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海郊区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2023-04-24 00:44分类: 上海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演化中,上海的先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从史前的崧泽文化直至近代的手工业一商业文化的发展,为现代上海文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文脉与开风气之先,成为上海本土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清晰的主线。今天,上海郊区的乡土文化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第一,城市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外来文化的传入远没有完成与本土文化的整合;第二,郊区城市化的蓬勃发展,又使产生于农耕社会的本土文化瓦解为破碎的残存,并日趋衰弱。与此形成悖论的是,当似乎代表现代文明的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日趋强势似乎要取代本土文化之时,我们却又强烈地感受到乡土文化珍贵的传承意义和现实意义:乡土文化在一地区的世代相传,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遗传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先民生存智慧,启迪我们发现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路径,借以促进社会系统的顺利运行。因此,无论从抢救、了解的角度,还是从继承、发扬的目的来看,都需要我们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对郊区的乡土文化重新作出审视,这也是推进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课题采用政策研究、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研究区域为“上海郊区”,包括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崇明、闵行、宝山和浦东新区的大部分。受时间与水平的局限,本课题仅选择古镇物质文化景观、民间文学和民间歌舞、民间节庆等三部分展开调研,提出思考。

  所谓上海郊区的乡土文化,即指上海郊区的本土文化,包括生成于郊区的文化特征和由外传入后本土化了的文化特征以及它们的综合体。“乡土文化”还包括当代的本土文化。

  依据物质文化资源产生的外在影响条件,可以把上海郊区古镇的物质文化资源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依托人地关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资源。如:构成水乡景观的重要元素——市河、桥梁和船舶。二是以文脉传承为主题的物质景观:如昭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传统民居、具有代表性质的私家园林宅第以及街道、河埠、桥堍、茶馆等公共空间。

  上海民间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态多样,通过不断传承和发展愈加丰富多姿,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文学艺术品类。

  1、山歌、田歌、民谣、号子、小调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歌谣,歌手众多,曲目多样,以青浦田歌和奉贤山歌最为典型。

  2、借助服装、道具等利用各种有节奏的动作表达情感、理念并传播文化的民间舞蹈,常有音乐或歌.曲伴奏,乡土色彩颇浓。主要有手狮舞、舞龙、舞狮、踏高跷等。

  3、历史悠久、曲种繁多、节目丰富、广为流传的锣鼓书、钹子书、打唱、宣卷、皮影戏等民间曲艺。

  5、主要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创柞的,反映劳动人民智慧,心声和愿望的民间口头文学。

  依据文化的结构,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民间节庆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反映群体关系的活动。群体之间的一些关系在经久不衰的活动中日益形成规范,成为隐性制度。因此,民间节庆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乡土文化资源。民间节庆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载体。民间节庆活动的展开,使得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活动得到重现,传统的手工艺得到发展,乡土文化得到交流。上海郊区民间节庆的类型包括传统的民间节庆、人生礼仪节庆、现代民间节庆和上海庙会等。

  一是古镇风貌被颠覆。如浦东大团镇在清朝时工商业十分发达,运盐河贯穿全镇,水乡风格和市镇形制较完整,号称“三步一家,五步一店”。但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改建过程中,运盐河被填平改成了马路,古镇面貌因市河的缺失而荡然无存,由此失去了今日古镇开发的契机。

  二是古镇景观被破坏。以朱家角北大街为例,沿街的141个店铺中主要面向旅游者的门面为103处,占了总数的73.05%;目标群体是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门面为32处,占22.7%;面向当地居民的店铺仅为6处,占4.25%,三者的比例接近7:2:1。这类完全以旅游为导向的街道空间变化,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出现了各类都市化商业辅助设施的直接介入,如霓虹灯、广告牌、空调、塑钢窗等,这将破坏古镇街道空间原有的协调感。

  三是忽略古镇整体形制的开发。如享有“桥乡”美誉使金泽人民将保护的视点都狭隘地放在了古桥上,却忽略了古镇整体形制,因此使古镇本身文化环境的重塑停滞。

  一是意识不强。对于目前尚存的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没能将其置于大文化系统的脉络中来加以高度重视,只将其作为历史残存看待,忽略了其社会功能。

  二是严重流失堪忧。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正不断消失,不可重现;一些珍贵的遗产散落民间,由于保护措施不力,有的已经灭绝或岌岌可危。

  三是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对正在灭绝或消失的乡土文化资源无法开展紧急抢救,只能眼睁睁看着其走向灭亡。四是缺乏传人。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艺的民间艺人本来为数不多,或年事已高,或无法生计而改行。

