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 天津即景随拍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走进天津市区,自然有许多的景点可游览,也有许多的景物可拍摄。无奈匆匆而过,时间有限,不能全揽。只是在所到之处随手一拍,记录一下街头即景,也算丰富自己的见识。除了上列7篇专篇影记外,在此再罗列一些所经之处即景随拍,其中很多是坐在车上用手机随手拍摄的,效果不一定完好,权作日常记忆吧。
“天津之眼”摩天轮是天津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将永乐桥两侧贯通,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桥上瞰景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直径为110米,轮外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摩天轮到达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据说最远可以看到方圆四十里以内的景致,因此被誉为“天津之眼”。
位于天津狮子林大桥东北端北侧的望海楼教堂,旧称圣母得胜堂,建筑正立面筑平顶塔楼3座,呈“山”字型,有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望海楼教堂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底建成,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望海楼教堂曾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反洋教斗争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两次被焚毁,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发生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教堂受损,1983年修复。1988年1月,望海楼教堂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市区中心横跨海河之上的狮子林桥是座独具特色的大桥。据介绍,原桥始建于1954年,1994年加宽。2003年,为满足海河通航要求,天津城建部门在国内首次把顶升平移技术成功应用于桥梁改造领域,将旧桥升高,实现了国内桥梁改造技术的一大突破。
据说狮子林桥上原先总计有184个狮子,经修葺在桥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狮1177只,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
狮子林桥以南,是天津古文化街码头。这里一边是天津的旅游热地古文化街旅游区,是一派古老的风貌;对岸是一片高楼大夏,则展示着天津的城市新姿。游客可以在此乘坐游船,于海河之上遍览天津城建景色。
古文化街旅游区东南,跨越海河上的铁桥是金汤桥,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铁桥。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这里早先原为浮梁舟桥,由13条木船联缀而成,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10月,因铺设有轨电车路轨需要,由中外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存留至今。它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
在著名的平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对天津守敌发起总攻。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两集团解放军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因此金汤桥又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后来在金汤桥经过整修并恢复开启功能后,又在该桥东西两岸兴建了红色主题性公园,取名会师公园。
再往南的进步桥西起南开区通南路,东接河北区进步道,连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业区和海河东岸的奥式风貌区、意式风貌区。桥头雕塑及大桥设施也满具欧式风格。
市区街头街边,随处可见中西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存而立。稍老一点的,往往是西式风情的建筑,彰显着天津近代史的曲折历史;而新式的高楼大厦,则展示着天津新时代的发展面貌。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这两座著名大学,是天津人的骄傲,也是外地学子的向往。
本网媒“生眼观景”凡是标注“原创”的作品,皆为本人原作、业经网编审核通过的原创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其版权及使用权归笔者本人所有。
近来发现有人竟然将本人原创整篇文章窃为己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别处发表,如在“网易号”已发现数次剽窃本人文章;还有人将本媒所发的图片下载,用于自己的作品。对于这些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在此特意声明:未经本人授权或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媒所发图、文用作己用!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