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民居、窑主故居、名人故居——千年文化名镇彭城之八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古镇彭城的前街、后街、南河沟街、东阁老街、目前仍有许多座属于冀南民居风格的老宅院,以四合院、三合院、一进院、二进院居多。也有大杂院。这些古民居大多是青砖瓦舍,灰瓦屋脊,也有平顶房,鳞次栉比,存留下的房屋数量还很多。
笔者在2018年春季曾从前街的老派出所路过,看到临街有些古民居,古色古香,院落虽破败但还没有倒塌,能进人就走进去了,首先看到其前廊门楣上存留的木雕图案非常精致,往里走是深深的宅院,应是古时富贵人家的宅院。2020 年冬,笔者又从此地路过,所见这里已成危房,写着:“禁止靠近”。这些百年老宅,亟待抢修。
过去彭城凡临街几乎全是做生意的门面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还能看到这些门面房在做着各种生意,现仍能看到存留至今的木板门,仍在临街当大门使用着,但已看不到在木板里做生意的人了。只能看到有些老人在老街民居大门口坐着晒太阳聊天。也有人把老商铺的门面改成小饭店,也有人把自己门楼稍加修补,门头上写“古镇老宅”。看到这些古镇特有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无一不使人深刻的感受到彭城浓郁的市井风情仍在,古风古韵犹存。
彭城从唐宋时,就以制瓷业的兴起成为商贸经济重镇而异常繁荣,由此产生了许多富商巨贾,由于他们重视文化教育,继而成为名门望族。其家大业大,庭院深深,房屋上百间,声名显赫。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国时彭城磁州窑业和资本市场,主要控制在:王家、肖家、冯家、李家、吴家等十余户大窑主手中。”还有胡家、郭家、张家、牛家、焦家、刘家、赵家等窑主都很富有。
史料记载:窑主冯常兴,彭城富田村人,曾为彭城首富,拥有窑厂二十座,土地八百亩,房产三百间。
肖老寿,彭城人,有窑厂十座,镇西南角肖家庄一条街基本都是其兄弟三人的房产。现存三处院落,其中楼院两座,保存完好。
黄家焉,彭城人,清末民国初,从文昌阁往西数家窑厂全是黄家的。黄窑主曾是位中医,广行善事,口碑不错。黄窑主曾捐钱担任过林县县长。
李五牛,彭城西大地窑主,据史料记载:现遗存有两处百余间为欧式建筑的大院落,位于镇西富田村,建于民国中期,风格独特。此院曾被日军强占为司令部。
张老剑,彭城西庄窑主,经营数座缸窑、碗窑。史料记载:现今遗留院落十多座,房屋两百余间。
有资料载:九十年代,区文保所曾在人民医院(四院)发掘一处墓葬,碑文显示“彭城窑主李龙潭,三十年置陶冶五十余处,房屋八百余间,田园千余亩”。有人说:此李窑主资产富足已远超山西一般晋商。但李窑主庄园在彭城何处,目前不明。
据彭城老一辈人讲:彭城胡家曾有多处窑厂、商铺,富甲一方。胡家在南河沟、前街、后街都置有房产,还有九门相照大宅院。
以上这些富商窑主在彭城开办的窑厂、商铺,建造的深宅大院、青堂瓦舍,足以见证彭城在历史上的繁华富足。这些窑厂、宅院、商铺,有些已经随历史的烟云散去,但也有一些残缺不全的、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窑主故居遗址尚存。
从文昌阁往西走到保安街12号院,是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工农红军的将领革命烈士张兆丰故居。
张兆丰(1890-1930),彭城人,父亲是彭城缸窑主。他年少时志向远大,身处战乱年代,常怀救国救民之心。1908 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投笔从戎,考入陕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加入靖国军,任中级军官。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他曾在天津当记者,阅读学习了马列主义著作和《新青年》等许多进步书刊。
北伐战争时任团长,旅长,师长之职,成为与叶挺齐名的北伐名将。1927 年参加中共在苏联召开的“六大”会议。之后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在领导武装暴动,创建革命红军方面贡献卓越。1930 年被判徒出卖,英勇就义,年仅 40 岁。1961 年,张兆丰烈士牺牲30周年时,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主持下,将张兆丰烈士遗骨迁葬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立碑记念。
张兆丰故居大门为拱券结构,坐南朝北,分东西两院,小巧精致。现为峰峰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址。在此院的北屋,张挂着革命战争年代磁县地区许多革命先辈的照片,介绍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有张兆丰烈士生平事迹、张锡珩、张璧珩、王维纲、张学孔、冯寿亭等革命先辈的照片 和生平事迹介绍。东西厢房陈设着张兆丰烈士用过的家具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