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籍开国将帅故里行”(十四)吴效闵将军故里:“秀才”成虎将辉煌金太谷(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山西籍开国将帅故里行”(十四)吴效闵将军故里:“秀才”成虎将辉煌金太谷(图)
上天给他一副学者的外貌和文质彬彬的书生气质,抗日的洪流把他卷入人民军队后,他把人生定位于豪壮和刚烈,残酷的战争把他锤炼成骁勇善战的猛将,他就是吴效闵将军。陈赓大将赞誉:“效闵同志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战将、猛将、虎将。”
吴 效 闵(1921-1977年):山西省太谷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第三支队政治主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游击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二十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旅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二野战军十三军三十七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十三军军长,援越抗法时为军事顾问团顾问,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吴效闵出生于晋商家庭,衣食无忧,就读太原知名学府。在学校时,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过声援北平“一二·九”的示威游行。1937年9月,日寇打进山西,铁蹄所至,国军溃败如山崩,惶恐的难民如潮。他没有随学校退到后方,而是渴望把一腔热血抛洒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沙场。“家庭没有促使我投身革命,给予我的是以自私自利为本质,以个人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梦,以及强烈的自尊和虚荣心。短短两年的中学生活对我的思想演变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进步教员梁品青和同学王宏士、黄宏基的影响下参加了读书会,看了一些鲁迅、巴金、茅盾的进步小说、报刊,启发了我对旧制度的不满,抽象革命的观念随之滋长。日本帝国主义的刺刀和反动当局,把我逼上了革命。”吴效闵在《历史思想自传》中这样写道。
新兵入伍,吴效闵并不被看好。因为他皮肤白,还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身材干巴瘦,比三八步枪高不了多少,连长瞅半天没瞅出“兵味”,就把他安置到了炊事班。虽不情愿,但不能抗命,在干炊事员的同时,他和机枪班长交上了朋友,学会了操弄机枪。
在一次突围中,一排炮弹落在机枪阵地,机枪被炸飞,机枪班非死即伤。鬼子狂叫着往前冲,连长急得大喊:“谁会打机枪。”“我会。”吴效闵捡起机枪,三两下排除障碍,端起机枪猛扫,面对日军毫无惧色。战斗结束后,吴效闵当上了班长。月余后,部队在文水县伏击日军,吴效闵带领全班冲杀,把日军切成两段,与敌争夺制高点,打上来冲下去。夜色中,连长分辨不清战士模样,但能看到两只镜片在战火中闪光,撤出战场后,吴效闵就当上了副排长。不出一月连升两级,成了学生兵中能打仗的典型。
吴效闵参军前8年,一直在基层从事政治工作,曾被评为太岳军区模范干部,属政工干部中的佼佼者。但他心里还是非常期望到一支会打仗打硬仗的英雄部队中去。机会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1944年10月,抗日战争熬过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开始收缩兵力。此时,太岳山深处,在决死第一旅二十五团一营担任教导员的吴效闵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三八六旅二十团缺政治处主任,时任太岳军区政委的钦点吴效闵到该旅,用政治理论武装部队。
三八六旅可是一支让日寇胆战的部队,曾转战川陕,三次翻越雪山草地,抗战以来,战功赫赫。吴效闵和三八六旅二十团团长楚大明脾气相投,两人在大小战役中配合默契,屡立战功,成为一段佳话。
陈赓大将夫人傅涯在为吴效闵儿子吴森所著《吴效闵少将》作序时曾回忆说:“说到吴效闵,我对他印象很深。因为在陈赓的几员战将中数他文弱年轻,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个头不高,很瘦,一眼就能看出是个读书人。参军后,一直在同志领导的决死队做政治工作。刚调到三八六旅时,许多同志并不看好这个‘眼镜主任’。”
命运之神只垂青挺胸膛不趴下的勇士。歼灭“天下第一旅”时,吴效闵是团政委,团长负伤,他明智果断率部同敌人一起进村,以近战、村落战巧妙地将敌切割歼灭,活捉了中将旅长。战斗结束,陈赓立即让他当了团长。
从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从直捣第五兵团部到淮海战役堵住第五军,从围歼黄维兵团到南昌城下火线止住溃退,从千里追击大西南残余部队到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朝鲜战场,都留下了吴效闵将军的身影。
“有带头冲锋的官,才有不怕死的兵。”这是许多老兵在回忆吴效闵时常说的一句话,曾担任吴效闵警卫员的宋天发在回忆时称:“团长很勇敢,打起仗来一门心思在作战上,根本不考虑什么危险。他的指挥所长了腿,谁要找团长就要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找。他要往前跑,我们几个警卫员都拉不住。”
在其十多年的战争生涯里,他带领部队打过不少大仗、恶仗,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据老兵们说,跟随吴效闵将军打仗,是胜仗多、败仗少。在每次战斗中,他都能身先士卒,并很好地带领部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以至于吴效闵将军带出来的部队后来成为了一支能攻善守的主力、尖刀部队。
