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培植“土” 体现“特” 做大“产”做好乡村振兴“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既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也寄托着习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培植“土”、体现“特”、做大“产”,金融助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必将大有可为。
俗语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水田、旱田到山地、丘陵,不同的气候、土壤、水源孕育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因地制宜保护好土特产的“土味”,农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强。
做好“土特产”文章,首先就要抓好一个“土”字,盘活农村资源要素。而乡土人才“根”在乡村,发展在本土,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战略之举和长远大计。盘活资源优势,需要把懂技术的“土专家”、能发展的“田秀才”、善经营的“乡创客”、有情怀的“带头人”纳入乡土人才队伍从而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三台乡树吾拉村的李长征(右三)与乡亲们一起做绣品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为乡村振兴助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乡村振兴产业“尖兵”作用,通过培训不断巩固和推进彝绣产业发展,挖掘和培养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和刺绣女能人等乡土人才,使刺绣成为彝族妇女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本土彝绣人才的推动下,“绣品变产品、绣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彝绣还先后登上“上海时装周”和“纽约时装周”,从大山深谷走上了世界舞台。
油画产业在江西黎川早已遍地开花,不仅成为产值过亿元的富民产业,还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当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更成为这座千年古镇鲜明的城市符号。其实,早在2012年,黎川就推出了相关人才扶持政策,吸引大批黎川籍画师返乡创业;同时,还积极做好油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对有意愿、有学习能力的脱贫户提供免费培训,出台系列政策引导脱贫户从事油画相关产业。特别是让一些贫困学生从小就接受油画艺术的熏陶,发现和挖掘一批对油画艺术有兴趣和天分的人才,为油画产业发展储备后备人才。如今,这个大山环绕的革命老区已成为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油画产值超6亿元的文化产业基地。
乡村要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支撑。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关键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擦亮金字招牌,用特色“支点”,“翘”起乡村经济的大发展。
2021年4月,习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他在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
作为螺蛳粉“家乡”的银行,柳州银行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成立了“螺蛳粉贷项目组”,先后走访柳州近30家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深入了解产业结构、产业需求,在全区率先推出“螺蛳粉贷”。同时,深入了解柳州螺蛳粉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走访上游农户、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100余家,了解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结构情况,结合原材料企业、销售商存货、账期等行业特点,将“螺蛳粉贷”产品升级为服务对象更广的“螺蛳粉产业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全力满足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金融需求。
为加大对螺蛳粉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柳州分行也为螺蛳粉特色产业链制定了专属服务方案,通过加强场景建设,把螺蛳粉产业链打造成该行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普惠场景特色项目,并实现了场景化批量化拓客模式。针对规模较大的头部企业、躯干企业,加大信用、类信用和信用+担保组合方式的贷款投放,根据企业的情况与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授信方案;针对规模较小的上下游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推荐办理信用贷、银税贷、抵押贷、税易贷等线上产品或线下个人经营贷款业务,如“米粉贷”等。此外,依托中国银行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中国银行柳州分行充分发挥外贸业务优势,为螺蛳粉企业提供国际结算、外汇交易、投资托管、全球现金管理、出口项下融资等综合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为螺蛳粉企业走向世界大舞台提供全面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保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中之重。做大“产”,尤其要延链补链,形成产业共同体。从“披头散发进市场”到“梳妆打扮树品牌”,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配合。不仅要把特色作物种好、特色畜禽养好,还要做好产后的分级包装、仓储物流、加工销售,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通过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土特产”的金招牌换来“金效益”。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此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加以强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而将“路线图”转化为“实景图”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金融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作用。
谈及金融如何有效支持农村三产加速融合,中国农业银行原董事长周慕冰表示,要加强银政企合作联动,“乡村产业发展涉及政府政策、金融机构、企业、农户等各个方面、多个环节,只有各方共同搭台、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一二三产加速融合。”
银行、政府、企业可组成共同目标的战略联盟,由银行提供金融信贷资源和服务,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由政府发挥“有形的手”力量,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由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各种资源要素,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城乡互助、良性循环的市场。
“土特产”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做好这三篇文章,要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乡村产业的层次和质量,让“土特产”的金字招牌换来真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