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名人 (补)十四 李继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
李继隆(950年-1005年 ),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初年名将、外戚,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
)为妻,即后来的明德皇后。李继隆之弟李继和后来是镇守西北边防的名将,李继隆幼年时在伯父李处畴家生活。成年后,李继隆因父亲的功劳被荫补为供奉官。因李处耘和赵匡胤的结拜兄长慕容延钊不和,李继隆屡遭压制,少年时代的他只好每天游猎练武,等待机会。
宋太祖开宝年间,李继隆奉命监护戍卒到定州,受到定州节度使孟玄喆在射堂的宴请。在展示射箭技术时,李继隆箭无虚发、举止娴雅,深受孟玄喆赞赏。
当时,北宋虽已攻灭后蜀,但蜀地在经历全师雄之乱后,仍然“寇盗犹梗”,年已弱冠的李继隆被任命为果州、阆州监军兼巡检。他的母亲吴氏见爱子将要远征,不免非常担心,便找来一些丈夫的老部下辅佐李继隆。没想到李继隆一口回绝:“此次出行,孩儿自有一番成就,怎么需要这些人,希望您不要担心这些。”吴氏欣慰之余,只得让李继隆出行,就此踏上了漫长的征途。然而蜀道艰险,在任职期满归来的路上,李继隆连人带马掉入了山沟,幸得为一棵树挂住,被救了上来。
随后,李继隆和三百名雄武卒被派到邵州,去剿灭数千名当地的蛮族,武器只有刀和盾牌。但是年轻气盛的李继隆冒着蛮族不断施放的毒箭身先士卒,以伤亡三分之一的代价打败了敌军。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敌人的毒箭贯穿,危在旦夕,好在部下得到解药,才获救治。此战,李继隆以勇猛传遍了全军。宋太祖听闻后对其赞赏有加。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宋军攻南唐时,李继隆随李符督责荆湖漕运,负责补给南征诸部。南唐军全力攻击宋军漕运,却为李继隆屡屡击败,并且斩杀了敌军一位高级将领,有力地保障了宋军补给。赵匡胤发现了李继隆的才能,又追念李处耘的功勋,想要加以提拔,便对李继隆说:“升州(指南唐都城江宁府)平定后,你要拿着捷报来,朕会厚赏你。”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二月,李继隆因平南唐之功,被任命为庄宅副使。 后随赵匡胤驾临洛阳,被改授为御营前后巡检使。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李继隆担任四面提举都监,一如既往地“奋以先登,勇常冠军”。李继隆在与猛将李汉琼攻打太原西城时,北汉军投石机投出的石头,正好落在他身边,随从亲兵当场被击中身亡,但李继隆仍然毫无惧色,继续冷静的在前线督战。
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第一次幽州战役,与郭守文领先锋军击破辽军数千人。包围幽州时,又与郭守文担任先锋,败辽军于湖翟河。此时,因太宗的失误,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受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反击,遭遇惨败,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听闻后也大吃一惊。
战后,李继隆因功被命为镇州都监。辽军随后转入反攻,辽国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将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太宗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但有人提出八阵的部署力量过于分散,应该改为二阵,大将崔翰恐违反太宗的命令不好交待,犹豫不决。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便大胆地做了违背太宗意图变阵。大战过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宋军杀敌约有八万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景宗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跟随名将潘美迎战于雁门。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击溃辽军。李继隆和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辽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一直追击到辽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其他各路宋军也捷报传来,崔延进破敌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杀辽国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军损失惨重,入侵计划全面崩溃。战后,李继隆改任改定州驻泊都监。此后,他曾领兵出土镫砦,击破辽军,缴获牛羊及车帐颇多,受太宗褒奖。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党项首领李继迁诱杀曹光实,攻陷河西三寨、银州等地,进围抚宁。李继隆又赴西北讨伐党项,他与王诜等在浊轮川一战杀敌五千,李继迁狼狈逃走。收复银州后,宋军再破悉利族,斩三千余级,出开光谷西杏子坪降三族首领析八军等三千余众。岌伽罗腻十四族不愿归顺,李继隆与尹宪发动攻击,俘斩七千余级。战后,李继隆以辉煌战功,被加封为环州团练使,并护高阳关屯兵。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发动了第二次幽州战役。李继隆隶属曹彬一路,他作战勇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俘获辽军将领一名,却因太宗与曹彬的失误,宋军遭到了惨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部“军成列,虏不敢击”,有秩序地撤到了宋境,驻于定州。当时有数万败兵溃散到定州,形势混乱,李继隆依太宗指示,从容的安置败兵,受到太宗的表彰,被改授为侍卫马军都虞候、武州防御使。
