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土生土长的山西太谷人孟母教子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山西省中部的晋中市太谷县,坐落着一处古老的商业街区——太谷老街。它以鼓楼为中心,四条大街连接着周边七十二条巷子。
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太谷老街,东起北顺城街、南河街,西临西环路,南临新建路,北至108国道。据《太谷县志》记载,“太谷”是太行之谷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是太原通往晋东南的要道。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崛起,老街发展至鼎盛,今天的老街依然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在老街的广场上,立有一位女子的雕塑。他就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孟母姓仉(zhang三声),是土生土长的太谷人。不知从什么朝代开始,当地就有了这样一个关于孟母育子的故事。
相传有一次,年幼懵懂的孟子看到小伙伴院子里有西瓜,很想吃,就和小伙伴商量,用自己的一个桃子换取了大西瓜。当孟子抱着大西瓜高兴地回家时,被孟母发现了。母亲说,怎么能拿一个小桃子换个大西瓜呢?不能这样占便宜,遇事应该换位思考,换你的小桃子的人吃亏了,会生气。
母亲的一席话触动了孟子,他主动把西瓜送回小伙伴的家里,并诚恳地赔礼道歉。后来,在孟母的悉心教导下,他开始发奋读书,被后世尊为儒家“亚圣”。或许,得益于年少时的经历,他才会写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的警世恒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核心表达之一。
为了纪念孟母,教育后世,人们在老街上建起了一座孟母庙。每年,孟母诞子之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为她敬献鲜花,祈福平安。“人要公道,打个颠倒”也成为当地一句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流传至今。
自古以来,公道就是人们心中最基本的准则,明代山西的思想家薛瑄说,“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山西自古民风淳厚,崇尚公道,追求公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执着信念。厚重的文化积淀,涵养了老街人的品性,也让他们有了更加豁达的胸襟。懂得凡是唯有推己及人,才能求得公平,换取心安。
在太谷老街的南面,矗立着一座白塔。一千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村庄,当时,白塔村适合种小米,而邻村大多适合种玉米。所以说,他们需要物物交换,各取所需。按照约定,一斗玉茭只能换半斗小米。
有一年,邻村种的玉米遭了灾,收成很不好,如果按照往年的约定,他们能换回的小米远远不够果腹,全村人的生活都将难以为继。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白塔村人主动找上门来,提出了新的换物标准,一斗小米换一斗玉茭,白塔村人觉得要是还按老规矩,人家邻村的人就吃大亏了。他们做生意,一般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虽然自己当时吃了点小亏,但是他们赢得了公道,所以周边的人都愿意来白塔村做买卖。
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那一年,在白塔村人的帮衬下,邻村的百姓平安度过了灾荒之年,而“白塔村人讲公道,一斗小米换玉茭”的故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安家落户。后来,太谷的县城也迁于此,于是就有了“先有白塔村,后有太古城”的说法。
如今,老街人还把这段故事编成秧歌戏,世代传唱,潜移默化之下,不论是在当地经营小买卖的,还是外出做大生意的商家,都能坚守一颗公道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