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山西党史人物 何云:太行浩气传千古浴血疆场笔作枪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何云(1905—1942),原名朱士翘,浙江余姚人。1921年起,曾先后在杭州师范学校、复旦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先后担任《中国论坛》编辑、“抗日武装自卫会”秘书、“国民御侮自救会”宣传部长等社会职务。1938年,何云奉党的指示,来到太行山,开始筹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1939年1月发刊,任《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华北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他高度重视新闻宣传的力量,鼓励办报人员说:“我们在前方办报,也是和日寇拼刺刀!”1942年5月,牺牲于辽县(今左权县),年仅37岁。
“太行浩气传千古”,巍巍太行山环着左权县,留下抗战岁月中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
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的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1986年5月28日落成。正面是的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着曾在太行山战斗过的57位新闻界烈士的英名,排在第一个的名字是何云。这座纪念碑铭刻着新闻人为了抗战胜利,用鲜血立下的丰功。
1905年,何云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县朱巷乡朱胜村。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何云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1921年,何云考入杭州师范学校,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何云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毕业后,何云返乡任教。
1926年,员叶天底领导农民革命,何云积极投身其中,他与当地进步青年组织“青年协进社”创办刊物《上虞声》,成为锐利尖刀,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唤醒民众。1928年,何云前往上海寻求革命道路,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中国文学课程,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何云毅然停学回国,投入抗日救国的战斗行列。在上海,何云以中学教师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6月,何云在上海深入到工人区开展革命活动遭特务逮捕,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狱中,何云凭借着坚强的革命信念抵制敌人的酷刑和利诱。“不管当时受到怎样的威胁、利诱,他毫不为之动摇,反之,他以很老练的姿态,积极参加反叛徒的斗争与帮助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志坚定信念。我当时很惊奇他这种革命品质,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中,那是如何地难能可贵啊!”陶铸这样深情追忆何云。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何云等革命者被释放。何云立刻再一次投入抗日救亡的工作,并担任南京《金陵日报》编辑。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何云受组织派遣,立即奔赴武汉,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筹办《新华日报》创刊的工作。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在新华日报社,他除了担任国际版编辑,还担任报社党支部委员。他将国际新闻办得精彩出色,深得读者喜爱。从此,何云就一直战斗在党的新闻战线上。
1938年6月,日军以优势兵力进犯中原,《新华日报》做出疏散部署。1938年8月15日,何云带领武汉《新华日报》总馆15人前往西安,预备创办《新华日报》西北版,当局阻挠,不同意在当地出报。不久,党中央决定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归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
何云与同事们扛着机器踏进太行山。几位新闻工作者和十多个印刷工人,还有一台老掉牙的铅印机,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筹备时的全部家当。
敌后残酷的战争环境,敌人严密的封锁,太行山的与世隔绝……都成为办一张现代化报纸的难题。没有纸张、油墨、铅字,没有铸铅字的铜模,更没有电讯器材……
为此,何云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说:“有困难,发动全报社,人人想办法、出主意,办法就出来了。人民战争么,克服困难,就得靠同志们的努力。”在何云带领下,报社人员人人都开动脑筋想办法。没有铜模,报社人员自造半铅模成功,解决了铅字更新的难题;缺失电讯设备器材,报社人员就自造土电池,自制线圈,自装收发报机……同时,何云想尽办法到敌占区秘密购入纸张,从太原城带回部分油墨和印刷器材。
出版设备就绪,何云开始向大家传授新闻工作理论,培养出一批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等业务过硬的工作人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的规模从只有1架印刷机发展到下属5个印刷厂,还办起印刷职工学校。
1939年元旦,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在战火中诞生,何云任报社社长兼总编。欣闻《新华日报》华北版连克难关、节节胜利,朱德总司令奖给报社100块银元,并写信鼓励道:“继续提高创作热忱,不断克服可能到来的任何困难,使敌后抗战的文化工作,更益前进。”正如何云说的那样:“一个铅字等于一颗子弹,在敌后办报就是无形的战斗。”