冬天,辽军反击全线展开,在河间的君子馆与宋军展开决战。大将刘廷让领兵数万迎战,李继隆率一万精兵作为后援。由于天寒冰冻,宋军弓箭无法张开,刘廷让受到辽军重创,损失数万人。李继隆和沧州副都部署王杲领兵赴援途中遭到契丹军优势兵力袭击,二人虽顽强抵抗,杀获颇多,但终究寡不敌众。李继隆考虑气候等形势对宋方极为不利,果断下令退保乐寿。太宗十分震怒,下令召李继隆赴京,对其进行调查,但不久后便将他释放。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李继隆获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保顺节度使。九月,又被任命为定州都部署。此时,李继隆面对的局面是颇为险恶的,宋军精锐几乎在之前的歧沟关和君子馆两战中丧失殆尽。
辽军大将耶律休哥再次大举入侵,攻克涿州,陷长城口。李继隆领兵北上增援,不敌耶律休哥,宋军退保北平寨。耶律休哥领八万精骑继续南下,攻陷满城,南下祁州。李继隆再次迎战,路遇敌激战之后,斩获不少,依太宗指令,退保唐河,耶律休哥的精骑尾随而至。面对辽军的凌厉攻势,李继隆一面招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背后偷袭。耶律休哥却发现了宋军伏兵,抢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
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勇将荆嗣出战救援。荆嗣杀入重围救出伏兵,迅速退到河边,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抵抗。耶律休哥亲率主力全力冲击,荆嗣顽强抵抗,且战且退,撤到南岸,以便与李继隆主力会合。辽军见势,迅速杀过河桥。李继隆的部下袁继忠准备出战, 黄门林延寿等人却拿出太宗不许出战的诏书。李继隆早已下定决心一战,当即喝斥林延寿道:“阃外之事,将帅得专焉。往年河间不即死者,固将有以报国家耳。”下令田敏带领数百名静塞骑兵(北宋的精锐骑兵部队)“摧锋先入”,李继隆、荆嗣、郭守文等乘势掩杀,辽军大败,横尸遍野,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辽军南下的势头被初步遏制。大将裴济本与李继隆不和,但此战中,二人摒弃前嫌,奋力拼杀,与敌军短兵相接,因而成为莫逆之交。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铁骑南侵,欲切断威虏军的补给。宋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建议放弃威虏军。李继隆表示反对,他召集镇、定、高阳关精锐万人,毅然出发运粮,归途中遭到耶律休哥追击。李继隆派麾下大将尹继伦偷潜至辽军背后。凌晨,尹继伦乘耶律休哥不备,从背后突袭辽军,辽军正在用餐,不及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尹继伦杀入辽军大营,遇耶律休哥差点砍断其手臂,耶律休哥在亲卫护持下狼狈逃窜。但毕竟辽军人多,很快组织反击,尹继伦渐渐不支,然李继隆和大将王杲、范廷召领兵及时杀到增援。此役寇兵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宋军追击了数十里,而辽军在曹河又遭到宋军孔守正部的伏击,又死伤惨重。徐河战后,宋辽战争的形势为之一振,此后十年,辽军不敢再次大举进攻。
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西北党项首领赵保忠(李继捧)与李继迁共谋反宋。李继隆再次出征,部下认为宋军兵少不如先在石堡城休整待情况而动,李继隆却说:“径入夏州,出其不意,彼亦未能料我众寡。若先据石堡,众寡已露,岂复能进。”宋军迅速行动开赴夏州,赵保忠被擒拿。
宋线年),李继隆被加授为检校太师。宋军在望都之战失利后,李继隆多次请求入朝面奏边事,趁机请求能为国效命。不久,真宗召回李继隆,当面询访意见,李继隆认为辽国南侵是常事,应该委任将帅征讨,不需亲征。真宗对他加以为慰抚,改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出判许州。
宋线年),冬,辽军大举南下,澶渊之战爆发。真宗决定亲临澶渊,李继隆自请扈从,被任命为驾前东西排阵使,先行赶赴澶州,陈兵于澶渊北城之外。辽军数万骑兵急攻澶渊,李继隆与大将石保吉率军抵御,成功防御。待到真宗来临后,驾幸北门阅兵,召来李继隆等抚慰劳问,见他部下整肃,叹赏许久。
宋线年)春,李继隆随真宗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李继隆忽病发,真宗亲往慰问。二月,李继隆逝世,享年五十六岁。真宗亲自前往李继隆家中痛哭吊祭,身穿丧服发哀。为他辍朝五日,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武”。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这面镜子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