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城市考古|美式现代摩天大厦——新永安大楼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新永安大楼,这幢被称为“九重天”的美式现代摩天风格的大楼位于南京东路627号,是永安百货于1930年购入老天蟾舞台旧址后新建的。其与西侧的永安百货大楼通过两座封闭式的天桥将二者结为一体。该楼建于1930年,设计方面由当时在上海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建筑师哈沙德成立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哈沙德洋行负责。该建筑是20世纪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上海市首批近代保护建筑之一。本期我们将穿越历史的烟尘,走进这幢震撼心灵的百年大楼。
哈沙德(Elliott Hazzard),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大米种植园家庭,他曾在格鲁吉亚技术学院学习建筑,后来去佐治亚理工大学就读建筑专业。1920年,哈沙德由美孚石油公司推荐与菲利普斯(E.S.J.Phillips)在上海成立建筑事务所——哈沙德洋行。该事务所的作品有一鲜明特色—根据业主偏好和建筑功能以及周围环境决定设计手法。上海众多历史建筑中都可以寻到该所的踪迹,新永安大楼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路在20世纪10至30年代,曾先后崛起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家华商百货公司,它们在风云变幻的上海滩创造了许多商业传奇。永安百货作为“四大公司”中唯一保留原名的企业,说它是上海百年商业发展的缩影也不为过。
在20世纪初期,郭乐、郭泉这对郭氏兄弟在香港开设永安公司盈利之后,为了扩大永安的商业版图,开始将目光转向这个百业兴盛的上海。郭氏兄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看中了南京路上一块业主为哈同的地皮。在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毅然签订了合约。
1916年永安公司大楼动工,1918年9月5日建成并开业。其占地面积5681平方米,建筑面积3099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6层。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东北部外沿为弧形,外墙采用汰石子装饰,底层为马赛克地坪。陈列橱窗用进口落地大玻璃,屋顶设天韵楼花园。大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馥记营造厂承建。
永安百货创办之初,就制定了“经营环球百货、同时兼营其他附属事业”的方针,从这就可以看出永安百货的定位并非是单纯的商店,而是集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业空间,可谓是如今综合型商业体的雏形,这在当时的上海更是一种创新。
弃农从商的郭琳爽在成为永安公司第二代掌门人之后,为了进一步与同行竞争,于1930年高价收购了永安公司大楼东邻老天蟾舞台地皮权,并为建造新楼作准备。由于永安公司买下的这块地皮占地1400平方米且呈三角状,如果仅仅是在建筑基地内建造一座多层建筑,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现空间不足的局面,因此,只能在高度上做文章。
于是,在旧楼拆除后,永安公司请哈沙德洋行设计摩天大楼,建造起 19 层高的三角形摩天大楼,称永安新厦。
永安新厦采用了美国流行的近代立体建筑形式,以垂直线条与层层收缩的形体来表现大楼的高耸感。由于大楼地基呈三角形,整个大楼也建成了三角形建筑样式。该楼是一座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共22层,七层以下为梯形状,以上是长方形。新楼的一至五层是营业商场,第七层即是“七重天”酒楼和游乐场,内设火车座椅、沙发软垫,每张桌子配有小灯盏。外墙采用釉瓷砖镶面,并且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设备——空调和电梯。沿街安装了大面积橱窗,并以绿色花岗石铺砌,上面为浅黄色面砖装饰。哈沙德洋行还设计了两座天桥,将新老永安大楼结为一体。这座天桥,不但打破街道对两幢大楼的阻隔,更是将街道纳入商店版图之内,使顾客可以直接穿梭于新旧大楼之间,并且天桥的顶盖及窗户更使来往行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
这幢耗资500万元,耗时两年的大楼,虽然占地面积仅是老永安的三分之一,但是建造代价却是老永安的两倍。永安的这两栋英美不同风格组成的高层大楼,大楼顶部有着闪闪发亮的霓虹灯,红色的是英文“WingOn”,绿色的是中国文字“永安”,耀眼的灯光和夜空融为一体,构成了上海独特的夜景,一跃成为“摩登上海”的重要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永安作为一家华商企业,除了经营西洋百货,还积极提倡使用国货。1949年,永安公司和南京路以及上海一同迎来了新生。1956年1月13日,永安公司公私合营,成为上海百货业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商家。1958年,上海电视台筹建组选址定在新永安大楼的高层。1987年6月15日,上海电视台二台也在新永安大楼成立,1993年1月18日则是上海东方电视台成立,1997年正式搬离新永安大楼。目前新永安大楼为瑞康公司和百联集团持有。
而永安公司经过多次易名,最终回归“永安”,同时它也是“四大百货”公司中,仅存的仍沿用旧名的商场。现今的永安百货,虽然在经营品种和方式上,都与刚成立时有着极大区别。但它仍然是那个洋气、时髦,以“顾客永远是对的”为信条,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1.“老上海的美国建筑烙印④|摩星楼PK倚云阁,结果催生出了一座新的摩天大楼”,刊登于公众号:上海美国研究
2.《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研究》,作者:周慧琳,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