  其核心要求是:必须从具备物质载体的视角出发,保护郊区古镇物质文化景观的基本功能——展示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基础场所,在此基础上突出和放大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郊区古镇的最大特色,在于人工建筑与本地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由此产生了古镇整体的自然延展,产生了不同空间界面之间的自然过渡,产生了船舶、桥梁、河埠、缆石等水乡的典型景观要素。正是这种结合,沉淀着数百年来古镇先民巧妙处理人地关系的智慧,散发着水乡城镇隽永的风貌特色和美学特征。因此,河流一街道一民宅相互组合形成的古镇形制,是郊区乡土文化的首要承载体。

  古镇的旅游业正在从附加的经济收入转变为在保护与发展中重要的、甚至是强有力的角色,由此而改变着郊区古镇中乡土物质文化景观的功能及其资源特性,使其正面临着被边缘化和湮灭的威胁。但从长期来看,市场经济转型给古镇文化资源的保护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实现经济价值的机遇。这就意味着古镇文化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投资环境也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两者相辅相成。乡土文化资源,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呈多元特征,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等,其中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凭借其独特性和稀有性决定了乡土文化资源妁综合价值,以此来增加文化资源所衍生的市场经济价值和附加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缘。

  郊区古镇物质文化景观的最大特点是其整体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围绕着江南水乡的水环境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河流是古镇生态中关键的环境因素。郊区在经历了30年的工业化进程后,水环境的整体质量普遍下降,直接影响了古镇的水乡美学特色。因此,在古镇环境的整治中要特别注重水乡生态环境特色的优化,保持水乡古镇的鲜活之美而不使其逊色。

  上海市郊古镇的物质文化景观有其共性,但又受历史、地理和环境的影响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从古镇的实际出发,分析古镇乡土物质文化的特点和功能,重点挖掘古镇各自的特色,分辨古镇之间的差异,在保护中注意其文脉传承的特点,可总结出以下几种保护类型:

  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各个古镇发展的商品经济各有特色。上海西部的古镇主要以棉花和棉布为经济重心,而沿海的东部主要以盐业为主。罗店四乡盛产优质棉花,镇上经营棉花、棉布的花行和布行,成为经济支柱,一直繁荣到清末。南翔四乡农家精于纺纱织布,镇上的布商字号大多由徽商经营。他们将收购的各色棉布贩卖于江淮和临清之间,棉布交易遥遥领先。朱家角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是棉布业巨镇了,是当时松江府中与朱泾镇、枫泾镇并驾齐驱的标布贸易中心。而七宝既是一个棉花业市镇,也是一个棉布业市镇。航头是千年盐业重镇,早在隋唐时代已经有了煮海熬波制盐之业了,五代已为盐场,并成为原华亭五盐场之最了。

  在新场成镇之时,也是正值浦东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了浙西诸盐场。在对这类古镇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重点要体现曾对古镇发展有着重要推动意义的特色商业所催生的商业文化,结合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资源,有助于重现古镇原来的风貌和韵味。

  从南宋开始,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到了元朝的时候,上海已经成为一批文坛顶尖人物的隐居之地,学术氛围也随着明代上海籍的文人学者增多而渐浓,不仅为松江画派、松江诗派和松江词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更使松江一跃成为东南文化中心。清朝时嘉定的学者人才辈出,继松江之后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嘉定孔庙规模恢宏,以嘉定孔庙沩中心的古建筑群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

  这类物质文化资源大都可以以展示馆和博物馆的形式来进行呈现和传承。但静态的保护固然重要,却只能被动地传承古镇原有的文化遗产。松江大学城的建成是一个转机,对于维持、传承和巩固松江的学术氛围有着起承转合的重要意义,古今两种学术氛围在一个古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由此可得到一种启发:伴随郊区经济实力的壮大,文化活动的内容正在逐渐向市郊扩散,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乡土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发展的结合。

