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民俗:记忆中的年味儿浑源耍故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雁门关外大同地区,特别是浑源县每年一进入腊月,各个乡镇便开始准备“闹红火”了,购置街头表演的衣服以及道具,并组织队伍,传授技艺,当然了在恒山地区最为喜闻乐见的便是“耍故事”了。“耍故事”是当地乡民的叫法,它的真正学名叫“踢鼓子秧歌”。
“踢鼓子秧歌”的起源于唐代的安禄山,据说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为了救在狱中的一位将领,讨好唐明皇李隆基,编排了“踢鼓子秧歌”的雏形,那时只有“拉花”、“鼓子”,安禄山本人充当“络毛”这一角色。但“踢鼓子秧歌”发扬光大,却是在宋朝,据老艺人讲,水泊梁山好汉“招安”被害之后,双枪将董平、赤发鬼刘唐、双鞭呼延灼等好汉流落到雁门关外地区,他们的后代于北宋末年为了纪念前辈,扮装梁山好汉的形象,编演打州劫寨的故事,就产生了现在的“耍故事”。当然了,就“耍故事”的起源和弘扬在唐、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已是不可考证的事了。
传说是美丽的,但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耍故事”是塞北人民劳动和斗争生活的反映,是塞北人民性格、爱好、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表现。千百年来,雁门关外,长城脚下,几度狼烟突起,杀声阵阵,长期的频繁征战,大量的部队驻扎,生活的需要,环境的通迫,使这一带的人民养成了一种习武的风尚,至今,打拳练武还大有人在,而把拳术舞蹈化了的广场艺术“耍故事”便在这片古战场上被喜爱武术的人民于清朝早期深加工出来的,这种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艺术,尽管经过了几百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其中的武术气息还那么浓厚,让依然喜欢伸胳膊踢腿的塞北人看得如醉如痴。
“耍故事”一般由十六人组成,男角有老生、武生、丑角之分,女角有青衣、小且、形旦之别。前八人为“耍故事”的主角,俩俩成对,装束,脸谱完全一致,男角称鼓子,两个头对鼓子,着老生装,两个二对鼓子,武生装;女角称花儿,两个头对花儿,着青衣装,两个二对花儿,小旦装,后面八个人是整个秧歌队的配角,属于群众演员,代表各个阶层,虽然表演里两个搭配,但角色却截然不同,有先生,公子、老翁、丑婆,毛小、毛女、落毛、丑角各一个,他们都根据各自的角色穿着不同的服装,拿着不同的道具,但比起主角来,要随意的多。
这种舞蹈化了的武术,基本动作仍保持着它的武术性,连名字也沿用了“扫堂腿”、“踢飞脚”、“蛇龙出水”、“猛狮抖身”等武术学名。当然,群众在发展创作中,也加进去不少生活气息化的动作,“跋泥步”、“跌簪儿”这两个最基本也最优美的动作,无疑是群众以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不管是武术性也罢,生活化也罢,所有的动作都幅度大、力度强,使塞北习武者那种豪爽粗犷、矫健威武的性格表现得十分突出。而每个角色的个人动作又各有身份、年龄,性别、性格的特点,密切配合,相互映衬,错落有致,丰富多姿,把塞北浑源人民的感情气质和精神风貌展示得淋漓尽致。
张梦章(文博硕士)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