吴效闵用兵谨慎,抓住时机后又极为迅猛,不但是个刚勇睿智的军事指挥员,还善于做部队思想工作。老战友回忆,吴效闵不但能征善战,而且也是一位善于相处、平易近人、心胸开阔的高级领导干部。从一位血性青年学生到历经战火熏陶的一代战将,他很好地完成了由政工干部向军事干部的转型。
1949年2月,吴效闵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在我军历史上,团级指挥员获此殊荣的并不多,但在十旅的历史上,第一位是“猛虎”团长楚大明,第二位就是貌似文弱的“秀才”团长吴效闵。
战争没有摧垮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1977年一场重病却把他从亲人的身边夺走,年仅56岁。
据传吴效闵将军祖上是江苏吴县一秀才,考取了功名,到山西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只是家谱焚于战乱,无从考证。父亲吴宝寿在当地票号给人当掌柜,自家兼营小当铺。早年家境尚好,在曹庄村置下一座青砖深宅院在村中还属一流,门楣上还嵌有“义善堂”的横额门匾。父亲又略通医术,经常免费为乡邻看病,在村里口碑颇好。
如今,在曹庄村,关于吴效闵将军及其家世的历史已经鲜为人知,记者遍访村中高龄老人,但均是全国解放后迁徙至曹庄村,对这位声名赫赫的名将的故事也只能回忆起只言片语,村中唯一一位将军的“发小”吴贵成已于去年离世。
村委会的大院中,一座碑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记载了太谷名人,这也是曹庄村之行唯一见到的有关吴效闵将军的文字记载,碑文开首写道:太谷地处山西中部,在这块热土上诞生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书法家赵铁山、孔祥熙、武光任县长、吴效闵司令员、吴鸿斌军长、曹卫群、曹彤等名人……
吴家老宅仍在,但主人已另有其人,这也成了记者在曹庄村采访时留下的一个“未解之谜”。吴家老宅现已被淹没在一片新建的红砖大瓦房之中,晋中民居颇具特色,家境如何从大门上就能看出端倪。吴家老宅院墙高约3.5米,普通人家的院墙自不能比,院外的散落的长条石上的石刻依然清晰,也在向外人证明这里的主人曾与众不同,房屋结构一看便知是清代建筑风格。
但院中情况令人惋惜,一座两进的院落中蒿草丛生,东西厢房都已坍塌,独有正房仍然屹立不倒。随记者一同前往的县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不无遗憾:“2010年的时候,在革命遗址普查中,我们已对这里登记造册,但保护工作进行得比较缓慢,我们也在积极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对此遗址进行保护。”
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曹丙娃回忆说:“吴效闵将军16岁便参军入伍,一直在外征战,全国解放之后仅回过太谷一次,村中关于他的情况很少有人知道也在情理之中。”
在多方查找资料后,记者终于找到曹丙娃口中所称,吴效闵将军全国解放之后唯一一次回家的缘由,那是解放初期土改时,村里给吴效闵定了个地主兼商人,他很是想不通,早年投身抗日,从没搞过剥削,怎么倒成了“黄世仁”了。那时人人都坚信“私有制乃万恶之源”。回老家后,他把父亲分在他名下的地和房都捐献给了村里,要当个真正的无产者,作为回报村委会把他的成份改成中农。至此,记者的关于吴家老宅易主的疑团迎刃而解。
在太谷县,曹庄村的经济并不突出,人均收入也只是全县的平均水平。但在采访中,一种战天斗地、不服输的精神让记者颇为感动。
北方人有个习惯,在每年初冬采购冬储菜以度过漫长的冬季,冬天能吃新鲜蔬菜是个奢望,但在曹庄村,早在20多年前,家家都可以吃到新鲜蔬菜。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曹庄村村民为了摆脱穷日子,村里人搞活经济,精明的村民纷纷搞起了大棚蔬菜。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心头乐开了花,大棚最鼎盛时期能达到84个,大棚的蔬菜不仅供应太谷县城,还销往周边的清徐、祁县等县区。
缺水成了之后制约曹庄村大棚蔬菜继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灌溉无法实现,在我省多地大棚蔬菜开始遍地开花的时候,因为缺乏扩大再发展的资源,曹庄人果断停止做大棚蔬菜的文章。村民又琢磨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养大车搞运输逐渐代替了种植大棚蔬菜,一时间,村里到处都是车声隆隆。“当时,村里买大车的人不少,最多的时候有90多辆车,太谷本地没有资源,大家都到灵石县、孝义等地拉煤,运往山东、天津等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那时,村里的万元户已经很多。我当时就是开大车的,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村子里搞运输的还有40多户,全部都是六轴的大车。”村委会主任曹东柱自豪地说。
为能发家致富,曹庄村村民还先后开过焦化厂、火碱厂、铸造厂,部分村民还搞起了特色养殖。
曹庄村的发展仅是太谷县这个将军故里发展的一个缩影。“金太谷,银祁县,广吃米面的榆次县。”这是晋中老百姓介绍家乡的一句口头禅。太谷曾是山西商业的一个繁盛之区,其商人是晋商中一支劲旅,清末就有了“金太谷”、“小北京”之称,在现县政府大楼上醒目地写着“构建和谐金太谷”,足见太谷人的自豪。
如今,太谷依靠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筑工程,认真合理规划城市。太谷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在教育,太谷的教育在晋中市乃至全省都有名气。太谷教育界师资雄厚,拥有太谷中学、太谷二中等全省、全国重点高中,每年陆续向各高校输送大批人才,各地学子涌入太谷,求知,求真,求实。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太谷曾孕育了吴效闵这样的战将,也在造就着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敢想敢干的民风加之科学为伍的人才,曾经的晋商繁盛之地,必将再现金太谷的盛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