  郊区古镇由于工商业发达,市场经济繁荣,近代外来文化的引入,使得民间信仰带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和多样化特性。有些古镇的信仰仪式至今仍焕发出强大的影响力,覆盖范围广泛,由此形成了以此为特色的古镇。以庙会为例。龙华庙会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前后,龙华古镇都热闹非凡。龙华寺内佛事兴旺,香客如云;镇上市集兴隆,古风犹存,并且还伴有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与此相同,“桥乡”金泽的庙会也是年年举办。金泽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日和九月初九的东岳庙会,为一年中的两个香汛,人山人海,香客极旺盛,东至松江、上海浦东一带,西南达苏、浙两地。尤其是重阳节的香汛,当地称“游重阳”。杂耍艺人、小贩、信徒等三教九流汇集,千百舟船,停满市河。还有百人组成仪仗队,为“杨老爷”出会,持续一周左右。这类古镇的物质文化资源也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要与民间习俗和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相辅相成,借助宗教活动在民间的深厚根基,发扬其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的民众有着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审美要求、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必有一种是代表时代主流的。上海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大都市,作为上海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民间歌舞和民间文艺,也必然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保护和创新民间文学、民间歌舞也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但把握时代脉搏,并不是指所有传统节目都要更新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而是在采用它们的形式进行创作时,要注意到现代观众的新的审美要求,在内容情趣、表现方法和手段上努力增加现代化的美学因素,并使其形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保持其草根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

  2、紧扣原生性、原生态特点的原则对于南汇锣鼓书这样一地固有的原生态文化传统,在延续和发展中应把握好其原汁原味的特性,切忌搞无根由的盲目攀比移植。郊区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上海乡土文化传承的根据和底气。它们经过反复的积淀过程,一旦形成,就依其定势,如射线状地发展,并不经意地包含在日常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观念言行中。而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本身就是与地方人群生存密切相关历史延续,其价值取向通过自发性展示而获得广泛的地方认同,它们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就在此。

  要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尤其针对民间歌舞,一方面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内容,忽视形式的独立性和适应性,满足于所谓“旧瓶装新酒”;另一方面还要彻底清除形式主义倾向,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使内容苍白无力,缺乏文化艺术的时代感染力。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我们在进行文化资源保护时若缺乏文化整体性的理念,人为地把它撕裂开来,只保护其中的一部分,形式上是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价值,其后果是使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大大逊色。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非单一性,所以,在保护和开发时一定要体现综合性原则。

  协调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关键在于郊区乡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就乡土物质文化景观而言,创新的关键是要挖掘郊区乡土物质文化资源的本质,明确它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功能。在保护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完整性、多样性和原真性的前提下,使其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

  总体而言,由木架构、砖墙、青瓦屋顶这三大基本建筑元素所构筑的“青砖、粉墙和黛瓦”是上海市郊传统民居改建和创新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基因。无论在建筑的使用功能、形式,还是建筑风格方面,都要保证新老建筑元素、单体或建筑群体的协调,保持古镇历史地段和历史街区的完整性、多样性和原真性,转变保护观念,由点、线保护上升到面保护,促进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此可得,不论是在古镇的保护和修复,还是在古镇周边区域的开发,都应该尽力将挖掘出来的重要物质文化基因融入其中,从而使乡土文化在科学的创新中得到延续和传承的可能。

  作为一种不可复制的有限资源,郊区物质文化景观带有明显的稀缺性。传统的保护固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如果失去了功能创新这个环节,古镇物质文化资源的潜力将永远被埋没。物质文化资源的功能转变是除了挖掘基本元素和基因之外的更有影响力的途径。如七宝镇在历史上是一典型的商业型城镇,明清时期因棉业兴盛而繁荣,但在清朝中期之后几遭兵焚,建筑毁损严重。后来七宝老街的建筑基本是民初所建。但在古镇的修复过程中,因当时对江南古镇明清风格的思维定势,使七宝老街也未能脱俗,为经济利益所驱动的修复使物质文化资源形态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明建筑严重受损。不仅如此,在后期的古镇开发中,物质文化资源也几乎完全为旅游商业所用,除了一条云集南北杂货的仿明靖街之外,古镇毫无特色可言。

  物质文化资源的经营是古镇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古镇经营进行定义的时候,必须引入借鉴的对象,即城市经营的概念。所谓城市经营,就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提高城市素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及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古镇经营是城市经营理论的延伸和细化,唯一需要强调的是,古镇经营重点在于古镇的“古”,而难点也在于“古”。建议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应注重相互的协调性,既要保证历史古迹、文化氛围和风貌的原真性,也要考虑在古镇资源的物化过程中如何取得丰硕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古镇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不论城市经营还是古镇经营,尽管目前对经营主体的认识还存在争议,但政府逐步退出市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元化的经营方式朝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换也是主流方向。对受益于旅游业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市郊古镇而言,古镇的经营客体更是集中在了资源的文化层面上,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秉承了古镇的历史痕迹和韵味,同时又是古镇历史文脉传承的直接载体,既是古镇经营的主要对象,更是古镇保护的主体。非物质文化资源只有以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延续和流传,而物质文化资源也只有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下才更具有感染力和历史韵味。因此,要研究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之间的关联因素,加强两者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古镇的整体历史风貌得到呈现。物质文化资源经营创造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古镇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来源和基础,从而真正实现了“源于古镇,归于古镇”的良性循环互动的发展模式。政府逐步退出市场,给予了古镇发展的自由空间,但同时意味着古镇将对保护资金的独立承担。经营物质文化资源所得的收入可以直接用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旅游业却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力量。

