预约)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你知道“元宵节”是如何得名?天津有哪些习俗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