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萧克为何只授了个上将?毛主席曾亲口说“委屈他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对于每一个在战场上拼杀的战士而言,军衔也许并不是他们唯一追求的目标,但这却是很多人所能看到的最直观的东西。
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上,每一名战士都值得尊敬,而每一位将领也都有着他们各自的功绩,靠着这份功绩,他们总能得到相对应的荣誉,但总有一些例外。
名将萧克在战争里屡立奇功,可最后授勋时,却是上将而非大将,这并不是说上将不好,只是按照他的功绩,大将名单里也应该有他的名字,而就连毛主席都曾亲口说过:“委屈他了”这样的话,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萧克原名萧武毅,1907年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书香之家,父亲给他取名为武毅,是希望他勇武刚毅,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长大的武毅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这番期望。
萧克的家在湖南嘉禾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用穷乡僻壤来形容毫不为过。萧克的家里有三个儿子,萧克是最小的那个。在他的童年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令他难以释怀的事情,这件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的走向。
萧克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因为家里是在贫困,大哥作为长兄,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所以他几乎没读过书。后来大哥得罪了附近的地主,又被地主买通县衙,在狱中谋害了,这件事让萧克对于地主十分痛恨,也让革命的种子种在了他的心里。
幼年时的他就已经饱读诗书,《四书》、《五经》都已烂熟于心,随后又在家里的安排下,到了高等小学学习,就读在同善高小。
1923年时,16岁的萧克考进了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前往广州,在这里考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进行军事化训练。开始初学革命,后又跟随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初,年纪不大的萧克已经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能,二十岁的他就已经是连长了。也是在这一年,蒋介石叛变革命,萧克发现自己与他的观点完全不一样,所以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武装反对反动派的阵营里。
在这一年的5月份,萧克加入了中国,这里的理念让他这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共鸣,他知道只有才是真正能让千千万穷人翻身的力量。
随后萧克跟随部队进行南昌起义,怎奈起义失败,萧克只能先回到自己的家乡暂避风头,同时按照命令在这里发展基层力量。
在1928年初,萧克在嘉禾县组织建立了中国南区支部,不断发展着属于自己的势力,随后跟随朱德、陈毅进行了湘南起义。
1929年初萧克的部队与红四军汇合,萧克任支队长、纵队参谋长。次年,又因为他出色的指挥和作战能力,任他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将这支部队都交给了他。萧克接手后,不断地训练战士,还根据队伍不同,准备了不同的训练方法,最后让第三纵队成为了红四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1931年,萧克被调到了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担任师长,配合其他部队粉丝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次年又任湘赣苏区红八军军长。随后的几年里,萧克更是立功无数,还在1936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足以见得组织对他的器重。
抗日战争期间,萧克任八路军第一二零师副师长,东渡黄河,与贺龙、关向应一同前往山西,在那里建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并且亲自参与了多场收复战役,河曲、保德等地,都有过他的身影。
1940年他又指挥部队反击敌人的“十路围攻”,取得了傲人的战绩,并且将抗日根据地向辽西拓展,为日后的东北解放提供了必要条件。
两年后萧克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不光在战斗上不落后于他人,还靠着自己的文化知识总结了很多战斗经验,这些帮助了很多部队完善自己的作战技能,意义重大。
解放战争期间,萧克指挥部队南下,组织策划了多场起义,并且先后与反动派进行了多场战役,歼灭中南地区反动力量43万余人,参与解放了多个省区,对消灭反动势力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时间流转,来到了1955年的9月27日,这一天对于所有征战过沙场的将士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要举行授勋典礼,为这个国家付出过自己青春热血的人将会获得应得的荣誉。
在这次的典礼上,有五十五位革命战士被授予上将军衔,而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萧克。可很多人都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被授予大将军衔也不为过,甚至就连被授予大将军衔的许光达都认为萧克比自己更适合“大将”二字,还为此做出了让衔的举动。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从头到尾不发生变化的。在历史中,党的内部也有着很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的选择,就决定了每个人的路,有人说萧克不被授勋为大将的原因就是他曾做过错误的选择。
在1929年的6月时,红四军举办了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选举出合适的军委书记人选,最后只剩下两人有资格继续角逐,一人是毛主席一人是陈毅,萧克选择了将自己的一票投给陈毅,而很多人的选择都与他一样,所以毛主席在这次选举里落选了。
张国焘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紧张是众所周知的,在长征期间,张国焘与毛主席的观点更是发生了分歧,所以张国焘选择另立中央,既然是“中央”就不能只有一个“光杆司令”,所以当时有一部分将领被张国焘带走了,萧克就是其中之一。好在他后来重回正途,继续革命。
正是这两次看上去不太明智的选择,成了很多人猜测萧克是不是不受毛主席待见的根据。诚然从这两次事件看来,这样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但毛主席的胸襟与气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另一种说法更值得人们信服。
这次的授勋典礼牵涉到了上百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不必多说,所要考量的因素也是十分之多,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平衡与标准的问题。
在典礼之后,上将觉得自己应该被封为大将,为此还找到了周总理谈论此事,周总理听后只说了一句:“粟裕是大将”,便不再表示自己要封大将了。
这就是一个标准与平衡的作用,而笔者认为,萧克在这次的典礼中所起到的也是这样的作用。
毛主席对于萧克被封为上将是这样说的:“萧克授的是上将军衔,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了。”这句话里,一来让大将们有一颗谦虚的心,告诉他们与他们功绩一样甚至资历更深的人才被封上将,这时的萧克是大将的平衡。
二来也让几十位上将们明白,自己不应该再去争抢一个军衔,因为资历如此之深的人也不过是个上将。这时的萧克就是上将的标准。这样看来,萧克被封为上将也是合情合理的,也难怪毛主席会说:“委屈他了”这样的话。
只不过还有一点值得人思考,那就是为什么这个“平衡与标准”一定要是萧克?其实这与萧克的为人有很大关系。
他与很多将领不同,是读书人出身,有着读书人的谦卑,在他眼中,军衔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只要国家统一,天下太平,自己的那些战友们没有白白牺牲,自己也就没有遗憾了。
所以萧克自己也坦然说道:“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之后他还讲了东汉大将冯异的故事。
冯异是光武帝时的开国大将之一,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功勋卓著,可他却不爱论功,每次战后聚会,他总是自己找一棵树,在树下自得其乐,从不参与到功过争论里,所以他也得名“大树将军”。
在2008年10月24日,这位“大树将军”也离开了他最热爱的这片土地,享年102岁。
虽然萧克走了,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一步步成为现实,他看到了这个中国一天天地更加强大,他看到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像他一样为了这个国家而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些事件对于和他一样的开国元勋们,都是比军衔更重要的存在。尽管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可他们为这个国家所做出的的贡献必将如同夜空穹顶里无数的闪耀着的星光,照着一代代华人向前大步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