  首先要选定科学的方式,建立有人文内涵的新景观,使之不断发展,永远流传。总起来说,对郊区民间文艺、民间歌舞的保护与创新有如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主要是保持民间文艺和民间歌舞的原汁原味,避免传统文化的精髓遭到破坏。具体做法有:把现存民间文艺和民间歌舞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动态的、活态的方式保护与发展。“活化石”的保护方式不仅适用于物质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同样适用,它适合保护文化资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文化形态的恒定性和原生性,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高境界。例如,对于青浦田歌,首先,可以对健在的民间田歌艺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包括文字、音像、图片,建立田歌艺人档案库和田歌艺术档案库,出版有关文字、图片,举办研究性观摩演出;其次,保护田歌的生存环境,开展“青浦田歌之镇”、“青浦田歌之村”等命名活动,恢复和发展区域性田歌传统活动;再次是建立青浦田歌博物馆(陈列室),举办“田歌节”,使之成为青浦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2、充分利用博物馆,最大程度地发掘民间文艺和民间歌舞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影响力

  帮助文化遗产实现其文化影响力,应该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地方博物馆应该更多地收藏整理地方文化遗产的资料,使地方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得益彰,永续于世。通过博物馆的保存和展览,也可以对民间歌舞、民间文学等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比照基点。

  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教育部门应该精心设计乡土知识教育课题,鼓励各地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进学校、进课堂”。如南汇锣鼓书是上海唯一入选国家级民间文化保护的项目,如今南汇区以古镇新场为基地,建立了锣鼓书文化保护区,设立研究中心,对锣鼓书进行挖掘、研究和整理,将其打造为一个文化品睥。每个镇建立普查小组进入实际工作,经费和人员得到落实。与此同时,为培养锣鼓书接班人,南汇区还专门在全镇中小学校开设锣鼓书兴趣班,让学生们了解锣鼓书并喜欢锣鼓书。而且还建立锣鼓书培训队伍,现已建有六个培训基地。再如马桥为了保护手狮舞,自1983年恢复演出后,乡文化站组建表演队,并不断培养新人,定期培训,使表演队伍始终拥有新生力量,演出活动延续至今。同时,学校还在当地学校普及手狮舞。近年来,手狮舞已成为当地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的必修课,有50%的学生,尤其是绝大多数男生都学会了手狮舞。以上方法都可以作为各地的借鉴。

  一些个体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家庭传承的方式是很有效的,文化部门应扩大生活补贴、收购收藏等方式进行鼓励,也可将一些手工艺术传统进行评定等级,以区别对待,有市场前景的手艺项目可以让其办班招生,使地方手工艺品走向市场。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或时态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恢复文化时态,但可以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这一文化作品有机地存活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如南汇锣鼓书,皮影戏,青浦田歌等等,仍可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但由于一些民间艺术只能在一定的地域里才可显示其艺术魅力,所以我们在保护某一艺术形式时,要尽可能地保护与其相关的生态元素。特别要注重对乡村那些具有代表性、濒危性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即人们世代相传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及文化空间。还可以考虑以非物质文化资源生产基地方式,将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如古镇金泽,本身是桥乡,其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质本身就很值得开发,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结合其庙会文化和当地地方民间歌舞,会更有吸引力。

  民间文化资源可以提高旅游的品味,增加旅游的情趣,推动旅游的发展。所以,市郊古镇的旅游业开发应以更宽的视野把民间优秀的乡土文化元素充分考虑进去:一是在上海郊区的旅游景点介绍中丰富民间传说的内容,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二是利用民间文学扩大宣传,提高旅游品味;三是把手狮舞等民间歌舞形式适当发展在庙会、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中,使其有机融合,增强观赏性。

  民间节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在上海现代节庆活动蒸蒸日上的同时,传统民间节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袭,正在逐渐丧失魅力。因此,保护与创新民间节庆应成为当务之急。

  虽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节庆文化的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另外,从我国现有的10个法定节日来看,其中只有春节属于传统民间文化节日,这是传统民间节庆文化出现断裂的一个重要表现。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这一举措成为保护传统节庆的佳笔,上海应该考虑延续地扩展国家文化部的理念,整理和扶植地方性的民间节庆遗产。

