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5年打造15个项目:上海如何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每到周末,上海的历史风貌区人流络绎不绝。历史风貌区成为塑造城市吸引力和魅力的重要部分。
近期,《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表示要加强保护传承,将历史风貌保护与人民城市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合理引导空间载体活化利用。“到2025年,完成3个以上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项目……,打造15个以上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示范项目。”
从上世纪末,上海就逐步建立了由“点(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线(风貌保护道路、河道)-面(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等类型覆盖完善的保护对象体系,也开始探索历史风貌空间载体的保护利用途径。
2020年开始实施的新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在上海的政策法规层面出现“活化利用”的概念—— “市、区人民政府鼓励通过设施完善、功能调整、环境优化等方式,在符合保护要求和尊重居民生活形态的基础上,发挥保护对象在社区服务、文化展示、参观游览、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促进活化利用。
据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数据,目前上海政府认定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共有44处,一级风貌保护道路64条(被称作“永不拓宽的街道”)优秀历史建筑3075幢。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有着永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等多重意义。2021年起,“建筑可阅读”、SUSAS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世界城市日都围绕历史建筑的一系列活动,是上海鼓励全民认识和参与“活化利用”的一次尝试,让这些尘封的历史建筑重回大众语境。
什么是活化利用?活化利用的对象是空间载体,要让这个空间能真的有活力,需要让它被“用”起来。这就需要持续的人流。
什么人呢?当然,需要包括不少访客(游客),也需要周边社区的居民。那么这个比例是怎样的?不同地区的历史风貌区活化利用,由于开发运营主体等因素的差异,在“如何被用起来”、“被谁用起来”这些问题上的态度不尽相同。
第一类,访客比例大。成片商业开发,重视建筑复原修缮和新功能填充,俗称的“留房不留人”,常涉及里弄住宅片区的征收改造。这种方式通常出现在市级商业中心的历史风貌区,比如地段土地价值较高的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新近开放的张园片区属于历史风貌街坊,就曾经是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它的设计偏重吸引访客。张园融合传统海派文化与国际时尚文化,文商旅联动发展。
第二类,当地居民比例大,开展小微更新,留房也留人,让这些地方有持续不断的烟火气。较小面积的楼栋改造比如居民住宅改造,通过抽户的方式对住宅楼进行条件改善,涉及区域面状空间改造的,比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的田子坊,是公众参与、自发有机更新的一次尝试,更多是“自下而上”。不过,网红效应也会带来房租逐渐偏高的问题,导致文创类工作室搬离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文艺气息。
第三类,在前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不保留地块内部的原住居民,开展征收改造,并且进行商业开发运营。但它的设计会考虑与周边社区居民的关系,从空间上嵌入周边交通网络,从功能上满足周边社区。让活化利用,不仅是用商业开发吸引游客访客,也考虑如何让周边地区受益、发展。
比如,属于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外围区域的陕康里,原有部分工业用地,更新时保留了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以文化为导向利用历史资源,植入高品质文创办公、餐饮、零售功能。长宁区武夷路风貌道路,则提出“静雅”的概念,在空间上提出服务当地居民为导向,着重引导布置便民的社区商业功能如菜场等,为上海中心城区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提供了新可能。另外还布置周边居民所需的办公空间。
对于空间载体,不仅花钱修缮,而是注重传承、与当地发展需求有机结合,以“利用”支撑“保护”,才能形成空间的真正活力和保护意愿。上海历史风貌区的活化利用,有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业界普遍关注产权方、承租人补偿问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足,引入新业态是否与空间载体地域匹配、是否保留地域文化特点等问题,这还有待政府、市场主体与市民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