1940年9月,为了打破日寇的“囚笼政策”,我八路军、决死队在华北2500公里长的交通线上,发动了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为了及时报道胜利的消息,何云在派记者随军采访的同时,自己时而在报社抓稿件和印报工作,时而随总部和一二九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工作。
当“百团大战”的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何云带了部分记者和油印机,随彭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一二九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报道写好后,即审即刻、即校即印,以最快的速度把战斗消息传播出去,为鼓舞部队士气,宣传百团大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华日报》华北版还刊载了我军将领论述华北战局的文章,阐述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重大意义。其刊发或转载的重要文章有彭德怀的《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胜利的回顾与胜利的期待》、左权的《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胜利——从正太破击战直至关家垴歼灭战》和《论百团大战伟大意义》等。
当时,同志们曾这样评价说:“何云办报极端认真,未敢懈怠。”的确,他从内容确定到标题制作,从文字斟酌到版面划定,都一一过问,亲力亲为。鉴于报社是一个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单位,他十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他对曾任报社党支部书记的左漠野说:“报社知识分子多,来自四面八方,多做思想工作、搞好团结非常重要。但要坚持原则,注意方式。”
《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为敌后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被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到1942年,报社已从最初的3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分要闻、新闻、国际、文艺4个版和电台、通讯社、新华书店几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出版发行体系。电台能接收延安、重庆和各根据地的电讯,与一些国家的通讯社建立了联系。
1941年初冬,日军井关三十师团和第四、第九混成旅团一部共约5000兵力,陆空配合向我八路军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黄崖洞发起进攻,报社奉命埋藏机器、坚壁资财,背起“报馆”打游击。尽管炮火连天,但这份日刊两万多字的报纸一直坚持出版,“以铁的事实粉碎了敌寇汉奸的宣传攻势”。
1942年5月,日军向太行山区发动了“铁壁全围”的大扫荡。5月19日,日军开始“扫荡”太行山北侧。《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当时驻扎在辽县(今左权县)麻田,一边坚持出报,一边准备转移。
5月23日拂晓前,得知敌人进攻八路军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麻田驻地的消息后,何云率报社机关随总部和北方局向外线转移。出发后不久,他们即被日军包围,报社与总部失去了联系。
5月26日清晨,传来左权将军英勇牺牲的消息,同志们万分悲痛,同时也感到形势的严峻。何云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工作岗位。在化整为零,分散隐蔽的几天里,他跟身边的几个人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决不能当俘虏。”
5月27日,何云率队转移到辽县大羊角附近,当晚,他仍坚持架起电台收听电讯,亲自撰写稿件,计划出版战讯。5月28日晨,何云藏身的山坳被敌人团团围住,一颗子弹击中他,壮烈牺牲,年仅37岁。
何云牺牲后,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左权)一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7月8日,《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和新华书店联合举行何云等牺牲同志追悼大会。邓拓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了《哭何云同志》的挽诗,纪念一个疆场浴血的新闻人——
78年过去了,何云从来没有离去。英雄倒下的地方——左权县清漳河畔的山脚下,“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铭刻着新闻人何云为抗战胜利立下的功勋:“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
●“路是人走出来的。什么事,要靠人去开拓,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战胜它。”
●“报社知识分子多,来自四面八方,多做思想工作、搞好团结非常重要。但要坚持原则,注意方式。”
●“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决不能当俘虏!”
《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的旧址,坐落在太行山中一个小小村落,名叫山庄村,距麻田不远。这是一进四合式院落,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不畏艰苦的新闻人,就在这里,以笔墨为武器与日寇作战,为胜利呐喊。
笔可作诗、作文、作画,在纸上,描绘一个又一个美好,照亮世人的灵魂;笔堪做利剑、枪弹,在纸上,进行一次又一次,气吞山河的拼杀。世界越是喧嚣,真知灼见的报道,才显可贵。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一掷地有声的勉语,不仅成为何云自己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新闻人前赴后继的职业准则。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来,以何云为首的新闻人,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光辉典范。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山西党史人物 何云:太行浩气传千古,浴血疆场笔作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