  现代人在接受了现代文化教育的同时,对于传统民间节庆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对于传统节庆的来源与发展,习俗内涵更是一无所知。长此以往,传统节庆特别是传统节日的积极内涵也将销声匿迹。所以,在举办各类现代节庆活动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民间节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引导青少年对民间节庆的认知与认同,培养他们参与的兴趣。也可以将民间节庆文化写入中小学课本。

  民间节庆作为一种文化,不仅要有纵向的传承,还要有横向的散播。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立足,有特色、有创新是最重要的。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一样,是最重要最隆重的节庆。但是圣诞节几乎是风靡全球,在中国也备受关注,而春节却远不如圣诞节那样有地位、有影响。这主要在于外在的表达形式问题。圣诞节为自己找到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作广告,这是一种极致的手段。春节虽然借助华人的广泛分布而遍及世界,但除了春联、鞭炮和舞狮子的即时性活动外,没有增加更多的东西,显得太老了点。所以,如果有一个吉祥的、生动的、人人喜爱的、个性独一无二的、使人一望而能想起春节的流行物,作为春节标志,再加上春节本身的内核,春节也许会风靡全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民间节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要保留积极的,剔除消极的、甚至是颓废的。譬如春节吃团圆饭,家庭和睦,街坊邻居互相拜年,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这样的礼节一定要保留。如今,受外来文化影响,年轻人结婚都实行拍婚纱照,有条件的还采取西方人的教堂式婚礼。对于这种中西文化碰撞现象,应该立足于中式婚姻观念、婚姻文化,两者相互整合,但不可盲目西化。

  上海现代民间节庆,虽然依托于传统民间习俗,但文化根基不够深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加上历史比较短,群众根基不够牢固,很可能会昙花一现。所以,挖掘节庆文化内涵,加大节庆宣传力度,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是尚未形成品牌的现代民间节庆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

  很多现代民间节庆以本地自然资源为主题和内容,例如南汇桃花节、上海桂花节等。一旦这样的本地资源稀缺或遭受破坏,那么节庆主题也就毫无意义,同时按照本地资源打造的旅游休闲活动也就没有实施的可能性,从而这样的节庆就不会再有继续存在的理由。所以,加强保护好作为节庆主题和内容的本地资源,才能保持节庆特色,保证节庆可持续发展。

  (3)合理延伸成功节庆的主题内涵,规避盲目造节准确把握和依托现有成功节庆营造的整体氛围,通过对其主题内涵进行合理延伸,融入相应的旅游元素。还以南汇桃花节为例。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不仅外出祭扫,还纵情春游,把踏青作为习俗活动。而在三、四月间举办的南汇桃花节,与清明有渊源关系,在时间上应和了清明的踏青时节,延伸了清明的踏青内涵,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因盲目造节而带来无人参与的尴尬场面。

  一个成功的节庆不只是要纵向地传承发展,还要横向地拓展辐射。以四川自贡的灯文化节为鉴。自贡采用“走出去”办节方式,不仅在当地办得很好,还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香港、澳门、台湾等许多国内大城市,甚至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成功展出,将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打响了自贡的灯文化节品牌。上海的茶文化节、竹文化节也可以尝试“走出去办节”的方式,但前提是必须立足当地,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每年三月二十八的金泽庙会,曾是影响一方的盛会,一度中断后再恢复,目前规模较小,小商无序经营,工艺品粗糙无特色。对于类似有文化根基的庙会,政府应加以引导和保护,可把散落民间的个体艺人组织起来,整合资源,集聚力量,精心设计庙会产品,有效提升庙会内涵,把庙会打造成展示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盛宴。

  全国每个地区甚至每个都市都有许多颇具影响的庙会,如北京的厂甸庙会,上海的龙华庙会,洛阳的关林庙会闻名遐迩等。上海龙华庙会以群体方式传承了一代代上海人生活于其中的民俗文化和市井风情,记录了上海的历史身影,是上海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品牌庙会,是上海的文化名片。打造品牌庙会,是现代庙会发展的方向,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立足积极内涵,寻找文化发展生长点的有效方式。可根据需要,将打造庙会品牌与发展创意产业融合起来,古为今用,古今结合。

  总之,上海郊区乡土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加强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有助于提升上海郊区市民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提升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有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了解上海的“身体”才能了解它的灵魂

下一篇:无障碍国际文化交流年暨2023年上海市残疾人读书系列活动在沪隆重举办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